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夏乱,流民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5章 大夏乱,流民至

 

随着李元的一声怒吼。

外面的天空变得暗了下来,雨也渐渐开始下大。

太医院的众人连忙拿着药箱纷纷赶至。

“快快快~~”

其中还有医术冠绝的华佗。

率先给景帝把脉的可不是华佗而是之前太医院的院使。

待他那苍老的右手去感受景帝的脉搏时。

整个心都凉了半截。

“这......太上皇驾崩了。”

院使眼中有泪光浮现。

要是早来一步没有治好景帝的话,任何一位新君都不会放过为其诊治的人员。

太医院等人感受到了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惊险。

华佗则是注视着景帝嘴角的黑色液体。

曾经威震天下的景帝就这样没了,在场的臣子与禁卫们纷纷跪地。

李元的脸色十分复杂。

登基当天,老登去世,这无疑映照了钦天监所说的不祥之兆。

不明所以的朝臣们内心触动,

难不成新皇毒杀了太上皇?

那太和殿中,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短短几分钟,以新皇喜怒无常的性子,这等事他或许是做得出来的。

效忠于景帝的他们,竟然生出一种悲凉之意。

连景帝都能毒杀,那他们又怎敢在面对李元时多说一个不字呢?

一身玄色龙袍的李元将景帝轻轻地抱出了太和殿。

目正言辞地看着跪伏在地的所有人员,

脸上隐约出现悲恸之意,

毕竟景帝可是原生的生父,就算景帝算计了李元那么多。

将其赶至楚地,当那秦王。

可李元从未想过谋害自己的父亲,对于他现在所掌控的局面。

完全可以将景帝圈养至生命最后一刻。

但李元能明显地感受到景帝可不是他杀,从景帝死前的那一句话。

李元就看出了景帝不甘被幽禁之心。

可他也没有预感到景帝竟然如此刚烈,以死证明自己的决心。

就这样,李元抱着景帝一步步向那祭坛走去。

在场的有些老臣都放声大哭起来。

人死仇灭,随着景帝的逝去,李元对其生前的种种行为也渐渐释怀了。

李皓、李婉儿等首系皇室,纷纷奔至李元身旁。

双膝跪在景帝的身前,尤其是李婉儿还试图用小手去拉景帝的衣袖。

“父皇~~父皇~~”

一声声带着泪水的哀嚎声。

让李皓、李麟等人都红了双眼。

反倒是李元有些怅然所思。

“放心吧父皇,我定会好好继承你的遗志将这大夏治理成万国来朝之国。”

李元静静将景帝的尸首放置在祭坛上。

可在众皇室人员的眼中,李元是那般的绝情。

一滴真挚的泪水也没有为景帝流下。

就这样,本该是喜庆之日的登基大典,瞬间演变为了景帝的葬礼。

该有的守陵礼数自然不可少,只是待人群散去后。

华佗轻声在李元身旁汇报。

“陛下,太上皇所中之毒乃是曼陀罗之花。”

“怎么,查出了什么蹊跷之处吗?”

“这花剧毒,可想要这毒力爆发需吞服且自行咀嚼。”

“但是首接吞下,其毒力都不会瞬间让人毙命,可见太上皇是知晓这曼陀罗之花的毒。”

“而且这花生长于无人前往的峭壁绝地之上。”

“想采摘这花是极其不易的。”

“你是说景帝?”

“我查了太医院的药物入库,里面并没有任何关于曼陀罗之花的入库记录。”

“或许太上皇早己将这花藏于自己身上。”

“可父皇他为何要这般呢,留下性命才是最佳的选择呀。”

华佗拿出一本古籍,

“禀陛下我这些日子修读古籍,发现了关于曼陀罗之花还有一个说法。”

“它乃重生之花,当其看着生命冷漠消逝后,积累仇恨后,会以另外的方式复活。”

“臣不知这典籍是否正确,可这件事却是这篇古籍确实记载的。”

“其余关于各种植物的药学作用,一一被验证。”

听到这,李元接过那本古籍。

当真如其所说。

难不成老登,并没有死?

可自己抱着景帝时,那冰冷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

先人己逝。

将景帝的尸身放置祭坛时,那心脏、脉搏一丝跳动的迹象全无。

待李元心情不爽地回到未央宫时。

李皓与李麟内心都充满对李元的忌惮之意。

生怕下一个被毒杀的人就是他们二人。

因为他们也是对帝位继承的合法之人。

登基大典出现这等怪事,在大夏这块地。

总是坏事传千里。

不一会京都的所有人都知道新皇登基的今日,太上皇景帝当场驾崩。

不少街上的商贩都在讨论着,

“听说了吗,景帝驾崩了。”

“怎么可能,今日不是新皇登基之日吗?”

那人放低声音,

“很明显,就是新皇想彻底稳固帝位,否则怎么会那么巧。”

“刚好在今日毒发身亡。”

周围不少人都听到这话,纷纷捂住了嘴。

“那新皇岂不是.....”

“嘘!可不敢乱说,要是被东、西厂的厂卫们听到,立刻就会打入黑狱之中。”

眼见李元的心情不太好,姜芯与邓通端着点心也不敢上前询问。

只能静静地待在角落看着李元。

不多时,雨化田便出现在未央宫外。

“奴!雨化田,有要事禀告。”

“进来吧。”

见李元还是一脸的冷漠,这位西厂的厂督才放下心来。

“陛下,那京都之外的流民正在不断汇集。”

“可不像是寻常逃荒阵仗。”

“背后可能有一股势力在推波助澜。”

“据我手下的番子与西大密探的密信来报,那流民大军己经距离京都的警戒线只有上百里了。”

“大部分的军镇都来不及阻挡,这群规模宏大流民就己南下。”

“收拾一下,随朕一同去看看那让人惧怕的流民之乱。”

历史上的流民都会给统治者带来不少的恐惧。

李元倒想看看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本来是大好天下,可随着李元登基。

一桩桩祸事,就在此刻爆发。

好像是景帝在位时,积累的大量弊端集中在此刻爆发。

而李元登基与景帝的驾崩刚好促进这些事件发酵。

远在京都边缘的皇陵上方天空,形成了一团充满邪意的黑雾。

里面好像有一面类似旗帜的东西。

不仔细看还以为只是天气转变,引发的气象变化。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cbbe-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