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为村子付出的点点滴滴
周翔瞪大了眼睛,一脸好奇地问:
“冰哥,咋啦?
嫂子出啥事了?”
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眼睛紧紧地盯着李冰。
林正南也关切地说:
“冰哥,要是有什么难处,咱们一起想办法。”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只要李冰一句话,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李冰深吸一口气,回过神来,看着他们俩说:
“杜倩超市分店被查了,她得赶紧过去。
我得去找下坪新村的村支书李大扁担,村上有些事需要他的支持。”
他的眼神中透着决然,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周翔拍了拍李冰的肩膀,说:
“冰哥,你去吧,这边有我和正南哥呢。
有啥情况我们再联系你。”
他的脸上洋溢着豪情壮志,仿佛在给李冰吃下一颗定心丸。
林正南也点了点头,说:
“冰哥,放心去,我们等你回来一起继续商量海鲜品牌的事。”
他的眼神中透着信任,仿佛对李冰充满了信心。
李冰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收拾好东西,匆匆离开了盐碱水塘。
他脚步匆匆,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使命。
阳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
很快,李冰就来到了村支书李大扁担的家。
李大扁担的家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此时正果实累累。
李大扁担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抽着旱烟,看着眼前的果树发呆。
李冰走进院子,大声喊道:
“李大爷,我来看您啦!”
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脸上带着笑容。
李大扁担抬起头,看到是李冰,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连忙站起身来,说:
“哟,是李冰啊,快进来坐。”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透着热情。
李冰走进院子,在李大扁担身边的小板凳上坐下,说:
“李大爷,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
他的眼神中透着认真,神情严肃。
李大扁担笑着给李冰递上一杯茶,说:
“有啥事你就直说,跟我还客气啥。”
他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关切。
李冰接过茶,喝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
“李大爷,我想把咱们村所有的水产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合作社。
到时候和利民超市的渠道商进行对接,这样杜倩收货的时候就不用挨家挨户地跑了,看着都累。”
他的眼神中透着心疼,仿佛看到了杜倩忙碌的身影。
李大扁担听了,眼睛一亮,说:
“这是好事啊!
成立合作社对咱们村的水产养殖户来说,能省不少事,还能提高效益。
我举双手赞成。”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神中透着期待。
李冰看到李大扁担如此支持,心中一喜,接着说:
“李大爷,还有件事我想跟您说说。
我心疼杜倩,成立合作社对她来说也是好事。
而且这对咱们下坪新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眼神中透着真诚,仿佛在向李大扁担倾诉自己的心声。
李大扁担拍了拍李冰的肩膀,说:
“李冰啊,你这想法好。
杜倩那孩子不容易,你心疼她是应该的。
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你们两口子功不可没啊。”
他的眼神中透着感激,仿佛看到了李冰和杜倩为村子付出的点点滴滴。
李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李大爷,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了,我还有件事想听听您的建议。”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犹豫,仿佛在思考该如何开口。
李大扁担笑着说:
“有啥事你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他的脸上洋溢着鼓励的笑容,眼神中透着信任。
李冰深吸一口气,说:
“李大爷,我听说村上有个燕京人大毕业回来的学生叫腾宇强,这小子放着大城市的发不要,要回村子当村长,带着村子发家致富。
您自己也想退了,干了这么多年,年纪大了,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您的认知也跟不上了。
现在每天都不像以前,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找您处理。
我想听听您的建议。”
他的眼神中透着诚恳,仿佛在向李大扁担寻求指引。
李大扁担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
“李冰啊,腾宇强这孩子我了解,他有能力,也有想法。
燕京人大毕业,那可是高材生啊。
他愿意回来带着村子发展,这是咱们村的福气。
我年纪大了,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
村子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像腾宇强这样的年轻人来带领。”
他的眼神中透着欣慰,仿佛看到了村子未来的希望。
李冰点了点头,说:
“李大爷,您说得对。
腾宇强回来确实是个好事。
那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和他配合呢?”
他的眼神中透着期待,仿佛在等待李大扁担的答案。
李大扁担笑着说:
“李冰啊,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你为村子做了这么多,大家都看在眼里。
腾宇强回来,你们可以一起商量,一起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
李冰听了李大扁担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站起身来,感激地说:
“李大爷,谢谢您的建议。
我回去一定好好想想,和腾宇强好好合作,为村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大扁担也站起身来,拍了拍李冰的肩膀,说:
“好,李冰,我相信你。
咱们下坪新村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眼神中透着期待。
阳光依旧灿烂,他抬头望着天空,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力量,脚步也愈发轻快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下坪新村在腾宇强和大家共同努力下焕发出的崭新光彩。
与此同时,在村子另一头的村委办公室里,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接正在悄然进行。
村委办公室是一座有些陈旧的瓦房,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裂痕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窗户上的玻璃有几块已经破碎,用报纸糊着,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bfha-2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