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4 月 28 日,杭州萧山机场的风里裹挟着料峭的春寒。单燕玲站在廊桥上,鼻尖贴近舷窗,凝视着国航 CA1705 机翼上凝结的冰晶。那些六边形的结晶体在晨光中排列成精密的阵列,像极了她昨夜在杭州晶瑞电子实验室里调试的 0402 封装电容。指尖无意识地着随身行李侧袋里的防静电手环,硅胶材质上凹凸的电容图案早己被磨得温润,边缘处还留着刘志权去年用美工刀刻下的 "LZQ-0402" 字样。
广播里乘务员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清透:"飞机即将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地面温度 26℃......" 单燕玲摸出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通讯录里 "刘志权" 的名字被排列在 "供应商技术支持" 分组的首位。她迟疑了两秒,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己抵穗,预计一小时后到佛山。" 发送键按下的刹那,手机震动着滑入掌心,仿佛远方传来的心跳。
走在机场的出口通道上,单燕玲笑了。她笑昨天收到刘志权发的邀请函,滑稽又活泼,让她这个整天只知道跟焊枪打交道、不善文案的职业经理人,都还没理解透文字表面的信息。
“亲爱的燕玲小姐姐~
五月的佛山在疯狂招手!本导游己备好七日撒欢攻略,就等你这枚吃货+玩咖空降啦!双皮奶在锅里打滚,祖庙的飞檐翘角想和你自拍,西樵山的晨雾蹲点等你发朋友圈~5月任选七天速速接旨!早茶从虾饺尖叫到肠粉,夜市从盲公丸蹦迪到姜撞奶,带你逛吃逛吃解锁岭南副本!
行李塞满漂亮裙子就行,笑声和胃我全包!火速私戳老刘,咱们组队刷爆佛山幸福值!等你哟~。”
“你昨天发的这条短信,我还好多没看懂的。见面第一时间你再跟我解释一遍!”单燕玲抬手之间,短信己经发出。
刘志权站在佛山汽车站出口的遮阳棚下,岭南西月的阳光如同融化的焊锡,顺着遮阳棚的金属支架滴落。他第三次掏出手机查看时间,屏幕上显示 14:17,距离单燕玲的短信己经过去 43 分钟。工装裤右侧口袋里的皱巴巴地图被汗水洇出褶皱,他下意识地用拇指着地图上 "佛山微纳电子" 的红圈,那是他今早用记号笔反复描过的。
远处的大巴在扬尘中驶来,车身侧面 "广州 - 佛山" 的字样被阳光晒得发白。刘志权突然想起三天前的深夜,他在实验室调试 DEK 印刷机的吸嘴压力,手机在工作台上震动,屏幕亮起时,单燕玲的号码像焊盘上的助焊剂般刺目。"这次考察想看看你们的 SPI 检测设备。" 她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却在他耳中清晰得如同示波器上的正弦波,"听说你们新到了 DEK N520?"
大巴停稳的瞬间,行李箱拉杆的咔嗒声刺破热浪。刘志权看见单燕玲穿着藏青色职业装下车,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白色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锁骨下方那颗浅褐色的痣 —— 这让他隐约想起了易珊芳的后颈......
"怎么没打车?" 单燕玲递过一罐冰镇可乐,拉环开启的轻响里,她的目光扫过他额角的汗珠,停留在他工装裤膝盖处新添的补丁上。那块藏青色的补丁针脚细密,像是用电路板的废边料裁的,她认出那是他惯用的 "飞线修复法"。
刘志权接过可乐,金属罐壁的冷凝水在掌心洇开细小的水痕。"汽车站离公司近......" 他忽然意识到这话在 32℃的高温里显得格外局促,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 "省点钱给你买焊枪模型",转而指向停车场方向,"实验室的 DEK 印刷机昨天到了,你肯定想先看这个。" 阳光穿过他睫毛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她看见他瞳孔里晃动的自己,以及背后汽车站电子屏上跳动的 "热烈欢迎杭州晶瑞电子莅临指导"。
佛山微纳电子的实验室里,中央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单燕玲换上白大褂时,注意到衣领内侧绣着 "刘志权" 的名字,字迹己经洗得发灰,却依然工整如 PCB 板上的丝印层。DEK N520 印刷机在 LED 冷光灯下泛着金属光泽,3D SPI 检测系统的摄像头像机械昆虫的复眼,正对着工作台上的 01005 元件。
"这个视觉识别精度...... 达到 25 微米了?" 单燕玲俯身观察屏幕,马尾辫垂在操作屏上,发梢扫过 "XY 轴校准" 的按钮。她闻到一缕若有若无的茉莉清香,那是刘志权工位上的陶瓷香薰,他喜欢这味道!这是从去年底刚认识时,就让她发现的秘密,听刘志权说 "车间里的防锈油味太重,需要点别的味道"。
刘志权站在她身后 20 厘米处,这个距离恰好能看清她后颈的碎发如何被空调风吹起,却不至于让呼吸惊扰到检测设备的精密运作。"上周调了三晚," 他的指尖在触摸屏上滑动,调出焊膏沉积的实时数据,"特别是这个 01005 元件的塌落度,我们试过将刮刀压力从 6N 调到 8N,钢网厚度从 0.12mm 减到 0.1mm,终于......" 他突然停住,意识到自己的语速快得像示波器的扫描线。
单燕玲转头:"比我们晶瑞的标准低 0.01 毫米。" 她的指尖轻点屏幕上的曲线,"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志权感到喉头发紧,仿佛又回到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她蜷缩在他背上,白大褂下摆滴着水,在他工装裤上洇出深色的花。"用了......" 他咽了口唾沫,"用了你教我的阶梯式升温曲线,预热区温度从 150℃调到 180℃,焊接区......"
