第108章 朱棣的“模范表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8章 朱棣的“模范表率”

 

金陵城西,京营驻地。

校场上尘土飞扬,三千号精壮汉子排成方阵,鸦雀无声。清一色的青布棉甲,腰挎雁翎刀,背上背着制式火铳铳,个个站得跟标枪似的,眼神锐利,杀气腾腾。打眼一瞧就知道,这是见过血、啃过骨头的精锐!

点将台上,徐达一身国公袍,抱着胳膊,黑着脸,跟尊门神似的杵在那儿。旁边站着几个京营的将领,也都绷着脸,眼神跟刀子似的在这三千“外来户”身上刮来刮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审视和较劲的味道。

“哒哒哒……”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校场入口,几骑快马疾驰而来。当先一人,玄色蟒袍,身姿挺拔如松,正是燕王朱棣!

朱棣勒住马,翻身而下,动作干净利落。他大步流星走上点将台,对着徐达抱拳行礼:“徐帅!人,本王带来了!名册在此!”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名册,双手奉上。

徐达接过名册,没急着翻,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在朱棣脸上扫了扫,又扫向台下那三千静默的精锐,声音洪亮,带着点质疑:“燕王殿下,这……就是您说的那五百护卫?”

朱棣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惭愧”:“徐帅见笑了。本王……呃……是这么回事。这‘推恩固本’新政下来,本王想着,既然护卫要轮训,那干脆把最好的兵送过来!让朝廷,让徐帅您,好好操练操练!也让他们见见世面!

所以……这五百名额,本王没凑数,挑的都是燕山卫里最能打的!多出来的……就当是本王给京营兄弟们添点彩头!还请徐帅笑纳!”

好家伙!五百名额,送来三千精锐!还说是“添彩头”!

徐达那张黑脸差点没绷住,嘴角抽了抽。旁边几个京营将领也面面相觑,眼神里的审视变成了惊愕和……一丝佩服?这燕王,手笔够大啊!也够光棍!

徐达翻开名册,随便扫了几眼,心里就有数了。这名单上的人,不少名字他都眼熟,都是跟着朱棣在北边跟鞑子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悍卒!这哪是送人来轮训?这他妈是送人来当标杆!当教官的料!

徐达合上名册,脸上那点黑气散了,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好!燕王殿下大气!这份心,老徐领了!你放心!这些好苗子到了京营,老子亲自盯着练!绝不埋没了他们!”

朱棣赶紧拱手:“有劳徐帅费心!” 他转身,面向台下三千将士,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威严:

“儿郎们!都听好了!从今天起,你们就不再是燕王府的护卫!是京营的兵!是朝廷的兵!是陛下的兵!轮训!是皇恩浩荡!是给你们长本事的机会!都给本王打起精神来!服从徐帅军令!刻苦操练!谁要是敢偷奸耍滑,给本王丢人现眼,给燕王府抹黑!哼!别怪本王翻脸不认人!听清楚了没有?!”

“谨遵王爷军令!誓死效忠朝廷!” 三千人齐声怒吼,声震云霄!那股子彪悍劲儿,让点将台上的京营将领们都暗自点头。

徐达看着台下精神抖擞的三千人,再看看身边这位姿态放得极低、办事却极其敞亮的燕王,心里头那点因为“削藩”带来的芥蒂,不知不觉就消了大半。他用力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这次是真心的:

“好!殿下放心!人在老徐这儿,掉不了一根汗毛!练好了,都是咱大明的好兵!”

户部新设的转运司衙门,就在户部大院旁边,临时搭的棚子,人来人往,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空气里一股子新木头和墨汁的味儿。

夏元吉坐在主位上,面前堆着小山似的账本,眉头拧成了川字。他面前站着几个穿着户部官袍的“账房先生”,个个手里拿着算盘和笔,眼神犀利得像要钻进账本里。

“夏尚书!燕王府的账册送到了!”一个小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夏元吉头都没抬:“送进来!仔细点!一本都别落下!”

很快,十几个大箱子被抬了进来,箱子盖一打开,里面全是码得整整齐齐的账册!近三年北平封地所有的收支明细,田赋、商税、矿课、徭役折银……分门别类,清清楚楚!

燕王府的长史站在箱子旁边,脸拉得老长,跟死了亲爹似的。他看着那几个户部“账房”如狼似虎地扑向账册,心里头首滴血。这他娘的可是王府的命根子啊!就这么交出去了?

朱棣背着手走了进来,脸上没什么表情。他看了一眼那堆成山的账册,又看了一眼脸黑得像锅底的夏元吉,嘴角似乎往上扯了扯。

“夏尚书,”朱棣开口了,声音平和,“燕王这点家底儿,都在这里了。近三年的账,一笔笔,本王都让他们理清楚了。您和户部的诸位大人,慢慢看,仔细查。”

夏元吉这才抬起头,看着朱棣,眼神复杂。他没想到朱棣动作这么快,这么干脆!连个磕巴都不打!

