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5 月的佛山蒸腾着潮湿的热气,单燕玲抱着 17 个月大的刘锡星站在社区诊所的走廊里,婴儿背带的透气网眼被汗水洇出深色的云纹。女儿滚烫的额头贴在她颈侧,小手无意识地抓着她胸前的工牌,亚克力材质的工牌边缘在锡星掌心压出红痕,像极了电路板上过热的焊盘。电子叫号屏显示 "儿科 7 号",而他们己经等了三个一个半小时。
"37.9℃,还是低烧。" 护士再次测量体温,水银柱在玻璃管里倔强地攀爬。单燕玲盯着诊疗室门上的防静电帘,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刘志权在实验室改装的婴儿体温贴 —— 此刻正躺在家里的首饰盒里,因为锡星抗拒佩戴而被闲置。她摸出手机,家庭群聊里最新一条消息是凌晨两点刘志权发来的:"石墨烯散热片调试完成,贴片温度可控制在 36.5±0.3℃。" 配图里,他的工装裤膝盖处有片新的焦痕,应该是热风枪操作失误所致。
诊疗室传来撕心裂肺的啼哭,锡星在背带里轻轻颤抖。单燕玲解开防辐射服,露出里面汗湿的哺乳衣,指尖触到内衣口袋里的哺乳期专用吸奶器遥控器 —— 这是刘志权用旧键盘改装的,三个快捷键分别对应 "启动"" 暂停 ""加热"。她忽然想起昨夜挤奶时,锡星烧得迷糊却仍伸手去抓吸奶器导管,小嘴里嘟囔着 "爸爸...焊焊...",把硅胶导管当成了父亲的焊枪配件。
"你是刘锡星的家属对吧?" 医生的呼叫打断单燕玲的思绪。诊疗室里,电子体温计的蜂鸣器发出单调的声响,儿科主任李医生盯着病历皱眉:"反复低烧、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充血,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了?" 单燕玲点头,注意到医生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儿童牙胶,橡胶表面有明显的咬痕,和锡星床头的电阻牙胶如出一辙。
血常规报告出来时,窗外的暴雨正砸在诊所玻璃上。李医生指着化验单上的异常数值:"白细胞计数偏高,血小板偏低,建议立即转市儿童医院,排除川崎病或血液系统疾病。" 单燕玲感到一阵眩晕,防辐射手机袋里的电话突然震动,是刘志权发来的实验室监控截图:他正在给新能源汽车电池模块做盐雾测试,护目镜上蒙着一层白雾,工装服胸前印着锡星百日宴时按的小脚印。
市儿童医院的走廊像条永不停歇的流水线,蓝色的卡通贴纸覆盖着墙面,却遮不住消毒水的气味。单燕玲抱着锡星挤在走廊加床旁,听着邻床孩子的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忽然觉得这声音与实验室的示波器报警音并无不同。刘志权接到电话时正在焊接精密焊点,焊枪差点划伤电路板,他甚至没来得及换下防静电服,就带着满身的助焊剂味道冲进了病房。
"爸爸......" 锡星看见刘志权的瞬间,原本蔫蔫的小手突然挥舞,指甲缝里还卡着昨夜撕咬电阻贴纸时留下的彩漆。刘志权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儿,生怕碰疼她肘弯处的留置针,透明敷贴下的静脉像极了电路板上的细铜线。"爸爸...波器...呢?" 锡星含糊地问,这是她最近学会的新词。
“我的宝贝,我听得懂你的意思,你是问爸爸‘示波器在哪里呢’?”刘志权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哭成了一个泪人:“宝贝竟然将我的维修工具都当成了玩具啊......”
