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吐血的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74章 吐血的刘备

 

闻言,诸葛亮眉头紧锁,心中震惊万分,可实在是想不出来到底是何人。

要说世间有人能破他的八卦阵,他绝对相信,毕竟天下这么大,有一些奇能异士不奇怪。

可偏偏此人竟然还认识,这就有点奇怪了。

诸葛亮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来于是问道:“不知陛下所说何人?”

“庞德公。”吕蒙缓缓开口说道。

诸葛亮先是一怔,立即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说道:

“原来是他,庞德公乃襄阳名士,学识渊博,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实乃世外高人。亮是识得庞尚长。”

“只是亮有所不解,据亮所知,庞德公此人淡泊名利,曾荆州刺史刘表多次相邀都被其婉言相拒,不知陛下如何请得起此人出山相助。”

吕蒙听后立马进入装逼模式说道:“二十二个字。”

能在千古名相诸葛亮面前装逼的机会可不多,必须狠狠利用起来。

果不其然,诸葛亮听到二十二个字的时候愣了好久也没想出来是哪二十二个字,于是来问问道:

“不知陛下说的是哪二十二个字。”

吕蒙听罢当即起身郑重其诺的说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诸葛亮听后,久久不能释怀,逐字逐句的分析解剖着。

呆立当场,随后眼睛发光似的,整个人激动得微微颤抖。

他双手抱臂,对着吕蒙深深一拜,说道:

“陛下此二十二字,令亮震耳发聋,字字千钧,实乃经世之至理。”

“庞德公能为此言所动,亦在情理之中。亮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从未有如此高瞻远瞩之宏论,今日受教了。”

吕蒙微微一笑,心中暗喜这装逼效果达到了,随之赶紧抛出橄榄枝说道:“不知丞相可愿助孤,共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诸葛亮听后,心中虽说早己被吕蒙的言辞与抱负所打动,但却拱手道:

“亮若未遇明主刘备之前,定会助陛下一臂之力,可现如今,请恕亮不能再侍二主,”

吕蒙闻言思索片刻后说道:“孤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若是没有刘备那么丞相就会助孤一臂之力。”

诸葛亮听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莫要再劝了,亮无论如何也不会再侍二主。”

吕蒙也是明白,要是凭自己三言两语要是就能将千古名相诸葛亮给说服了那千古名相的含金量也就太低了。

于是只好下令让人将其好生伺候着,等到灭了蜀国以后再进行劝降。

成都城内,气氛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随着驿马疾驰入成都,斥候连滚带爬闯入大殿:“报……报……。白帝城大败,关将军被擒,诸葛丞相亦被秦军俘获,还望陛下定夺。”

话音未落,刘备便将手中茶盏摔得粉碎。他踉跄着从龙椅起身,双目瞬间充满血丝低声吼道:“云长、孔明……怎会如此,天道不公啊。”

言毕一口鲜血喷出,群臣慌忙扶住。

张飞顿时捶胸顿足的说道:“大哥,二哥和军师都被吕蒙那厮算计了。”

“俺这就点齐兵马杀去白帝城,救回二哥和军师,剁了吕蒙的脑袋下酒。”

赵云闻言急忙用仅剩的一只胳膊拦住张飞说道:

“三将军不可,如今我军精锐尽失,若再轻动,恐连成都都守不住。再说吕蒙手中方天画戟势不可挡。若无万全之策,绝不可轻举妄动。”

一旁马谡听后则是立即跪地劝道:

“陛下当以社稷为重,吕蒙挟二将军与丞相,必以此要挟,此时出兵正中其下怀啊。再说吕蒙来势汹汹,我军恐难以抵挡。”

“陛下可连魏共御吕蒙。”

刘备强撑御案,站起身来满目泪光的说道:

“云长与朕桃园结义,同生共死三十载,孔明为孤鞠躬尽瘁,隆中一对定鼎江山……若弃二人于不顾,朕何以对天下。”

法正赞同马谡的观点随之支持说道:“陛下,昔日高祖屡败于项羽,终成帝业。今当暂忍悲痛,联络曹魏共抗吕蒙,方为上上之策。”

刘备听后一把推翻御案大声骂道:“曹丕篡汉称帝,迫害汉帝刘协,朕岂能与这等贼子同流合污。”

“朕意己决,亲率大军东进汉中,若是吕蒙执意要灭我蜀国,那汉中就是他吕蒙的坟墓。”

刘备说罢,看向一旁魏延说道:“从白帝城到汉中,山川,沟壑数不胜数,稍微好走一点的路也就三条,且都是难以行走的蜀道,优势在我。”

“文长,朕命你亲率一万步卒前往金牛道提前埋伏,若见秦军大军放其通过,阻其后续粮草部队。”

“诺。”魏延领命离去。

刘备转而看向一旁张苞,王平继续说道:“张苞,王平。”

“末将在。”二人齐声回答道。

“你二人亦是如此,各率一万步卒,分别前往午子道和米仓道,若遇秦军主力,放其通过,截其后续粮草集合。”

“诺。”二人领命而退。

刘备在等吩咐好一切后,看向台下众人说道:“剩余诸将,随朕御驾亲征,迎战吕蒙。”

“诺。”众将异口同声的说道。

见刘备心意己决,法正等人也不再劝说,只能祈祷着刘备能够大败吕蒙,救回关羽,诸葛亮二人。

洛阳城内。

曹丕得知吕蒙攻下白帝城,并且生擒关羽,活捉诸葛亮后,急忙召来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朝堂之上,王朗率先开口说道:

“陛下,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就连号称卧龙的诸葛亮都被其活捉,臣猜想,刘备定阻挡不住吕蒙的攻势,转而会向陛下求助。”

这时一首没有开口说话的贾诩出声说道:

“陛下,司空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

曹丕微微皱眉,问道:“文和有何见解?”

贾诩拱手道:“刘备向来以忠义自居,对陛下篡汉之事耿耿于怀,即便此时面临困境,也未必会向陛下求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0cfh-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