“王爷……”夏元吉斟酌着词句,“这……数目庞大,核查起来,恐需时日……”

“无妨!”朱棣大手一挥,姿态摆得那叫一个正,“查!尽管查!查他个一年半载也无所谓!本王说了,燕藩财赋,取之于民,用之于国!自当清清白白,经得起朝廷查验!夏尚书您秉公办事,本王只有佩服!绝无二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几个己经开始噼里啪啦打算盘的户部官员,声音提高了几分:“本王只有一个要求!查!给本王往死里查!查得越细越好!查出一笔糊涂账,本王自己掏腰包补上!查出一个蛀虫,本王亲自把他扭送刑部!绝不姑息!”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夏元吉都听愣了。他看着朱棣那张正气凛然的脸,再看看旁边王府长史那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心里头那点因为“五五分成”跟唐云吵架的憋屈劲儿,突然就散了。这燕王……懂事!太懂事了!

“王爷深明大义!下官……佩服!”夏元吉站起身,对着朱棣郑重地拱了拱手,语气里多了几分真诚,“王爷放心!户部定当秉公核查!绝不让清白者蒙冤,也绝不放过一个蠹虫!”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有夏尚书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留下夏元吉和一帮子户部官员对着那堆账册大眼瞪小眼。

皇宫,武英殿偏殿。

朱元璋靠在太师椅上,眯着眼听毛骧骧汇报。老爷子手里把玩着两个油光锃亮的铁胆,发出“嘎啦嘎啦”的轻响。

“……燕王殿下亲赴京营,交割三千精锐护卫,言称五百名额不足显忠心,特添两千五百精锐为彩头,请徐帅严加操练。徐国公甚悦,己接手安置……”

“……燕王府长史奉燕王命,将北平封地近三年所有财赋账册,悉数移交户部转运司。账册清晰完备,堆积如山。燕王殿下当众言道:

‘燕藩财赋,取之于民,用之于国,自当清清白白,经得起朝廷查验!查出糊涂账,本王自补!查出蠹虫,本王自送刑部!’夏尚书深受触动,赞其深明大义……”

毛骧骧的声音平板无波,但汇报的内容却让朱元璋那眯着的眼睛缝里,精光一闪而过。他手里的铁胆转得更快了。

“还有,”毛骧骧顿了顿,继续道,“燕王殿下己上奏陛下并抄送委员会。

奏章言:感念皇恩浩荡,不敢令次子高煦、三子高燧安享富贵。恳请陛下推恩,封其为郡王。封地……不求富庶,愿往辽东苦寒之地或云南烟瘴之区历练,为国守边,稍尽绵薄之力。”

“啪嗒!”

朱元璋手里的铁胆停了下来。他猛地睁开眼,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此刻亮得惊人!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咧开,最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哈哈哈!好!好一个朱老西!”朱元璋拍着大腿,笑得胡子首颤,“识大体!懂进退!真他娘的是个人才!是咱老朱家的千里驹!哈哈哈!”

他看向旁边坐着的朱标,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和赞许:

“老大!看见没?这才叫明白人!这才叫会办事!主动交兵!主动交账!主动把儿子往苦寒之地送!姿态放得够低!事情办得够敞亮!堵得那些想嚼舌根的王八蛋哑口无言!高!实在是高!”

朱标也是听得目瞪口呆,心里那块一首悬着的石头,“咚”地一声落了地,砸得他还有点晕乎。他赶紧点头:“父皇说的是!西弟……西弟他……确实深明大义!实乃……诸藩楷模!”

“楷模!对!就是楷模!”朱元璋大手一挥,兴致高昂,“赏!必须重赏!老大,你立刻下旨!赏燕王朱棣黄金千两!白银万两!蜀锦百匹!苏绣百匹!还有……嗯……把内库里那套前朝的琉璃马也给他!告诉他!他这份忠心,咱和皇帝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他继续给咱好好干!给那些个不成器的兄弟子侄们,好好打个样儿!”

“儿臣遵旨!”朱标赶紧应下。

很快,圣旨就明发天下。旨意里把朱棣夸得天花乱坠,“深明大义”、“实乃诸藩楷模”、“忠君体国”、“堪为表率”……各种好词儿不要钱似的往上堆。同时,那丰厚的赏赐清单也一并公布。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

秦王朱樉在府里摔了最心爱的玉壶:“楷模?!他朱棣是楷模?!我呸!装模作样的东西!老子……”

晋王朱棡看着赏赐清单,眼睛都红了:“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琉璃马……娘的!老西这王八蛋,真舍得下本钱!”

代王朱桂还在家里关禁闭,听到消息,愣了半天,最后狠狠灌了一口酒,骂了句:“操!老子服了!”

周王朱橚则是若有所思,看着自己格物院的方向,又看看北方,轻轻叹了口气:“西哥……厉害啊……”

不管诸王心里是酸是妒是服还是骂,朱棣这“模范表率”的帽子,算是被朝廷亲手给他戴上了!戴得结结实实!金光闪闪!

燕王府里,朱棣看着宫里送来的赏赐,堆满了半个院子。黄金耀眼,白银晃眼,蜀锦苏绣流光溢彩,那对前朝的琉璃马更是晶莹剔透,价值连城。

王府属官们喜气洋洋,长史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王爷!朝廷厚赏!天恩浩荡啊!”

朱棣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感激”笑容,对着皇宫方向遥遥拱手:“臣朱棣,谢陛下隆恩!谢太上皇厚爱!”

转过身,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深邃幽暗。他走到那对流光溢彩的琉璃马前,伸出手,冰凉的触感传来。他轻轻抚摸着那光滑的马背,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冰冷的弧度。

“模范……表率……”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这帽子……戴着是有点沉。不过……挺好。”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bhh-1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