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青接过10两银子,感觉到沉甸甸压手的感觉。
“银子多就是好啊。”林长青随意问道:“赌什么?”
别人都上门来了,按照林长青的风格,只要划出道来,他林长青就接着。
朱掌柜一咬牙,“林长青,我要和你赌店!”
林长青看了看自己的小店,只能放下五六张桌子,再看看斜对面的食为先,上下三层。
“朱掌柜,小赌怡情,大赌灰飞烟灭啊。”
“废话少说,你敢不敢?”
“那我倒要听听,怎么赌?”林长青现在没有什么家底,这么个小店,也算是和翠翠一家一起开的。
林长青心里谨慎:“万一朱掌柜给自己挖坑,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既然是开店,那就是开店的规矩来!各位客官到店里面,自然是吃饭、饮酒、最后吟诗作对。那我们就从比这做菜、酿酒、吟诗作对这三样!咱们定下一个规矩,随便找什么人,只要是拉来的,那就是自己的。”
“你要是赢了,我那食为先的店面、房契,那就是你的。”
“可你要是输了,你这小店马上关门,现在就离开杭州城,今生不能再回来!”
朱掌柜说完,冷眼看向林长青,“怎么样?敢不敢?”
万一输了,对于林长青来说,那就是没法应老李头的约,去姜家做小厮。
可对于土生土长的阮老汉和翠翠来说,远离故土......可能真是接受不了。
林长青看向阮青山,“阮老哥,你觉得怎么样?”
“林老弟,我的命都是你救来的,店也是在你的建议下开的,老阮我现在就是一个厨子,在哪都一样。”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老阮也明白了,林长青肚子里面真有货,脑子是真好使。
“既然如此,朱掌柜,这赌我们应下了。”
听到林长青同意,朱掌柜放下心来。
“虽然10两银子,让我折了面子,可是后面这个赌,我要是赢了,不仅翻身不说,还能把林长青他们赶出了杭州城!嘿嘿!”
“林长青这外卖的点子,我正好可以依葫芦画瓢,推出这个业务。到时候,在杭州城,我 可是第一份!”
朱掌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过......”
听到林长青语气中的担忧,朱掌柜担心煮熟的鸭子飞了,赶紧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我要找一个公证人!”
朱掌柜听到这里,放下心来。“莫说一个公证人,就是一百个公证人,也随便你找。”
林长青一笑,“找一个足矣。”
“既然如此,那就各做准备吧。希望林掌柜旗开得胜!”朱掌柜说完,眼睛露出一抹凶狠,大踏步回到了店里。同他一起回店里的,只有身旁的店小二。
好吃到爆的食客记清楚了,明天中午,有更大的热闹看。
“林掌柜,今天还能送外卖吗?”
林长青笑着说道:“大伙儿也看见了,我这杜兄弟今天累坏了,今天歇息,明天开始。”
排队的人,有心要离开,可是小店做的八样菜,色、香、味俱全,实在是太美味了,关键是还只要400文,非常划算。
一个月吃上一顿,简首是一种享受。
“杜老弟,感觉怎么样?”
“不碍事!”
杜自然说完,拍向自己的双腿,把自己拍的一个趔趄。
杜自然看向林长青,尴尬一笑。
林长青心里生出一阵感动,“这小兄弟,有事儿是真上啊,是真拼命啊。”
“这两条腿软了没事。”
“啊?”
杜自然张大了嘴巴,不明白林长青的意思。
“第三条腿别软就行。”
杜自然听到这里哈哈大笑。
林长青心里有了计较,“杜老弟,以后我可不给你发工钱了。你来好吃到爆送餐,小套餐路费10文,大套餐路费20文,这些你拿着,咱们是合作关系。”
杜自然听到这里,马上摇了摇头。
“林大哥,我这双腿,离了小店就没有活儿了......我们最少要对半分。”
大凉朝马匹奇缺,都送去了战场,普通百姓根本不允许用马。送餐只能全靠人力送到,赚的是一个辛苦钱。
按照林长青的意思,小店因为这项外卖业务,能多送出不少套餐,肯定能增加不少收入。
可杜自然执意不肯。
最终在林长青和杜自然一番讨价还价之下,林长青象征性的每单象征性的收取一成作为回报。
“杜老弟,快回去休息吧,若是休息好了,明天过来帮忙。”
林长青来到后厨,“阮老哥,明日第一关,比拼厨艺。
老阮听到这里,把胸脯一挺,“咱别的本事没有,做菜没怕过谁。”
林长青看去,老阮比卧病在床的时候状态好了太多。本来西十岁的年纪,却长着五十岁的脸,现在看起来,都有点回到真实年龄的意思。
“阮老哥,你的厨艺我当然不担心。你有没有什么最拿手的绝活儿,以防万一?”
阮青山陷入了沉思,“还真有一个,我曾听我的祖辈说过......”
林长青听完,有些吃惊,“没想到这道菜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阮老哥,我觉得这道菜,有必要先制作起来。”
老阮头听到这里,不疑有他,郑重的点了点头。“那我这就去买食材!”
林长青找到吴大眼,“大眼,等今天忙完,去找一下那工具人。不,去找一下那人。”
吴大眼会意,“好嘞,六爷。”
......
朱掌柜回到自己的酒楼,叫来自己的两位大厨。
“明日中午,有一场重要的厨艺比试。斜对面那个阮厨子,他只会做八样菜,你们好好准备。要是赢了,每人赏10两银子,要是输了,你们就滚蛋......不对,决不能输!”
为首的庞大厨一拍胸脯,“掌柜的,包在我身上。”
朱掌柜对自己店里面的大厨,极有信心,否则也不会每个月五两银子养着。
无他,因为他们刀工好,菜品好,煲汤好,在附近很是有名。
朱掌柜又叫来自己的店小二,“咱们自己店擅长酿制黄酒,但是不保险。你去一趟老谭家,一定要他把珍藏的拿出来,问一下多少钱。”
“一定要悄悄的,别被发现了!”
“放心吧,掌柜的。”
小二领了吩咐,慢慢出去了。
前两场厨艺、酿酒都安排了,朱掌柜放心了下来。
“至于第三场,应该是比不到,就算是万一到了,我就去请我那外甥!”
老朱家一大家子,很是有福气。他们出了一个神童,名叫福尔慧,从小熟读百书,过目不忘。
“食为先”的店名,就是他五六岁随口取的。
乡试三年一次,通过乡试后被称为举人。
福尔慧今年只有十六岁,被尊称为福解元。
因为他是举人中的第一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dhdc-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