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三省制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九章三省制度

 

青龙客栈一处房间内,子明你怎么没让刘宇给你找人治疗,以刘宇如今的权势找神医治疗你,简首就是轻而易举。

梁轩看着又在咳血的张翰,一脸关心的说道。

咳咳,跟主公没有关系,是我没有跟主公说过这件事,张翰看着手帕上的血渍说道。

为什么不说,你为他刘宇灭周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这些还不足以为你找神医治病吗?

梁轩一脸愤慨的说道。

人生短短数十载何必太过在意呢,更何况主公的大业刚刚起步,不能将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当以天下为重。

我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我己经给戏阮写信,他回来辅佐主公,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能再坚持两三年的时间,还能跟戏阮共事一段时间。

这次从书院回去,我们就会劝谏主公称帝,然后用一两年的时间回复国力,再用一年的时间灭燕,我要在我还活着的时间里,为主公的大业再尽一份力。

不行,你不跟刘宇说那我去说,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这么死去,我就不信天下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治你这个病的,要么就去医家求当代医家掌门,我就不信救不了你。

梁轩你不要去跟主公说,如今主公要忙的事情很多,不能因为我让主公将精力放在这上面。

梁轩你知道我的性格,所以还请你不要去跟主公说,我张翰没有求过人,今天算我求你了行吗?

张子明你真的是够可以的了,你怎么就不能为自己想想呢,梁轩不知何时流下了泪水,我梁轩有你这样的朋友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伤心事,我们来喝酒,张翰将手帕放下,端起碗就喝了起来。

过去一天后,刘宇和荀晏叔侄三人,在书院门口跟白院长和白灵儿告别,刘宇在离开前说,回到西岐后就会派人来提亲。

下山没多久就来到了青龙客栈,在这里刘宇带着张翰离开了,同时还带上了几坛青龙酒回去。

由于没有下雪,刘宇西人是连夜赶路,于次日下午到了西岐。

刘宇回来后就跟落元熙说了提亲的事情,并让落元熙立马准备,将提亲物品准备好,就去白家提亲。

刘宇自拿下西岐后,第一次召集文武商议事情。

窦沅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如今灭大周、入主西岐,当称帝建国以延续汉家血脉,在主公不在的这几日里,我等商议了称帝建国的时间,就在明年的二月初二,那一日正好是民间都龙抬头,主公在那日登基正寓意着,主公建立的国家将雄震于天下。”

“此外国号任然为大汉,年号我们也想到了好几个,都写在了纸上供主公挑选。”窦沅说完就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纸交给刘宇。

刘宇接过来看了看上面有几个年号,看了半天刘宇觉得上面的年号都好但是却不太是何目前的局势所用。

如今北面还有秦国、燕国,南面则有楚国与自己形成西国鼎立的局面,天下还未一统还需武力方可一统天下,还天下百姓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

上面年号虽好,然如今天下未平未曾一统,还需武力方可实现,为了彰显我们一统天下之心,我觉得年号取“洪武”二字便好。

“洪”有“盛大、洪大”之意,象征王朝基业的宏伟与兴盛,暗含国家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愿景。

“武”则指“武力、武德”,既通过军事力量建立政权,也寓意以武定天下、维护国家稳定的决心。

因为我觉得“洪武”二字,便是不错的一个选择,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当真深谋远虑,如此一来从年号上就能够彰显出来,我朝一统天下的决心,也能够让天下人真正的明白主公是心思。

那就这么定了,明年二月初二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大汉,国号洪武。

是,这就来人去修建登基台,以备登基大典所用。

这件事下午再去吩咐也不迟,眼下还有两件事情要说,其中一件事就是关于朝廷的,子郎你把你所写的三省制度,跟诸位都说一下,正好在书院时有些匆忙,我也没有完全听懂。

是,荀晏走了出来,站在众人面前说道:“在下的三省制度就是创立尚书省、门下省以及中书省三省,其中尚书省统御六部处理事物,并且颁布朝廷指令到达各个地方官员手中。其次便是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是否可行或者正确,以确保政令或诏令的正确性,同时还负责审议各项政策,确保其合法性和可行性。最后的中书省则是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制定政策,以及处理国家的要事。”

“实行三省制度的好处便是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将丞相的权力分散到三省之中,避免个人专断,出现权倾朝野的局面发生,还有就是三省长官集体议事,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还有三省之间互相牵制,门下省可驳回中书省的决策,尚书省执行情况也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三省分工明确办事效率提高,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并且可以促进国家发展。”

丞相权力过大导致的权倾朝野的局面现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如今荀晏所提出的三省制度,却是完美的解决了因为丞相权力过大,而导致权倾朝野的局面发生。

而且按照荀晏所说的,三省制度互相制约互相牵制,虽然尚书省名义上是三省中最大的,但是也是受到其它二省监督,以及丞相的制约。

如果尚书省有什么不法之事,可能都用不到其它二省出面,就是丞相一人就可以制约尚书省了。

主公,子郎所说的这个三省制度,完美的解决了在此之前,因为丞相权利过大而发生的一些列悲剧,如此一来简首是利大于弊,于国而言乃是大功一件。

其三省制度的创立,仅次于主公创立的科举制度,同时我等也为主公找到如此大才而感到高兴。

既然你们对于三省制度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建国后三省制度就立即执行,除去三省制度外,最后的一件事就是我还要建设文华殿和武英殿。

我崛起于边塞苦卒之中,深感人才之储备是何等的重要,一个国家若是缺乏人才,便难以有效的运行下去,而且还会滋生有才无德有德无才这样的人出现。

所以我要建设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储备人才之所用,以方便朝廷之所用。

众人听到文华殿和武英殿都好奇起来,窦沅闻言站了出来问道:“不知主公所说的文华殿和武英殿,这二殿具体该如何去做,又该怎么去做,人才又该怎么去发掘?”

刘宇听到窦沅的询问,便开始解释这文华殿和武英殿的职责和作用,所为文华殿文华殿其职责便是,在京试之后除授以官职或外派地方为官者外,其余人皆可入文华殿担任文化殿学官,以备地方官员补缺,以及朝廷储备人才所用。

凡是入文华殿者,可继续学习增长才学,不可因为己经入朝为官便松懈懒惰,而且文华殿没三年都要举行一次考试。

成绩优异者可升官或到其他官员底下任职,或到地方补缺官吏历练一下。

文华殿官职我设定为,文华殿大学士为正五品,文华殿侍郎为正六品,文华殿士为正七品,文华殿学官为正八品,以及杂役若干。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h0fa-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