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知道对方说的是雕版印刷术,这个时代一般雕版印刷是把文字或图案雕刻在木板等材料上,制成印版,然后在印版上刷墨,铺上纸张进行印刷。一块雕版只能印一种内容,如果要印别的内容,就得重新雕版。所以适合大规模印刷单一内容。
但时报发行量还少的时候,三日一更,每次都要重新做雕版太过麻烦费时。只能用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先制作单个活字如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根据内容排版后再进行印刷。印完后活字可以拆卸,能重复用于其他内容的排版印刷。
明代弘治三年,江苏无锡印书家华隧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千余卷,万历二年出现铜活字排印的《太平御览》1000卷。
杨凡赞同说:“在发行量不多的情况下,咱们只能用活字印刷,多了之后没办法再用雕版。甚至后续咱们可以开个会员服务,饾版拱花印刷也可以为付费客户提供。”
饾版拱花技术是这时代创造的一种非常成熟的配图印。套印、叠印、凹凸无色压印相结合的印刷技术。天启、崇祯年间,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画谱》就是采用饾版、拱花技术刻印的精美版画。
“只是朝廷那边……”
“时报主要是娱乐文化刊物,只是顺带些周遭见闻,与朝廷邸报并不冲突。且可先在重庆一城推广,再说往后慢慢扩散之事。”
“可,不过这事,杨兄想要我们唐家提供什么?”
“印刷、工人、场地,以及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而我这边负责所有内容排版,以及统一协调定策。”
唐文卓逐渐接受杨凡的想法,他道:“杨兄大才,做一步望十步。只是此事,要想让如此多百姓养成看时报的习惯,怕也极难,需要长年积累。”
杨凡摇头,他现在就是急需要名声,而且是短期内就得将自己的战功变现。
“我等不了那般久,刚才我说了,前期可以用免费发放的方式迅速普及,抢先占领空白市场。待到后期士都养成了看报习惯,再收费发行也不迟。”
“免费?重庆这么多百姓……”
“不是每人都发,只发士绅、商贾、权贵、士子等,不识字的百姓,则通过下发给说书先生来普及。”
唐文卓在心中打了打算盘,皱眉道:“这是一种办法,但就算只发中上流识字人群,按这种倒贴钱不卖钱的方式,咱们又得招工、又得给付场地,还有工具纸张,好不容易做出了那个时报,还不能卖钱,还得雇人挨家挨户白送出去,这这这……”
他犹豫了半响,唐文卓最终没有说太重的话,而是委婉的告诉杨凡:“只靠后期卖时报,怕是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抹平前期投入的巨额成本。”
杨凡回答道:“虽然前期没有卖报费用,但此事一旦成功,后期若是控制了舆论,养成习惯群体。这其中来财门道,唐兄想必比我知道得多。”
“妙!”唐文卓一点就透,细细想清楚后顿时豁然开朗。
他站起来左右来回走了两圈,最后还是抬头道:“杨兄,此事我己了解,投入虽不大,但毕竟是新鲜玩意儿,我还需请教家父。”
“那是自然。”杨凡笑道。
说罢,杨凡就要起身离开,站起来的瞬间却被唐文卓拉住:“杨兄在此稍等我便好。我去请教家父。”
得知唐其瀚在府中,杨凡也乐得节约时间,便独自在花园饮茶、吃点心等候。
约莫等了一个时辰,唐文卓己沟通完回来,他在杨凡对面再次坐下,开口道:“此事家父己经明言,杨兄是我们唐家的朋友,杨兄想做的事,只要不是十成十会亏本的买卖,我们唐家都愿意助杨兄一臂之力。”
“多谢多谢。”
杨凡心头奇怪,他没想到唐其瀚如此耿首,答应得如此容易。
“只是……”
果然转折来了。
“有个问题还需提前说好。”
“唐兄但说无妨。”
“便是这投入和分润是何等比例,还需先说断后不乱,有个章法,你我两方才好走得更远。”
“那是自然,不知分润和投入我等按八二分如何,我八唐家二?”杨凡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对方。
唐家必须占股份,因为唐家在重庆以及整个西南拥有庞大人脉。杨凡底子太薄,靠他自己,就算有银子在手很多事情办起来也是阻力重重。
还是需要唐家这等地头蛇来合作,但是杨凡又不想让唐家在其中股份太多,免得自己没了话语权,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
而且杨凡作为武官,不便自己做明面上的运营者,还需要唐家给他挡在前头充当门面。
唐文卓偷偷看了杨凡一眼,瞧见对方目光如炬,有些不自然地道:“家父的意思,是杨兄与我唐家成本各付一半,日后有了收益,也是各取一半,合情合理。”
杨凡呵呵笑了两声,态度坚决:“此事我只能接受八二,否则在下宁愿自己操作。”
察觉到杨凡态度的不容扭转,唐文卓又是沉默了一阵:“杨兄,此事股份虽然家父和杨兄有分歧,但在下很想与杨兄共创这前无古人之事,还请容我再去与家父商量一番。”
杨凡点点头,唐文卓告了声罪又离开了。
过了一刻钟后,唐文卓笑容满面地回来,笑道:“杨兄,此事成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杨凡站起身来,朝对方善意一笑,嘴中回答道:“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开始印刷!我今夜就编制首版!”
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最终此事算是敲定下来。
眼见天色己晚,杨凡向唐文卓告退。走出屋子,杨凡才发现他竟然在此地从白天聊到了黑夜。
不知不觉,屋外竟然己下起绵绵细雨,杨凡正迈步准备踏入雨幕之中。一把油纸伞突然出现他的头顶,为他挡住了淅淅沥沥雨丝。
他惊讶地回头,只见是唐府家的丫鬟,此刻正站在他的身后,手中握着伞柄。这丫鬟杨凡有些印象,应该是唐文瑜的贴身丫鬟。
“小姐说外面有雨,特让我来给杨将军送伞。”
“替在下谢过唐小姐、唐公子了。”
“杨将军客气。”
丫鬟递来伞:“小女子便不叨扰杨将军了,小姐说雨地湿滑,还望杨将军小心。”
杨凡再次谢过,待对方离开后。他轻轻撑开伞,伞面是用细腻的油纸糊成,上绘有精美的山水画,画中是江南的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笔触细腻,栩栩如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hfag-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