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底,杭州的雪季,雪花里飘来的清冷中带着一股特别清新的感觉,这给刘志权在心底留下的一种非同寻常的感受和印记。在南方呆久了的刘志权,己经记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年没有看到雪了。
“雪是年的味道,而年是家的味道,远方的那幢土坯房,才是他走南闯北最熟悉的味道,也是他最牵挂的味道!”突然的有感而发,在他的心底写了一句诗行。
刘志权站在萧山机场的玻璃幕墙前,看着雪花在零下五度的气流里凝集成六角晶簇,像极了他实验室里那些未能完美成型的纳米焊点。“等行程快结束时,要去西湖好好欣赏一下‘断桥残雪’的景致”,他在心里对着自己说。西装内袋里的 0402 电阻袖扣硌着他的胸口,那是用十年前用易珊芳遗落的焊锡丝熔铸而成的,氧化层在灯光下泛着幽蓝,如同她最后一次在深圳电子市场回眸时眼瞳里的冷光。
"刘工,接驳车在 3 号门口候着。" 助理刘玉红的声音打断思绪,这个总爱往他工装裤口袋塞薄荷糖的姑娘,此刻正将他的焊枪模型小心翼翼地放进防震箱。刘志权点点头,目光掠过她腕间若隐若现的红绳 —— 那是上个月她在南海夜市地摊买的,说是 "防静电",却让他想起易珊芳总爱用来扎马尾的同款红绳。
新建成的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屹立在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路和德胜路的交叉口,距离杭州市中心武林门仅十分钟左右的车程,像一颗璀璨的明镶嵌在杭州大地上,古老而秀美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进入电子展会场,现场像一锅煮沸的焊锡膏,各种频率的电子声音和人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白噪音共奏曲。刘志权机械地穿梭在展位间,目光扫过 LED 屏幕上跳动的参数,脑海里却反复播放着 1998 年深圳暴雨夜的画面 —— 易珊芳举着红胶带冲向冒烟的回流焊炉,发梢的雨水和焊锡蒸汽在他视网膜上烙下永久的灼痕。
首到他看见 C 区 17 号展位"杭州晶瑞电子" 的霓虹招牌下,一个穿粉色防静电服的女人正在演示新型焊枪。她扎着高马尾,转身时后颈露出片枫叶状的淡褐色胎记,这个细节让刘志权的脚步骤然钉在原地。十年前在宝安车间,易珊芳为他挡下飞溅的焊锡时,颈口也留下过相似的烫伤疤痕。
"这款焊枪采用仿生学握柄,灵感来源于传统毛笔的运笔弧度。" 女人的声音带着杭州地方音,尾音微微上扬,像极了易珊芳讲解电路图时的习惯。刘志权感觉喉结不受控制地滚动,防静电手环在西装袖口下发出微弱的噼啪声。
"温度调节范围多少?"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像被氧化的焊盘。
"200 至 260℃,内置 AI 芯片可根据湿度自动补偿。" 女人转身,工牌在射灯下晃出银色光晕:单燕玲,业务经理。她的指甲修剪得精短而整齐,指腹覆着薄茧,左手腕松垮地套着枚黑色腕带,边缘绣着极小的电路板图案。
刘志权的手指触到焊枪握柄的凹槽,触感与记忆中的蓝宝石焊枪惊人相似。单燕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嘴角扬起职业性的微笑对着刘志权饶有兴趣地说:"先生对握感很敏感?我们研发时参考了人体工程学数据库,光握柄弧度就迭代了十七版。"
"您就是佛山微纳电子的总工程师兼首席设计师刘工?"单燕玲的视线突然精准地掠过对方胸前的金属铭牌,唇角漾起惊喜的弧度,"真是久仰大名!"
"你在深圳实习过?" 刘志权没有回答,却脱口而出,目光钉在她腕带的电路板刺绣上。
单燕玲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从展柜下取出平板电脑:"我在深圳科技工业园待过三年,去年才调回杭州。" 屏幕上弹出深圳晶瑞电子的旧照片,她穿着同款粉色工装站在 YAMAHA 贴片机前,背景是张 "良品率提升 15%" 的红色横幅,落款日期是 2005年 3 月 14 日。
助理刘玉红的催促声从身后传来:"刘工,博世代表希望跟您提前洽谈专利授权。" 他转身时不慎撞翻元件盒,0402 电阻滚落一地。单燕玲蹲下身捡拾,发梢扫过他手背,雪松味的洗发水香气让他恍惚 —— 这不是易珊芳惯用的茉莉香吗?感觉却意外地令人心安。
"真的不好意思,单小姐。" 他慌忙去捡,指尖触到一枚电阻,引脚缠着半片黑色纤维。单燕玲突然指着他后颈:"刘工,您这疤... 是工伤?"
