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他有心将手里的银子还给林长青,可是手刚伸出去一寸,又缩了回来。

“现在店面己经没有了,这10两银子,要是不要,也没有了。”

在林长青的要求下,朱掌柜写下一张字据,灰溜溜的离去。

可接下来,众人就是一愣!

“阮掌柜,这个给您。”

林长青居然将字据和房契,交到了阮青山手上。

虽然在床上躺了许多年,但是阮老汉毕竟吃过的盐比较多,明白了林长青的意思。

他腰杆一挺,略微点头,淡淡的说了一句,“甚好!”将两样东西接过,顺手放在了怀里。

众人更是一愣,“林长青压轴登场,拿下了第三局比试,本来以为......”

再看看他的小厮打扮,众人也就接受了。

“原来那个会用泥巴砌灶台,会做佛跳墙的老头儿,才是真正的掌柜!”

“以前没见过啊......”

“做饭的都在厨房,你哪能见过?”

场面活儿要做足,阮老汉清清嗓子,对着众人就是一拱手,“我叫阮青山,以后请大家过来品尝我的手艺。”

周县令是个明白人,他对着阮老汉说道,“一定一定。”

阮青山顺水推舟,“县太爷,以后想吃什么,可以点外卖,自会有人送过去。”

周县令脸色一沉,“阮掌柜,此言荒谬!”

见周县令面色不悦,周围的人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县太爷生气,那这里可是要颤三颤!

“这里可没有什么县太爷,只有公证人。”

随后周县令一笑,把脸扬起45度,“阮掌柜,不,阮大厨,那佛跳墙,香味儿能飘八百里,外卖我是等不及的,我一定亲自过来!”

经过周县令一说,品尝过佛跳墙的人,肚子里的馋虫又被勾起。

林长青一乐,看向周县令,“这硬广可以,这一波我给你满分!”

周县令看向林长青,向他投来了欣赏的目光,心里乐开了花。“今天来这里一趟,真是千值万值啊!”

周县令哈哈大笑,向林长青示意,要离开了。

林长青微微点头。

毕竟周县令是公证人,明面上也不能太熟。

林长青心里有一杆秤。

“周全福这个老油子,之前当官,做的好事肯定有,但是不多。不过,最近两次表现还可以。”

周县令离开,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去,那些个公子、书生却还留在这里。

有的不断地重复着林长青最后一联,有的则是低头沉思。

林长青开口说道:“诸位,现在还要换店面,事情还有许多,不如请各位改日再来。”

自古文无第一,可也文人相轻。

这些人互相一看,谁也不挪地方,竟然是起了比试一番的心思,谁要是能对出来下联,马上就能扬名杭州城!

林长青心里不爽,“这些人不吃饭,不饮酒,不听劝?”

林长青一笑,继续催促道:“诸位,这不过是一些奇淫巧句罢了,不如回去再对?”

不说这句话还好,立马有一人跳了出来。

“林公子,你说这对联是奇淫巧句?吾绝不认同,这每一个字,都是圣贤书中的精华,是大学问!”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林长青眉头一挑,“你是何人?”

一位书生打扮的青衣公子走出人群,虽然对联没有对出来,但是他成功反驳了林长青,也算是扬眉吐气,现在面带一脸傲气。

“在下宋青书!”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

“原来是宋青书!”

“乡试的第二名啊!”

“要不是神童出世,他必然就是第一。”

......

他的心思,林长青清楚。

林长青反问,“圣贤书是什么?”

宋青书一看机会来了,“圣贤书自然是儒家经典、史学经典、诸子百家等等著作。”

林长青若有所思,“原来是这么多。”

“不错。”林长青再问,“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教导人伦纲常、仁义礼智信。 ”

“大胆!”林长青爆喝一声,“这些是你该做的?”

宋青书吓了一跳,这些不是他应该做的。要是被人抓住,这罪名可不小。

他眼睛一转,赶紧补回来。“圣贤书上就是这么说的。”随后他手往空中一拜,“宋某读圣贤书,自然是为了有朝一日,为圣分忧!”

宋青书一番话,说的众人频频点头,像是找到了方向。连读书为了做官,都有了一个高尚的理由。

林长青再问,“你可知道,当今圣上,最忧的是什么?”

宋青书忽然脸色一白,心里一阵发苦,“当今圣上最忧的是什么,我又不是圣上,我怎么知道?”

他张张嘴巴,半天说不出来,“你......你知道?”

林长青悠悠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家如此,大家亦是如此。现在大凉内有内忧,外有外患,北莽入侵,前线败退,你说当今圣上,是不是最忧这个?”

一句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只有二楼那位女扮男装的公子,握紧拳头,重重地点了下头。

林长青接着说道,“战事没有到这里,你莫不是觉得天下太平?像你们这样的读书人,口口声声读圣贤书,为圣分忧,分的什么忧?”

“若是真的想分忧,早就弃笔从戎了,怎么还在这里之乎者也?不过是为了入仕罢了。”

几句话骂的众人哑口无言。

宋青书还想继续反驳,林长青一点不给机会,接着问道:“你们口口声声说这是学问,我且问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林长青不禁想到近代被入侵的那一段屈辱历史,被岛国大肆屠杀的那一段血泪史......

作为一个华夏人,看到自己几千年的历史差点中断,不禁想爆出一句。

“狗日的。”

宋青书回头看看,周围这么多读书人。

他壮了壮胆子,“我们当然知道,什么是学问。”

“你们知道?”

林长青脸色一正,沉声问道:

“你们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你们知道铀235有什么用?”

“你们知道天上能飞的不仅有飞禽?”

“你们知道铜墙铁壁也能下水?”

“你们知道东风能飞多远?”

......

林长青洋洋洒洒,一连十几问,口干舌燥。

最后骂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宋青书把头一低,悄悄的退到了人群里面。

这些问题,他们不要说知道,就是听都没听过。

这些书生面面相觑,灰溜溜的退去。

翠翠走到林长青身旁,小声点问道:“大哥,这就是大学问?”

林长青嘴角一勾,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不是,是我随便问的。不这样问,他们能走?”

他随后心里一叹。

“这些问题,要是早一点能解决,兴许往后的历史,会有一些不一样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dhdc-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