在心脏彩超室的等待区,单燕玲看着刘志权用手机给锡星播放焊枪工作的白噪音 —— 这是他们自创的安抚方法,曾在无数个婴儿夜啼的夜晚奏效。但此刻女儿只是把脸埋在他胸前,工装服口袋里的微型万用表硌得她皱眉。
"冠状动脉扩张 3.2mm。" 医生的话像焊点上的裂纹,在刘志权和单燕玲的心中瞬间裂开,"符合川崎病诊断,需要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
住院部的第七天,锡星的烧终于退了,但丙球治疗的费用单像块沉重的焊锡压在床头柜上。单燕玲数着缴费单上的零,想起实验室那台新买的扫描电镜,价值足够支付十次这样的治疗。刘志权蹲在病床边,用棉签蘸水女儿干裂的嘴唇,忽然发现她指尖的倒刺,和自己调试精密焊台时被静电灼伤的痕迹一模一样。
"刘工,我们这边的项目等不了了。" 上海从林电子的王工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歉意,"新能源汽车厂商那边催得紧,焊点可靠性报告必须这周完成。" 刘志权看着锡星腕部的留置针,输液管里的药水正以每小时 30ml 的速度滴注,像极了实验室里缓慢注入的助焊剂。
"我申请远程调试,"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迷你示波器,"把测试数据实时传我,我在家搭建临时实验室。"
单燕玲也申请了哺乳期居家办公,将客厅改造成临时工作台。婴儿围栏里,锡星戴着刘志权用防辐射布料改的小帽子,盯着妈妈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面跳动的焊点失效数据曲线,与她床头的 LED 呼吸灯频率奇妙同步。每当女儿发出不安的哼唧,单燕玲就会把她抱到工作台前,让小手触碰温热的焊台外壳 —— 这是刘志权特意调至 40℃的安全温度,模拟母亲怀抱的温暖。
刘锡星的病情时好时坏,反复无常。一天凌晨,锡星突然出现心律不齐,监护仪的报警声撕裂了夜晚的寂静。刘志权从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冲出来,防静电拖鞋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看见单燕玲正跪在床边,用温毛巾擦拭女儿的额头,而她自己的睡衣早己被冷汗浸透。
"玲,你别担心," 刘志权强作镇定,调出手机里的心率监测 APP,
"和我们给焊点做的应力测试原理一样,宝宝的心脏只是需要重新校准。"
住院费用像滚雪球般增长,单燕玲翻出压在箱底的结婚戒指,那枚用废旧焊点改制的银戒,内侧的电路纹路早己被岁月磨平。刘志权拦住她的手,从抽屉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这些年获得的行业奖章,最底层是张泛黄的纸条,写着 "张槎村旧居协定搬迁补偿款:12800 元"—— 那是他们一首舍不得动用的 "焊点基金"。
在得到消息后,微纳电子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悄悄发起了募捐,刘玉红也从珠海寄来包裹,里面除了婴儿用品,还有张手写的纸条:"用你们教的低温脱焊技术,我们厂上个月回收了 500 公斤旧电池,利润分成转给你们应急。" 所有这些加起来,总共是15万远元,暂时缓解了刘志权和单燕玲的燃眉之急。
单燕玲摸着包裹里的电子积木,突然想起锡星第一次用它们拼出 "爸爸" 时的情景,积木棱角在她掌心留下的压痕,竟与刘志权虎口的焊疤完美契合。
病情稳定期,锡星可以短暂的下床活动。她摇摇晃晃地走到刘志权的临时实验室,盯着桌上的示波器探头出神,忽然想伸手去抓,被刘志权及时握住小手。
"宝宝乖,这个会电电。" 他摘下防静电手环,套在女儿的手腕上,金属扣碰撞的声响让锡星咯咯笑地出声,像极了电路板上风铃的轻响。单燕玲看着这幕,忽然发现女儿的步幅,竟与刘志权调试焊台时的站姿一样,左脚在前半步,重心微微前倾。
复查那天,阳光意外地好。市儿童医院的花园里,锡星蹲在地上观察蚂蚁,刘志权用镊子夹着草叶为她搭建 "蚂蚁立交桥",这是他改良的亲子互动项目,镊子尖端包着柔软的硅胶,防止划伤孩子。
单燕玲看着他们父女,突然想起两年前在实验室外的玉兰树下,那时锡星还在襁褓,如今却能指着天空说 "星星,爸爸焊的"。
心脏彩超室的光线有些昏暗,医生盯着屏幕突然笑了:"冠状动脉内径恢复到 2.5mm,恢复得比预期好。" 单燕玲感觉眼眶发热,刘志权的手掌覆上她的手背,指腹的烫疤蹭得她皮肤发疼,却比任何安抚都更有力量。走出诊室时,锡星突然指着医生胸前的听诊器,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宝宝也要焊这个!"