"早年不小心发生的事故。" 刘志权抽回手,起身时撞响展架上的防静电帘,"贵公司的技术很出色,期待合作。"
单燕玲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着那枚电阻。刘志权不知道的是,单燕玲腕带的电路板刺绣,其实是她的初恋男友设计的第一款 PCB 板草图,与易珊芳的没有半分关联。
深夜的酒店房间,刘志权拆开西装内衬,取出防水袋里的旧物。1998 年深圳宝安夜市的合影里,易珊芳穿着粉红色连衣裙举着棉花糖,发梢沾着的糖丝在记忆里永远不会融化。他的目光落在照片背景的电子屏上,"焊艺传承" 西个霓虹字早己褪色,却在视网膜上灼出残影。
手机震动,刘玉红发来了展会简报:"杭州晶瑞电子的单经理曾任职于深圳晶瑞,于2008年被被调回杭州晶瑞担任产品部经理。" 刘志权盯着屏幕,突然想起易珊芳说过的五旬话:"每个焊点都有自己的坐标,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处。" 他摸出焊枪模型,在结霜的玻璃上哈气,画出 235℃的恒温曲线,雾气很快凝结成冰花,覆盖了曲线末端那个未完成的心形。
展会的最后一天,他刻意绕道到晶瑞电子的展位。单燕玲正在调试设备,阳光透过天窗在她发梢织出金线。她抬眼时与他目光相撞,微笑着招手:"刘工,您过来看看这个新功能。"
"什么功能?" 他走近,闻到她身上若有若无的雪松味。
"防桥接智能监测。" 她演示着,焊枪在电路板上移动,红光扫过之处,虚焊点逐一亮起,"就像给焊点做 CT。"
刘志权的目光落在她耳后的胎记上,突然意识到那不过是普通的色素沉淀,这与易珊芳的疤痕毫无关联。他感到一阵释然,却又夹杂着一种莫名的失落。
"刘工?" 单燕玲的声音把他从思绪中拉回,"您怎么啦?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
"哈哈,没有,只是想起一些往事。" 他自嘲地笑笑,"做我们这行一的,思想总是习惯性被焊枪牵着走。"
单燕玲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个黑色绒布盒:"送您个小礼物,算做我们技术交流的见面礼。"
盒子里也是一枚 0402 电阻,引脚缠着黑色尼龙线,末端系着张小纸条:"致所有被焊枪点燃过的灵魂。" 刘志权的指尖触到纸条背面的凹凸纹路,那是用焊锡丝刻的简易电路图,没有任何隐藏的符号或标记。
"谢谢你,单小姐。" 他将盒子收进口袋,"以后可能需要贵公司的技术支持。"
"随时欢迎。" 单燕玲递出名片,"杭州晶瑞的大门永远为全国的技术人员敞开,期待我们再次相遇。"
离开展会时,雪又下了起来。刘志权站在展馆门口,回头看着单燕玲的粉色工装消失在人头攒动中,突然意识到她也不过是他生命里的又一个普通过客而己,就像无数个在展会中遇见的同行一样。他摸出手机,给远在上饶的哥哥发了条信息:"哥,最近可好?妈身体怎样?姐姐经常回来照顾妈妈?"
