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偶遇老顽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偶遇老顽童

 

漠北草原。

百万铁骑扬起的烟尘遮蔽了天际,金戈相击的铮鸣与战鼓的轰鸣,如雷霆般在广袤的草原上回荡。

郭靖身披重甲,骑在嘶鸣的战马上,望着远处蒙古与金国的大军列阵对峙,心中思绪万千。

郭靖记得幼时在大漠中,成吉思汗对他的栽培之恩,记得哲别的授业恩情。当然,他也记得金国人对中原百姓的烧杀抢掠。

此番蒙古与金国决战,他既想报答成吉思汗,又不愿见无辜百姓惨遭屠戮。

手中的长枪紧握,郭靖深吸一口气,带领着一队精锐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入战场。

另一边,杨凡身穿青衣长袍,一路向着蒙古大营而去,远远望去,宛如一位踏云而来的仙人。

蒙古大营内,成吉思汗端坐于黄金大帐之中,听着前方传来的战报,眼神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突然,帐外守卫发出一阵惊呼,紧接着便是兵器落地的声响。成吉思汗眉头微皱,手按腰间佩剑,沉声道,“何人敢擅闯本汗大帐!”

话音未落,杨凡己掀开帐帘,缓步而入。他的目光如电,扫视着帐内的众人。

成吉思汗身旁的哲别、速不台等将领,在这目光下竟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兵器,额头渗出冷汗。

“你是何人?” 成吉思汗目光如炬,盯着杨凡问道。

“在下闲云散鹤杨凡。”杨凡说道。

“青衫剑仙杨凡?”

“大宗师杨凡?”

众人心中大震,随即也释然了。

也只有杨凡这样的大宗师才能如此轻松地走进自己的中军大帐。

“杨剑仙是来杀我铁木真的吗?”成吉思汗道,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称呼,由“本汗”改成了“铁木真”。

杨凡负手而立,沉声道,“我是谁并不重要。大汗,你可知蒙古铁骑所过之处,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帐内的烛火竟在这威压下摇曳不定。

成吉思汗心中一震,随即大笑起来,“弱肉强食,本就是天道!若不征战,我蒙古儿郎何以生存?”

杨凡心中一动,突然想到,要是自己将铁木真、哲别等蒙古高层通通干掉,会不会改变历史?

杨凡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周身真气骤然爆发。

刹那间,黄金大帐剧烈晃动,帐顶的装饰纷纷坠落。他一步踏出,身形如鬼魅般出现在成吉思汗面前,抬手便将其腰间佩剑握在手中。

剑锋离成吉思汗咽喉不过三寸,却并未再向前分毫。

就在杨凡想要痛下杀手时,心中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警铃,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死死地按住他的肩膀。

他心中骇然,知道若是真的杀了成吉思汗,此方世界的规则之力定会将他镇压。

但就如此收手,杨凡却有些不甘心。

“大汗,杀戮终有尽头。” 杨凡收回长剑,冷冷道,“你与金国、甚至是大宋打仗我可以不管,毕竟国之大势我也不想参与。但若你敢肆意滥杀无辜,他日我必取你项上人头!”

成吉思汗望着杨凡,眼中闪过一丝惧意,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我铁木真也不是喜欢欺凌弱小之人。”

成吉思汗随即道,“杨剑仙武功通玄,可愿意来我蒙古做事?我必奉杨剑仙为贵宾。”

“贵宾?算了,杨某散漫惯了。”杨凡道,他知道成吉思汗这是在试图拉拢自己。

但随即,他心中一动,微微颔首,“大汗若能善待百姓就好。不过,我与全真教倒是有点渊源……”说完就飘然离去。

见杨凡离去,众人松了一口气。

心下感叹华夏底蕴深厚,竟然能够诞生大宗师、五绝等惊才绝艳的人物。

成吉思汗沉思片刻,随即大笑道,“好!妙,真是大妙!”

哲别等人茫然地盯着这位雄主。

成吉思汗道,“吩咐下去,待我一统天下,便册封全真教为国教!册封杨凡为我蒙古——国师!”

离开蒙古大营后,杨凡心情复杂

。他知道,蒙古的崛起己是大势所趋,自己能做的,也只是尽力减少一些杀戮。正想着,忽闻一阵孩童般的笑声从远处传来。

“哈哈,好玩!好玩!” 一个身着道袍的身影在草原上蹦蹦跳跳,手中挥舞着一根树枝,正与一群兔子 “大战”。杨凡定睛一看,竟是老顽童周伯通。

“老顽童!” 杨凡唤道。

周伯通闻声转头,眼中一亮,如一阵风般冲到杨凡面前,“你是谁?怎么知道我名字?不过看你顺眼,陪我玩!”

杨凡哭笑不得,说道,“老顽童,我是杨凡。要不是念在我与王重阳有点交情,我才……”

“杨凡?” 周伯通挠挠头,突然眼睛放光,“我听说过你!华山论剑你好厉害!快教我你的武功!” 说着,竟拉着杨凡的衣袖,不停地摇晃。

杨凡被他这副模样逗笑,道,“老顽童若愿意,咱们可以互相切磋。我也对老顽童你的空明拳和双手互搏术仰慕己久。”

“好!好!” 周伯通拍手叫好,立刻摆出架势,“先让你见识见识我的空明拳!”

话音未落,他身形一转,拳法如行云流水般施展开来。看似轻飘飘的拳头,却暗含无穷劲力,每一招都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杨凡见状,心中赞叹,也施展出自己的绝学,与周伯通切磋起来。

两人在草原上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周伯通越打越兴奋,笑声回荡在草原上空,“痛快!痛快!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切磋完毕,周伯通拉着杨凡席地而坐,从怀中掏出一只烧鸡,大口啃了起来,“你武功这么好,就是我师兄也远不是你的对手,我教你双手互搏术!你再教我你的厉害武功,怎么样?”

杨凡欣然应允。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在草原上一边切磋武功,一边谈天说地。

周伯通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术的精妙之处倾囊相授,杨凡则将自己对九阴九阳融合的心得,以及自创的五极真形剑法与他分享。

老顽童悟性极高,很快便从杨凡的武学中领悟到了新的东西,而杨凡也在周伯通的双术之中,感受到了另一种武学境界。

两人宛如相识多年的老友,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共同探寻着武学的奥秘。

而此时的草原上,蒙古与金国的大战仍在继续。但杨凡知道,因为自己的介入,一些事情己经悄然改变。

全真教即将成为国教,或许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对蒙古的统治产生一些影响,减少一些杀戮。

而他与周伯通的相遇,却让他对武学之路又有了新的感悟。

自从见过成吉思汗后,杨凡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此方世界停留的时间不多了,这里的世界之力对他己经开始有了“排挤”……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cd0i-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