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怨灵现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 怨灵现世

 

祭祀仪式正到关键处,康熙指尖的血珠刚落入玉碗第三滴,太庙地砖突然发出一阵沉闷的碎裂声。杨洪一猛地抬头,只见祭台东侧的地面如蛛网般裂开,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将烛火冻得瑟瑟发抖。

“不好!”他攥紧桃木剑,《相术手记》在袖中发烫——书页间曾提过,阴煞之气积郁到极致,会引动地脉中的陈怨,而皇陵地宫恰在太庙之下三丈处。

话音未落,裂缝中传来“嘎吱”的绞链转动声,整块青石板骤然掀起,露出黑黢黢的地宫入口。一股混杂着腐朽与血腥的阴风卷着白雾冲上地面,白雾里隐约浮现出一具骸骨,骨缝中流淌着墨色的汁液,正是徐家先祖徐承业的遗骨。

“康熙小儿——”怨灵的声音像是无数根生锈的铁钉在摩擦,它空洞的眼眶转向祭台上的天子,枯瘦的指骨间竟捏着一张泛黄的麻纸,“当年你先祖夺我徐家产业,害我满门抄斩,今日便用这断脉散,换你大清断子绝孙!”

康熙瞳孔骤缩,他认得那麻纸上的字迹——正是前几日在徐宅密室发现的断脉散配方,据说能以阴毒草药篡改帝王命格,让龙脉断绝。此刻怨灵将配方往空中一抛,墨色汁液立刻顺着纸纹浸透,化作无数细小的毒针射向康熙。

“陛下退后!”杨洪一纵身挡在康熙身前,左手飞快从怀中摸出另一本线装书——《阳宅三要》的封皮在阴风里猎猎作响。他记得书中“镇煞篇”曾记载:“龙气遇煞则滞,需以器承符,借地脉镇之。”

眼角瞥见祭台旁那尊三足铜鼎,鼎身铸着“顺治年制”的铭文,正是当年顺治帝为镇皇陵地气所铸。杨洪一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阳宅三要》的某一页上,那里用朱砂画着一道“镇龙符”,此刻遇血立刻红光暴涨。

“以鼎为器,以符为锁,敕!”他双手捏诀,将书页往铜鼎上一拍。镇龙符如活物般从纸上跃出,化作一条赤红火龙缠绕住鼎身,铜鼎瞬间变得滚烫,发出“嗡”的震鸣。

怨灵见毒针被火龙挡下,怒不可遏地扑来。它的骸骨在阴煞之气催动下暴涨数倍,骨爪带着黑气抓向杨洪一的天灵盖。杨洪一不退反进,猛地将铜鼎推向怨灵,鼎身的火龙立刻张开巨口,喷出带着硫磺味的火焰。

“滋啦——”墨色汁液遇火发出刺鼻的气味,怨灵被火焰燎到的地方冒出白烟,骸骨竟开始融化。它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转身想逃进地宫,却被火龙尾巴缠住脚踝。

“镇!”杨洪一踏前一步,双掌按在鼎耳上。铜鼎突然沉入地面半尺,与皇陵的地脉相连,赤红符纹顺着地面蔓延,在地宫入口织成一张巨大的符网。怨灵被符网兜住,越是挣扎,符纹便收得越紧,最后竟被硬生生拽回铜鼎中。

“哐当!”杨洪一迅速合上鼎盖,镇龙符的最后一道纹路在鼎口闭合,将怨灵的嘶吼彻底锁在里面。铜鼎剧烈震动了几下,随后渐渐平息,只留下鼎身的符纹还在微微发亮。

康熙扶住摇摇欲坠的杨洪一,见他嘴角淌着血,忙道:“爱卿无事吧?”

杨洪一擦了擦嘴角,望着那尊铜鼎苦笑:“幸不辱命。只是这怨灵怨气太重,需以鼎镇在地宫三年,待阴煞之气散尽方能化解。”他低头看向地上的断脉散配方,纸页己被符火燃成灰烬,“至于这配方,陛下可放心了。”

祭台旁的侍卫早己吓得面无人色,此刻才敢上前。杨洪一却摆手制止:“莫碰这鼎,三日内任何人不得靠近。”他转头看向康熙,眼中带着后怕,“徐家积怨百年,今日虽暂镇怨灵,却也需安抚民心。臣请陛下明日下旨,为徐家平反昭雪,或许能消弭些许戾气。”

康熙望着地宫入口处渐渐合拢的石板,沉吟片刻后点头:“准奏。只是这《阳宅三要》与《相术手记》,竟有如此神通?”

杨洪一将两本书并在一起,书页相触的瞬间,竟发出细微的金光:“此二书一阳一阴,相辅相成。今日若非二者合力,恐怕难以镇住这百年怨灵。”

话音刚落,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穿过云层照在铜鼎上,鼎身的符纹终于隐去,只留下那尊古朴的铜鼎,静静蹲在太庙一角,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唯有杨洪一袖中那两本书的温度,还在提醒着众人,昨夜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并非虚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efia-1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