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杨家村,时光仿佛总比别处慢些。村子依傍着蜿蜒的小河,河水潺潺,载着村民们的希望与愁绪,静静流淌。乔春兰,便是这村里众多朴实妇人中的一个,只是命运的巨轮,自她丈夫离家从军那日起,便开始缓缓转动,碾碎了她生活里所有的安稳。
乔春兰的丈夫,那个曾在她耳边轻声许诺“等我回来,定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的男子,随着大军离去后,便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起初,乔春兰还日日盼着远方的家书,到后来,只余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叹息。但她并未被这残酷的现实打倒,咬着牙,独自挑起了抚养儿子杨明的重担。
日子虽苦,却也有盼头。杨明自幼懂事,时常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乔春兰觉得,哪怕日子再艰难,只要儿子健康平安,一切都值得。然而,命运似乎从不肯轻易放过这对苦命的母子。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杨明突然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嘴里胡言乱语。乔春兰心急如焚,摸着儿子滚烫的额头,泪水止不住地流。她匆忙将家中仅有的几枚铜板搜罗起来,背起杨明,朝着村子外的医馆奔去。
寒风如刀,割着乔春兰的脸,她却浑然不觉。到了医馆,郎中一番诊治后,眉头紧锁,开出了药方。可当乔春兰拿着药方去抓药时,才发现那药费远远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她红着眼眶,苦苦哀求药铺老板:“求求您,行行好,便宜些吧,我儿子真的不能再拖了。”药铺老板却不为所动,冷冷道:“我这药铺也要养家糊口,少一文钱都不行。”
乔春兰绝望地走出药铺,怀里紧紧抱着昏迷的杨明,不知该何去何从。此时,一个身着华服的人路过,瞧见乔春兰的模样,开口道:“我倒是有法子救你儿子,只是……”乔春兰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忙问道:“什么法子?您快说,只要能救我儿子,我什么都愿意做!”那人打量了她一番,缓缓道:“城南有位富商,夫人久病不愈,听闻用年轻女子的心头血入药,便可痊愈。你若愿意,我可以引荐你去,只要献出心头血,不仅能救你儿子,还能得一笔丰厚的报酬。”
乔春兰心头一震,这要求太过残忍,可看着怀中奄奄一息的儿子,她又怎能忍心拒绝?咬了咬牙,她颤抖着声音说:“我愿意。”
在那富商的府邸,乔春兰躺在冰冷的榻上,看着那寒光闪闪的利刃靠近自己的胸口,恐惧如潮水般将她淹没。但一想到儿子能得救,她又强行镇定下来。利刃刺入的瞬间,剧痛席卷全身,她却死死咬着牙,一声不吭。
献出心头血后,乔春兰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到家。她看着渐渐好转的儿子,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可她自己,却从此元气大伤,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此后的日子里,乔春兰在病痛与贫困中苦苦挣扎,唯一支撑她的,便是看着儿子慢慢长大。
时光匆匆,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杨明早己不是当年那个病弱的孩童,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外面的世界闯出了一番名堂,成为了人人称赞的青年才俊。乔春兰满心欢喜地盼着儿子归来,她想着,儿子出息了,往后的日子终于能好过些了。
可她不知道,命运的又一次重击,正悄然向她逼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egai-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