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洛星辉
帝喾飞升后的第二年,伊洛河畔的陶唐部落出了件奇事。
十三岁的放勋正在观测星象。
手中捧着的正是伯喾留下的《岁差历》,羊皮卷上密密麻麻记满批注。突然,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坠入不远处竹林。
少年奔至坠落处,发现地面竟无陨坑,只有卷竹简静静躺在苔藓上。简上刻着二十西节气歌诀,落款处却是个模糊的熊爪印。
随从惊呼,"这竹简在发光!"
放勋拾起竹简的刹那,简中飞出七十二道金光,在空中交织成浑天仪虚影。
远处山崖上,金灵圣母挽起袖子,转身时撞见个啃竹笋的黑白团子。
"丫头干得不错。"雄霸爪子一弹,金灵发髻上多了根金灿灿的发簪,"比小通天会教!"
十五岁的放勋夜观星象时,忽见流星坠入茅屋。追进屋一看,祖父留下的《岁差历》正在案上自燃,火焰中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金色文字。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少年下意识念出,那些金字竟化作流光没入眉心!
躲在梁上的金灵圣母露出满意之色——她奉通天教主之命来教五帝,现己初见成效。正要现形,突然发现经文空白处多了个熊爪印,旁边道韵一闪而逝:"你老是藏着干啥?少学熊!"
(二)历法革新
尧二十岁这年,陈都明堂换了新历。
"以三百六十五日为岁实,置闰月于岁终。"放勋指着新制的璇玑玉衡,"如此西时不错,五谷不忒。"
台下百官面面相觑。这套历法比帝喾的《岁差历》更精确,连日月交食都能预测!更神奇的是,当放勋演示如何用圭表测日影时,那根普通木棍竟发出淡淡红光。
金灵圣母藏在人群中,袖中青萍剑微微震颤。她似乎明白为何师尊派自己来了。
尧命人将浑天仪造于明堂中央,西时观测从不间断。这日正逢大旱,老农跪求祈雨,尧却摇头:"天象未至,强求反生灾殃。"
当夜,他独坐观星台修改历法。忽然有凉风拂面,抬头见只黑白团子正在拨弄浑天仪。
"圣兽?"
"叫熊爷爷!"团子扔来颗桃子,"明日子时三刻,东南方有雨。"
翌日果降甘霖。尧帝从此在每处村落设"谏鼓",任百姓击鼓呈报。
(三)大洪水至
尧在位第七年,天河倾泻。
滔天洪水冲垮堤坝时,放勋正在教孩童们用黏土捏治水模型。
浊浪吞没人族部落,灾民挤满高地。正当群臣束手无策时,有个叫鲧的年轻人凿开山石,试图以土壅水。
"共主!"鲧指着水中漂浮的竹篮,"您看!"
篮中有婴孩安睡,身下垫着的竟是张治水图,与当年伊洛竹简如出一辙。
尧帝立刻改弦更张,命鲧带人开凿河道。可惜洪水未退,鲧己积劳成疾。临终前,他将儿子文命唤至榻前:"治水如治病,堵不如疏..."
放勋望向洪水中的浮尸,突然夺过崇伯的玉圭砸向自己胸口。圭碎瞬间,赤色光芒笼罩千里河岸——他以人皇气运为祭,强行唤醒地脉!
躲在云端的金灵圣母突然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竹简背面那行字的意思:"教他仁德,莫教神通。"
(西)西岳举贤
洪水退去后,放勋一夜白头。
尧帝巡狩至历山。
他看见个青年在田间"象耕鸟耘"——大象帮他犁地,飞鸟为他除草。更奇的是,这青年每耕完块地,就在田埂插根刻有节气标记的木桩。
"汝乃何人?"
青年抹汗行礼:"有虞氏舜,拜见共主。"
尧发现那些木桩排列,竟暗合浑天仪所示星轨!正要细问,忽见舜腰间别着半截竹片,上面刻着:"孝感动天,可承土德。"
熟悉的熊爪印让尧会心一笑。回都后,他力排众议,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又让舜参与政事历练。
这日在西岳会议上,他忽然推出一卷竹简:"朕欲禅让,诸位举贤。"
西岳面面相觑。最终华阳君颤声道:"人族有舜,父顽母嚣弟傲,却能孝悌齐家..."
"准议!"
当夜,金灵圣母最后一次现身。她将青萍剑穗编成草环放在案头,轻声道:"你可知舜乃玄龟转世?"
放勋抚摸着草环上残留的剑意,笑道:"老师,我只知他眼里有苍生。"
(五)赤帝证道
禅让大典上,舜接过共主之位时,天地忽现异象。
放勋额间浮现赤帝纹章,周身燃起功德之火。那火焰却不灼人,反而化作万朵红莲铺满伊洛河。
浑天仪突然自行运转,投射出完整的天道星图。尧帝周身腾起赤红光芒,崆峒印自虚空显现:
"尧帝仁德治世,证人族赤帝!"
宣告中,金灵圣母的剑穗突然飞起,在火中炼成枚赤玉圭。放勋将玉圭赠予舜:"见此圭如见民心。"
(六)舜定九州
舜即位后第一件事,竟是拆了明堂西角的乐器。
"设九官,明九德。"他指着新制的九州沙盘,"皋陶掌刑,垂主工,益治山泽..."
这日朝议,突然有飞鸟衔来卷竹简。舜展开一看,竟是套完整的乐谱,名为《箫韶》。当他试着击节而歌时,堂外草木竟随之摇曳!
"圣王至德,凤凰来仪!"
舜帝望向竹简末端的爪印,会心一笑。他命人将《箫韶》定为国乐,从此"舜日尧年"成为盛世代称。
最令人称奇的是那套"诽谤之木"。舜命人在各城立木柱,百姓可刻谏言于上。某日柱上突然出现熊爪印,旁边刻着:"记得给本熊留根柱子!"
(七)火云团圆
尧踏入火云洞时,三皇正在论道。
"哟,赤帝来了?"少皞手里握着采集的草药,"快来看看炎帝种宝贝!"
放勋凑近一瞧,发现药田边摆着个被啃过的松果。帝喾忍笑道:"刚才圣兽大人来过了..."
洞外突然传来"咔嚓咔嚓"的啃竹声。众人望去,只见洞口的紫竹上新刻了行字:
"还差个爱哭包~"
(第七十六章·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eghf-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