回家的公交车上,锡星趴在刘志权肩头睡着了,小手还抓着他工装裤口袋里的微型焊枪模型。单燕玲看着车窗外飞逝的电子厂,想起李医生说的话:"川崎病恢复期需要密切监测,尤其是心血管系统。" 她摸出手机,打开刘志权新开发的家庭健康监控 APP,上面实时显示着锡星的心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曲线在安全区间内平稳波动,像极了他们最得意的焊点可靠性报告。
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却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单燕玲的防辐射服上多了道裂口,是某次抱锡星时被床头焊点模型划破的;刘志权的实验室笔记里,每页都多出几行婴儿用药记录,与焊点参数交织成独特的代码;而锡星的婴儿床围栏上,新焊了圈柔软的硅胶防护条,那是刘志权用报废的吸奶器导管改制的,边缘还印着女儿的小指纹。
2013年深秋的一个周末,刘玉红带着珠海的海风来访,带来个特殊的礼物:用回收电池外壳做的储蓄罐,上面焊着 "锡星康复基金" 几个小字,里面拿出5万块现金给单燕玲。
单燕玲推辞:“玉红,我不能再收了,上次就收了你15万了!”
“就当借的,等我的宝贝侄女康复了之后,你们两个还我就行了!”刘玉红封口一句话。
单燕玲推辞不过,把钱收下了交给了刘志权,满眼里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刘志权接过钱,颤抖地说:“玉红,感谢你的大恩大德,等我闺女好了,我将尽最大的努力来报答你们!”
三个大人围坐在客厅,看锡星把电子积木一枚枚塞进储蓄罐,偶尔抬头对他们笑,露出新长的乳牙。刘志权忽然想起在上海出差时焊的星星挂件,此刻正挂在婴儿房里,随着秋风轻轻摇晃,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康复期女儿眼中重新亮起的星光。
送走了刘玉红,刘志权和单燕玲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刘志权望着眼前的单燕玲,眼睛混浊,当初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散发出来的清波现在荡然无存,她眼角的纹路比半年前深了许多倍,鬓角的白发,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
单燕玲摸着刘志权的手,青筋爆出,手上的皮肤己经褶皱横生。再看看他当初副强健、帅气的身架以及满脸散发着男性荷尔蒙的大脸,如今看起来像老了十岁,干枯消瘦。
刘志权双手捧起单燕玲的脸,嘴巴颤动了几下,想说点什么,可突然喉咙发紧,哽咽得没说出一个字。单燕玲把她的头埋进了刘志权的胸口,像触电一样的颤动起来......在这样悲凉的夜里,两个曾经在公司叱咤风云的年轻工程师,如今双双都哭成了泪人。
深夜,单燕玲在书房整理医疗票据,刘志权抱着熟睡的锡星走进来,婴儿的小脸贴着他胸前的工牌,上面的电容平安符在夜灯下泛着微光。
"知道吗?" 刘志权轻声说,"今天在实验室,我用锡星的头发做了根电极,测试她康复期的皮肤阻抗 —— 数值比生病时稳定多了。" 单燕玲抬头,看见丈夫眼底的血丝,却也看见他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像焊点冷却后稳定的金属光泽。
他们不知道未来是否还有风暴,但此刻,女儿均匀的呼吸声是最稳定的电源,妻子敲击键盘的声响是最和谐的电流,而那些在病床前、实验室里、生活琐碎中焊接的焊点,早己将他们的生命熔铸成最坚韧的电路板。当锡星在睡梦中发出模糊的 "爸爸"" 妈妈 ",刘志权和单燕玲相视而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故障,他们都能像调试焊点般,用爱与耐心,修复生活中每道细微的裂纹。
这一晚,佛山的夜空飘着细雨,远处电子厂的灯光依旧明亮,像无数焊点在黑暗中闪烁。刘志权轻轻放下女儿,走到阳台,看着万家灯火,内心忽然明白:所谓完美的人生,从来不是没有故障的电路,而是拥有能及时修复故障的勇气与智慧。就像他们此刻的家庭,在病痛的高温下经历了重新焊接,每个焊点都更加牢固,每道线路都闪烁着更温暖的光。他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去预判以后的日子和女儿的病情,但是他相信,只要有一颗强悍的心,只要有一腔勇往首前的热血劲头,只要有一副敢拼敢闯的身板,前路哪怕是荆棘横生,也阻挡不了他乘风破浪的前行势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0ehb-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