哥哥很快回复:"妈妈现在很好,每餐吃的饭比以前多了好多,姐姐每个星期回来三次,每次回来都会带回熬的鸡汤或鸭子汤给妈补身子;我和你春芳嫂子也很好,前几天她突然说这几天老是想吐,老妈说她可能‘有了’,我准备忙完这几天带她去县医院检查一下...“刘志强一口气说完了家里所有人的近况,最后他提高了嗓音对着刘志权说,“弟弟,妈总在我面前念叨你,说你也不小了,该成个家了。"
刘志权看着手机屏幕,像喉咙被鱼刺卡住,喉结艰难地滚动,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想起十年前易珊芳曾说过:"等我们攒够钱,就在宝安买套带阳台的房子,种葡萄藤。" 如今宝安的城中村早己拆建成购物中心,而他们当年租房的位置己经建起了一栋8层高的运动休闲中心。
夜色如墨侵染,他斜倚在酒店天台的露天椅背上,凝望西湖方向翻涌的雪绒帷幕。雷峰塔影在铅云下时沉时浮,塔尖披着银霜,恍若易珊芳十年前在宝安租房阳台上浇花时,玻璃水壶折射的冷光勾勒出的清瘦轮廓的剪影。指节擦过工装裤口袋,蓝宝石焊枪被抽出的刹那,雪地忽然亮起幽蓝电弧,熔化的冰晶如碎钻崩溅,在纯白画布上蚀刻出精密如硅基血脉的回路图腾。
"你此刻在哪个经纬度呼吸?"他仰头凝视铁灰色的穹顶,喉间震颤化作白雾刚触及睫毛便凝成冰晶。十年光阴,佛山的榕树气根缠绕过他的工牌,曼彻斯特的雨雾浸透他的解雇通知,昆明的山茶花在他行李箱里凋谢成标本,北京胡同的鸽哨声割裂哈尔滨的冰雕——所有经纬线在他掌心织成灼痛的茧。焊枪刺啦爆出尖锐嘶鸣,蓝紫色的电弧在雪地上抽搐着熄灭。钨钢尖端崩落时,碎屑在空中划出半道残月,像极了她发间那枚茉莉银簪断裂的弧度,却永远困在那年盛夏没能画完的圆里。
刘志权着金属残片,低垂的睫毛在镜片上投下阴翳。那些精密仪器里的休眠电阻突然刺痛掌心,恍若二十年前焊枪下迸溅的蓝紫色星火。他支着膝盖起身时,呢料西装簌簌抖落碎琼乱玉,突然想决定明天就启程去武汉一次 —— 不是为了寻找易珊芳,而是想去看看长江大桥下的造船厂,或许能让他离记忆更近一点的船坞——那里曾经有易珊芳的父亲工作过的痕迹,锈蚀的龙门吊或许还嵌着他父亲的指纹,铆接钢板上定然留着焊枪灼烧的月白色伤痕。订票软件弹出凌晨航班时,他对着屏保里模糊的江岸轮廓轻叹:有些电路注定要永恒断路,就像钨极氩弧焊熔化的金属,最终都凝成银河里沉默的陨铁。
回到房间,他将单燕玲送的金属膜电阻轻轻搁在床头柜,釉色台灯在焊工证烫金字体上流转光晕,那枚0402电阻在易珊芳的证件旁泛着冷冽银光。刘志权将磨砂封面的笔记本缓缓推向台灯光晕,笔尖沙沙划过纸页:"2009年12月25日,杭州,雪。这十年间遇到过许多相似的人,却再没邂逅过能同频共振的灵魂。或许,有些精密焊点注定只能熔焊在记忆的恒温焊台上,有些电路图纵然用示波器观测千遍,终究只能蚀刻在脑海的绝缘层最深处。"
窗外,雪越下越大,将整个杭州城覆盖成一片素白。刘志权躺在床上,听着远处鼓楼的钟声,感觉自己就像一枚被世界遗落的电阻,在时光的电路板上独自闪烁,又独自游离。但他知道,即使焊点永远无法导通,但那些曾经被焊枪点燃的温度,永远不会真正冷却。
第二天清晨,雪后的空气凛冽而清新,刘志权沿着上塘河岸走着,脑海里反复播放着与易珊芳有关的每一个细节。他想起她在武汉关前说的 "我们就像电路板上的差分对,注定要互相成就",想起她在深圳出租屋用红胶带帮他包扎伤口时说的 "焊点冷了会开裂,人冷了要拥抱..."。
返回酒店,刘志权小心翼翼地将蓝宝石焊枪用绸缎包好,放进保险柜,旁边是易珊芳的焊工证和那枚 0402 电阻,上面写上工整的字迹:好好珍藏,曾经的历史。
透过酒店的百叶窗,冉冉升起的太阳洒下柔和的光辉,把上塘河照耀得如梦如幻。刘志权望从窗口透进酒店地板上晃动的树影,十年来心中第一次充满了确切的希望。就像精密焊接需要精准的温度,他觉得:他和苏雨晴、小梅、易珊芳的故事,或许也到了该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导通的时刻。那把蓝宝石焊枪的温度,将永远为她保留在 235℃,等待着下一次完美的熔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0ehb-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