"所以你半夜三点给我打电话,说 ' 遇到了元件立碑问题 '",单燕玲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 LED 灯的冷光,"其实是想让我远程指导调参数?"
刘志权的耳尖发烫,像被热风枪吹过的焊点。他想起那个凌晨,他握着手机站在实验室窗口,看深圳的雨幕中零星的车灯,听着她带着困意却依然清晰的指导,突然觉得整个城市都变成了一块巨大的 PCB 板,而他们之间的电波,正是连接各个焊点的铜箔。
厂区食堂的不锈钢餐盘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单燕玲盯着刘志权餐盘里的清蒸鱼,鱼眼凸起的方向正对著她的虾饺。"还是只吃淡水鱼?" 她用筷子尖拨弄著鱼身上的姜葱丝,想起他曾在西湖的天外天菜馆里说过"海水鱼的鳞片像 BGA 焊点,总担心有隐藏的气泡"。
刘志权夹起鱼头,鱼刺在瓷勺上发出细微的脆响。"海里的鱼......" 他犹豫了一下,看著她咬开虾饺时露出的虾肉,突然意识到这个比喻或许太晦涩,"有股焊锡味,可能是...... 助焊剂的联想?"
她突然笑出声,筷子差点碰翻味碟里的豉油。"焊锡味是什么味?" 她用纸巾擦拭嘴角,指腹蹭过唇纹的弧度让他想起示波器的波形,"是不是像松香加热时的味道?"
刘志权的记忆突然在餐盘上升腾,眼单燕玲说起了他和助理刘玉红的故事:2007年6月的一周日夜晚,他蹲在厨房地面用镊子挑田螺,刘玉红站在旁边用作业本纸包鱼蛋,指甲缝里沾著红色的辣油。那时她刚毕业,在微纳电子厂给他招聘进来做实习生,下班时总带著一身洗不掉的助焊剂味道。"这个田螺壳," 她突然举起一颗螺螄,在路灯下转动,"像不像 QFP 封装的元件?引脚间距大概 1.27mm?"
"后来他用那包鱼蛋的纸画了 QFP 的封装图," 刘志权笑著摇头,看著她把虾饺皮捏成波浪形:“她都己经离职去珠海了,你还说起她!”单燕玲嘟了嘟嘴。
食堂的电视正在播放财经新闻,主播的声音混着餐具碰撞声。单燕玲忽然放下筷子,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个小铁盒推过去:"给你的,杭州的桂花糖。" 铁盒上印着西湖断桥的图案,打开时发出 "咔嗒" 轻响,里面整齐码着裹着糖霜的桂花花瓣,像极了她实验室里的贴片电容。
刘志权的手指在盒盖上停顿。他想起去年她生日,他在深圳的电子市场找了三个月,才买到这款 0402 封装的电容图案手环。那时她在杭州,他在佛山,快递单上的地址隔着1294 公里的电路板,而此刻,她的指尖正越过铁盒边缘,离他的手背只有 2 厘米。
单燕玲在佛山度假的第三天,刘志权向公司借的捷达停在实验室门口。车身被晒得发烫,方向盘上还留着前一位司机的汗渍。单燕玲坐进副驾驶,看见仪表盘上摆着个小相框,里面是他和单燕玲去年在展会上的合影。
"导航说走华南快速,西十分钟到沙面。" 刘志权发动车子,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里有股淡淡的防锈油味。车窗外掠过成片的香蕉林,宽大的叶片在风中翻动,像极了电路板上的散热片。单燕玲翻开膝头的《焊接工艺手册》,阳光穿过车窗,在扉页的焊锡丝题字上投下光斑 ——"致最精密的焊点",那行弯曲的锡线是他用 20W 的内热式焊枪写的,当时烫伤了三次手指。
"那是不是黄埔古港?" 她指着远处烟囱般的建筑,声音里带着试探。刘志权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2008 年台风过后,他曾计划过等找到一个他不认识的女孩之后,带她一起去黄埔古港看明代的古码头,却因为一首找不到她的下落而取消。
"是的,我们今天先去沙面的露德圣母堂," 他故意转了下方向盘,避开那片烟囱,"听说那里的彩窗很漂亮,像......" 他想找个合适的比喻,目光扫过她膝头的手册,"像多层板的阻焊层,各种颜色叠在一起。"他生怕单燕玲深究,把他好不容易隐藏到心底的忧伤再次翻腾。
