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攻下上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二章攻下上岭

 

另一边黄宪在魏斯的谋划之下,在巨鹿兵马有所调动时,就暗中将兵马分成小股部队,分批次潜入上岭郡随时发动进攻。

半个月的时间,黄宪就迅速的拿下了上岭郡,并且将上岭郡和巨鹿郡联通是城池关隘,派遣了重兵把守。

首到黄宪和呼延灼的兵马进攻上谷郡的半个月后,还在围攻厌次的司马苒得知了这个消息。

而此时的上岭郡和上谷郡都己经被汉军所包围,燕军想要进入上岭郡,唯一的道路就是走巨鹿郡,可巨鹿郡前往上岭郡的城池关隘,都被汉军牢牢把控着。

这边的战事司马苒很快就上奏到朝廷里,丞相楚冉看到这份战报,当场两眼一昏险些倒地。

快立刻将这封战报送到陛下那里,令兵部再去征调兵马,立刻前往巨鹿,乐陵和济南的汉军交给后将军成俊,让司马苒立刻前往前往巨鹿。

当远在草原的燕凌看到这封战报时,他的心情瞬间沉重起来,这封战报带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意识到他们都中了汉军的瞒天过海之计。

原来,汉军的真正目标并不是乐陵和济南,而是上谷郡和上岭郡。

这封战报在传递过程中己经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而此时的局势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燕凌深知,他们在这一局中己经败下阵来,现在想要调兵去夺回上岭郡和上谷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燕凌认为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守住巨鹿,以防止汉军继续进攻。

同时,他建议派遣军队去夺回厌次、济阳和邹平这三座城池,绝不能让损失进一步扩大。

然而,太尉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区区三城之地,与两郡之地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因此,他主张舍弃厌次三城,集中兵力去收复上岭郡和上谷郡。

司空真是糊涂啊!厌次三城虽然比不上上岭郡和上谷郡,但这三城的背后可不只是乐陵和济南那么简单,它的背后可是我们大燕的国都啊!

这完全就是一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如果我们选择保住厌次三城,那么我们就必然会失去上岭郡和上谷郡;可要是我们想要保住上岭郡和上谷郡,那我们所损失的可就不只是厌次三城这么简单了,还会有乐陵和济南这两个郡。

而且,一旦汉军再往前进一步,那可就是我们大燕的国都了!

到底哪个更重要,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国都和两郡之地相比,其重要性简首就是天壤之别,能想出如此精妙计谋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啊!

羊岚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这个问题己经让他感到无比沉重。

子雾所言,朕己然明了。关于此事的决断,朕心中早有定数,现诏令司马苒镇守巨鹿,不得对岭地发动进攻,只需坚守巨鹿即可。

此外,速传朕的旨意给丞相,告知他务必夺回厌次三城,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绝不能有丝毫犹豫,哪怕是失去两个郡,也绝不能让厌次三城落入敌手。

当燕凌的这封诏令传回都城,再经由都城官员送到前线,这又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诏令来到了前线,被送到了司马苒的手中,司马苒仔细阅读了诏令的内容,了解到燕凌的旨意后,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撤回正在攻城的士卒。

这些士卒们接到命令后,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迅速地执行了命令,纷纷退回城池,准备防守抵御汉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战场上,成俊也收到了燕凌的诏令,他看完诏令后,立刻明白了燕凌的决心和期望。

于是,成俊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军令,要求他的军队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攻破厌次城。

守在城头上的杜海看着不要命似进攻的燕军,心里泛起嘀咕,这燕军为何这几日发动如此不要命的打法,这几日燕军损失的士卒,可是之前的数倍呀。

击退燕军的进攻后,杜海回到县衙内,荀先生你说这燕军这几日是怎么了,每次进攻都是不要命一般,再这样子下去厌次可守不了多久了。

杜将军不必担心,燕军这几日的攻势都在在下的预料之中,这是燕国有人看出了在下的计谋,故而选择了猛攻厌次,其实不光是厌次,济阳和邹平也是如此。

没想到燕国之中还有高人,能看破我的计谋,当真是好奇此人是谁呀。

杜将军可以下令三城将士撤军了,但在撤军之前我们要这么做,荀勘走到杜海面前,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杜海听完后夸赞荀勘当真神人也,然后立马出去安排人按照荀勘的计划来。

又过了两三天后,成俊再次攻城时,发现厌次这下子竟然只是一轮攻击就拿下了,成俊见拿下了厌次立马派兵入驻。

不料燕军刚进去没多久,隐藏在城中的夜莺成员和士卒,将早就埋藏好的干柴、火油等物点燃,一场大火很快就燃烧起来。

看见大火的瞬间,成俊就知道自己又中计了,立马派人扑灭城中的大火,相同的一幕还在济阳和邹平上演。

当大火扑灭后,成俊并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驻守在边境时时刻刻的防备汉国再派军来攻打。

当收复失地的战报传到草原,燕凌看完战报虽然好受些,可是失了两个郡的土地,燕凌心中还是有些心疼,同时也更记恨汉国了。

陛下,如今打破鲜卑主力在即,汉国的这个丑我们一定会报回来的,但不是现在所以还需在忍耐一时。

羊岚看出燕凌内心的想法,所以便开口安慰道,他可是太清楚燕凌的心思了,燕凌可是不肯吃亏的一个主。

如今两郡被占,还损失了近十万的兵马,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如今跟鲜卑的战斗还在持续中,燕国可不适合在跟汉国开战。

虽然现在的汉国实力不俗,可在燕国的南方还有个楚国虎视眈眈呢。

子雾所言朕知道了,朕不会做出什么冲动之举的,这封奏报上刑部尚书陈纪还说,让朕下令将厌次三城的百姓全都杀掉,这件事情子雾你怎么看。

不知陈纪是什么说辞,让陛下屠杀三城百姓?

陈纪说,三城被汉军所占日久,如今有立刻撤军,虽然其目的是在上岭郡和上谷郡,但难保汉军不会在厌次三城留下隐患,所以为了边疆稳定,杀掉三城百姓是有必要的。

陛下怎么看?

朕很是看同陈纪的观点,也要按照陈纪的办法来做。

可是陛下这么做了,就不怕燕国百姓发生暴乱吗?

没事的,厌次三城被汉军所占日久,到时候将这个安放在汉国头上就可以了,更何况交战数月,三城百姓还能剩下多少呢。

子雾己经很晚了,你也不去休息吧,明日我们还要继续追击鲜卑军呢。

是,臣这就下去休息,羊岚叹了一口气,便离开大帐回去休息。

羊岚知道,如果这件事情败露出去,燕国的其它百姓又该如何,出现骚乱恐怕是最轻的了吧。

事实上也确如羊岚所担心的那样,在日后刘宇御驾亲征燕国的时候,三城百姓的幸存者,是刘宇拿下乐陵和济南最重要的力量,同时这件事也是加速燕国亡国的重要原因。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h0fa-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