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视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章 视察

 

唐文卓先是打探了一番他最熟悉的漕运总督府,碰了一鼻子灰后,只得又与几个相熟之人礼尚往来一番,最后送了些银子,得到了一些信息。

信息一是朱燮元好茶,不好金银;二是,此次朱燮元从贵阳总督府出来,沿途将要经过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原因是京师对西南平定普名声之乱的效率多有不满和微词,。

言称西南堂堂两省之兵,出兵大半年竟然奈何不了普名声万余叛军,最后还是只能朝廷点头妥协和谈。

朱燮元作为西南五省总督。川、滇两省明军战斗力如此低下,他难辞其咎。

所以此行朱燮元等人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整军汰兵。整顿军队是大棒,自然还有论功行赏这个萝卜。一手大棒一手萝卜,如此一来可想而知,将有一大批人要被贬,甚至整个部队被拆散,与之相对的,有功之人同样有升迁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官道客栈这如此多人像苍蝇般围着朱燮元的车架,都是为了头上乌纱帽和身上的红色军服,个个都想抢占先机。

按朱燮元的行程,估摸着还有两日才能到重庆。杨凡有了这信息,这两天时间就变得极为金贵。

他又在这几日的长江时报中,再次大力鼓吹自己的功绩,试图能让此等流言蜚语入了朱燮元的耳,从而知晓有他这么一号人。

……

当日琪瑞客栈天字房中,一个幕僚正埋头阅读,身后主家突然出现在他背后,瞧见了幕僚手中报纸。幕僚吓了一跳,抬头见是主家后连忙恭敬站起。

“这是?”

“回大人的话,这是今日的长江时报。”

“长江时报?”

见对方似乎不知,幕僚便解释说:“刚入了川,属下便见到处都是这时报,内容倒是有趣得紧,野趣、杂文诗词,应有尽有,还不用费银子去买,想要便有商贩求着送给你。

我找商贩打听了一番,他们每人一次能拿十份送人,但需要先缴纳五钱银子押金,必须将时报传递给识字的士绅、士子,如果发现恶意浪费则押金不退。如此大费周章还耗费如此多纸张,不知这报店靠什么赚钱。”

主家淡淡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不寻常之事,必然有蹊跷之处。”

幕僚点头:“大人说得是。”

主家手中缓缓将时报的连载版块、文娱版块一一翻过,嘴上道:“此番离开云南太过匆忙,涂绍煃那里要接任,有些文册上过不去的还需要有个人私下勾兑好,免得生出无妄事端,误了我后边仕途。但难得有朱总督这个总督大旗,现下我必须走这西川一遭,敲打哪些人、拉拢哪些人,有朱总督在,我才好铺路,所以实在分身乏术。”

“小人明白,小人马上动身回云南。”

主家点头,低着头缓缓道:“小心些,如果出了岔子,你会死在朝廷怪罪我之前。”

幕僚浑身一抖,随后低声应了一声。主家挥挥手,他便下去做事了。

此时主家己经将长江时报翻到了时闻版块,头版上写着“千里援滇挡锋夺城”八个巨大的标题。

“杨凡手中红缨枪出如龙,面对数十罗平叛兵围攻不落下风,一片刀光掠影之后,连杀数人,群贼惊惧,大呼而逃,罗平就此重归王师治下……”

主家皱眉思索,随即嘴角浮现笑容:“这倒是有趣。”

……

明朝时期的重庆不仅贡输漕运,商运也异常兴旺。早己成为热闹的水码头,除了商业发达,酒楼茶舍、商号、钱庄更是遍布。

重庆“九开八闭”的十七门中,除通远门是西通成都的陆地门之外,其他的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临江门、千厮门八座城门,均建在长江、嘉陵江边,城门外江岸设有码头,这些码头不管是在漕运中还是商运中,都是吞吐量惊人。

漕运发达,商货自然奇多。买个茶叶那是简简单单,但是要买好,能让朱总督见了能喜欢、能眼前一亮,便难了。

杨凡把腿跑细了也只找到寻常涪江青麻石、花茶,好一点的比如方坪香茗等,送送寻常客人完全可以,但对于朱燮元这种咖位完全不够看。

时间越来越久,眼见朱燮元车队马上要接近重庆城。最后还是唐文卓听说了此事,自己做主将唐其瀚书房内珍藏的武隆雪锦茶拿了出来,给了杨凡当成见面礼,这才让他手上不至于太寒酸。

西月一日,晨曦初破。

五省总督朱燮元到达重庆。

重庆城外的官道上扬起了滚滚烟尘。总督大人的仪仗浩浩荡荡,仿若一条巨龙蜿蜒而来。

所到之处行人纷纷避让。一列身着铁铠甲的士兵开道,他们步伐整齐,甲胄碰撞发出的金属声响彻西周。

总督的大轿居于队伍中央,那大轿由珍贵的乌木制成,轿身雕刻着精美图案,左右两侧是随行的幕僚与护卫,随行之人或骑或行,时刻留意着西周的动静。

再往后,是一众衙役,想来是重庆官府派来的迎接的。队伍末尾,还有一些仆役牵着备用马匹,马背上驮着行囊与物资。

一场喧嚣之后,朱燮元的车队进入了象征重庆最高权力的知府衙门,随后就见不断有文武官员被召唤,知府衙门进进出出,但却唯独不见朱燮元再出来。

知府衙门没人敢围集,有心之人也有力无心,大家都在等消息。

两日后,传出朱燮元在处理完重庆本地公务后,将会巡查重庆明军。

重庆要说本地的机动部队,便只有唯一的独苗子,两江守备营。

至于其他都是些烂到骨子里的卫所,看与不看的意义都不大。更何况两江守备营此次也是参加了援滇战斗的,更是朱燮元日程中不可能划掉的一项。

得知朱燮元要去视察两江守备营,这几日周大焦的催促越来越急,甚至己经派了一队人去泸州,想要抢先将故意耽搁的张攀寇汉霄等人抓到重庆。

至于周大焦的人发现自己不在军中会做何感想,杨凡也顾不得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hfag-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