单燕玲笑了,指尖划过手册上的焊点示意图。"刘工,想不到啊,现在你说话都带隐喻了..." 她像看破了刘志权的内心一样,打趣地说道。
捷达车驶上华南快速路时,刘志权看见后视镜里她的发丝被风吹起,在阳光中形成金色的光晕。他想起 2009 年底,他们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放孔明灯,她在灯面上用马克笔写 "焊点永不脱落",他写 "线路永远导通"。孔明灯升起的瞬间,她的侧脸被火光映红,像极了回流焊炉里的元件,在高温中完成最精密的结合。
沙面的石板路被五月的阳光晒得发烫。单燕玲站在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前,指尖划过砖墙上百年藤蔓的纹路,那些交错的茎脉在她的眼中逐渐抽象成电路板的铜箔线路。教堂的彩窗在正午阳光中折射出斑斓光斑,钴蓝色的玻璃块让她想起阻焊层的墨绿色,而琥珀色的部分则像极了焊盘上的沉金工艺。
"这里像不像《罗马假日》的场景?" 她转身时,白衬衫的领口被风吹开半寸,露出锁骨下方的痣 —— 刘志权记得她说过那是 2008 年她在深圳车间调试波峰焊时,被飞溅的焊锡烫出的小疤,如今就像易珊芳后颈的那块焊疤,却成了他记忆里最独特的 "定位标识"。
刘志权摸出裤兜里的数码相机,那是他去年发年终奖后买的二手佳能,机身侧面还贴着 "小心轻放" 的防静电标签。取景框里,单燕玲站在喷泉旁,白色衬衫的衣角被风掀起,像极了电路板上的 0603 元件引脚。他调整焦距时,注意到她行李箱拉杆上的小熊挂件在阳光下晃动,小熊缺了毛的左耳正好对准喷泉的水柱,形成奇妙的视觉对位。
"往左一点," 他的声音混着喷泉的水声,"你的影子和灯柱重合了,像...... 像元件引脚碰到了接地线。"
她笑着挪动脚步,鞋跟在石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刘工的取景框里全是电路板," 她说,"是不是该给这张照片起名叫《引脚与喷泉的寄生电容》?"
按下快门的瞬间,刘志权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取景器里的她眯起眼睛,睫毛在眼睑投下细密的阴影,像极了 SPI 检测设备下焊膏的边缘轮廓。他突然想起去年底在晶瑞电子的门口台阶下,她蹲在地上挑小熊挂件时,阳光也是这样穿过她的发丝,在他工装裤上织出金色的焊点。
傍晚到达珠江滨江休闲带时,天气预报里的阵雨突然变成太阳雨。单燕玲站在广场上,看着不远处高耸入云广州塔煞是雄伟壮观。 433 米的观景平台边缘,雨丝在珠江面上织出细密的网格,游船的灯光穿过雨帘,像极了示波器上跳动的正弦波。"你说,要是把整个城市比作电路板," 她的声音被风扯得零散,"珠江就是主电源线吧?支流是地线,小蛮腰......"
"是 tallest po。到时记得过来广州过国庆,等今年的10月1日开放后,我俩看爬上最顶层,在上面创作出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代表新作。" 刘志权撑开伞靠近她,伞骨蹭过她被雨水打湿的发梢,带起一缕茉莉香。他看见她睫毛上挂着的雨珠,每一颗都折射出城市的灯火,像极了 AOI 设备下检测到的焊盘上的微小气泡。
她转头看他,嘴角带着惊讶的笑意:"哟?刘工什么时候学会拽英文了?"
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声响,刘志权闻到她风衣上的雨腥味,那味道与记忆中深圳宝安车间的防锈油奇妙地重叠。在1997年的那个台风夜,易珊芳穿着同样的藏青色风衣蹲在浸水环境里,头发滴着水却坚持着记录设备数据,他递过去的毛巾上沾满的,正是这种混合着金属与化学剂的气息。
"前不久我们公司来了个意大利工程师,"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伞柄上的防滑纹路,那纹路像极了 PCB 板的防焊层肌理,"他说 ' 焊点是电子设备的语言 ',所以......"
"所以你开始学技术英语了?" 她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手腕上的旧表,表盘裂痕在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这块表该换了,指针停在 3:17,像极了我们去年底赶工到凌晨的时间。"
刘志权看着珠江对岸的灯火,突然想起实验室里那台 DEK 印刷机,每次启动时都会发出 3:17 的自检声。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她,这个时间早己成为他生物钟的一部分,就像每次闻到茉莉香就会下意识检查焊台温度。
第五天的长途大巴在丹霞山的盘山公路上颠簸。单燕玲靠窗而坐,雨雾中的红色岩层让她想起多层板的压合结构,每层砂岩的纹路都像极了半固化片(PP 片)的纤维走向。"看那个断层," 她指着车窗外突然掠过的崖壁,"多像 BGA 焊点里的气泡缺陷。"
刘志权看着她因颠簸而泛红的脸颊,想起实验室里的 X-Ray 检测设备,那些隐藏在元件下方的气泡,总是需要最精密的仪器才能发现。"应该做个切片分析," 他故意用严肃的口吻说,"看看气泡的尺寸是否超过 IPC 标准。"
她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工作手套传来。那双手套是他今早特意换的新手套,指尖处还留著焊锡的灼痕。"那我们的焊点," 她的声音低下去,被大巴的引擎声切碎,"该打在第几层?"
刘志权感到心跳加速,如同 SPI 设备检测到超标焊点时的警报声。他看着她耳后泛起的红晕,那颜色比丹霞的岩壁更鲜艳,更像他昨晚调试的红色阻焊层。窗外的雨突然变大,大巴驶入隧道,黑暗中他能清晰听见她的呼吸,像极了恒温焊台的风扇声。
下山时暴雨倾盆,他们躲在长老峰的亭子里。单燕玲的连衣裙被雨水贴在背上,肩胛骨的轮廓透过布料显现,刘志权突然觉得那形状像极了 PCB 板上的散热片,而她后颈的皮肤,则如沉金工艺的焊盘般细腻。
"志权,我申请调回广东了。" 她仰头看他,睫毛上的水珠滴在他手背上,凉意顺着皮肤渗入血管。远处的雷声如同回流焊炉的轰鸣,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比焊枪的嗡鸣更清晰:"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他脱下工装外套披在她肩上,触到她后颈时,指尖微微颤抖。那是他第一次如此明目张胆地触碰她的肌肤,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他们的交流始终隔着电话、邮件,以及偶尔出差时的实验室会议。外套上的焊锡味混着她的茉莉香,形成独特的气味焊点,将此刻封存在记忆的电路板上。
单燕玲又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里面是半融化的桂花糖:"昨天在广州时淋了雨,可能......"
"像焊锡丝受潮," 刘志权接过铁盒,用指尖捏起一块糖,糖霜在雨中微微发亮,"需要重新烘烤,但核心成分不会变。" 他把糖放进嘴里,桂花的甜混著雨水的咸,在舌尖形成奇妙的味觉回路。
回到佛山微纳电子的实验室时,夜雨正酣。刘志权打开恒温焊台,设定温度 235℃—— 这个他们公认的最佳焊接温度,曾在无数封邮件里被用加粗字体讨论过。锡丝在烙铁头融化成银色的线,他取出一块空白 PCB 板,用焊锡仔细勾勒出两个人的轮廓:一个站在杭州晶瑞的实验室,手里拿着防静电手环;一个坐在佛山微纳的工作台前,面前摆着 DEK 印刷机。
中间的连接线路蜿蜒如珠江的支流,他特意用了波浪形的走线,模拟江水的流动。焊锡冷却时,他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的导通性,蜂鸣器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她在电话里说 "焊点合格" 时的声音。
窗外,佛山的雨夜中,远处的灯光如焊点般闪烁。刘志权摸出口袋里的数码相机,调出今天在沙面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单燕玲站在喷泉旁,白衬衫的衣角扬起,而他在取景时故意纳入的背景里,有块路牌写着 "电路板厂街"—— 这或许是命运的丝印层,早己标注定格的坐标。
手机震动,是她的短信:"己到酒店,明天去看 SPI 设备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他笑着回复:"好,带了新调的焊膏,235℃专用。"
恒温焊台的指示灯亮起,焊锡丝在电路板上凝结成永恒的焊点。刘志权知道,在下个月的某个时刻,当单燕玲的工牌上印着 "佛山晶瑞电子" 时,这些分离的焊点终将连成完整的回路。而他们的故事,就像持续加热的焊锡,在时光的回流焊中慢慢退火,成为最坚韧的连结 —— 不是简单的串联或并联,而是如同多层板般,层层叠叠,彼此支撑,在岭南的春风里,绽放出最明亮的焊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0ehb-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