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宣读完这道圣旨之后,随即哈哈大笑。转身离去。
他现在要回坤宁宫和马皇后商量一下,把自己哪个女儿嫁给林宇。
独留林宇瘫坐在地,暗自伤神。
毛骧见状,快步上前,伸手扶起林宇,双手抱拳,笑道:“恭喜林大人!以后我就要叫你驸马爷了!”
林宇抬眼看向毛骧。
他的目光空洞,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墙壁,望向某个遥远而不可及的地方。
神情凄凉,如同秋日里的一片枯叶,随时可能随风飘落。
“老毛,你娶了几个啊?”林宇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从喉咙深处挤出。
毛骧一愣,眉头皱得更紧。
他没想到林宇会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悦。
但见林宇神色凄然,他便压下了心中的疑惑,老老实实地答道:“鄙人家中正妻平妻一对,加上妾室一共六人。”
林宇闻言,嘴角微微抽动,自言自语道:“呵呵!草!我的萝莉养成计划。我的齐人之福。。”
坤宁宫内,纱帘轻拂,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宁静而肃穆的氛围。
马皇后正带着一群公主,嫔妃在坤宁宫中织布。
她端坐于织机前,手中梭子穿梭如飞,丝线在她指尖轻盈舞动,织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马皇后在那次生病之后,精神状态就不如以前好了,不过还是时常组织公主和嫔妃们织织布,做做女红。学学礼仪之类的事情。
周围,几位公主和嫔妃们各自坐在织机旁,手中丝线交织,时而低声交谈,时而专注劳作。
马皇后偶尔抬头,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
“织布虽是小技,却能修身养性。宫中虽富贵,但勤俭持家之道不可忘。”
一位年幼的公主停下手中的梭子,抬头望向马皇后,眼中带着几分疑惑:“母后,为何我们要做这些粗活?宫中不是有织女吗?”
马皇后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梭子,轻轻抚了抚公主的发髻:“织女虽能织出锦绣,但你们亲手织出的布匹,却是你们心血的结晶。这不仅仅是为了学会一门技艺,更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无论身处何位,都要懂得自食其力,懂得珍惜每一份劳作。”
另一位嫔妃轻声附和:“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妾虽出身富贵,但自入宫以来,跟随娘娘学习织布、女红,才真正体会到勤俭持家的重要性。”
马皇后点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你们能明白这一点,便不枉我一番苦心。”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洪亮的呼唤:“妹子!妹子!”
朱元璋大步跨入坤宁宫,他目光一扫,见殿内织女们正忙碌着,便放慢了脚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公主与嫔妃们见皇帝驾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行礼,齐声道:“拜见陛下(父皇)!”
朱元璋只是微微点头,便让她们都起来:“平身,都平身,继续们的活。”
见马皇后还在织布。
朱元璋眉头微皱,快步走到她身旁,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我说妹子,没事你就歇着,搞这些东西干什么?”
马皇后抬起头,眼中带着笑意:“这不是闲不住吗?”
朱元璋见她这般,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忍再多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哎!宫中用度还差你这点布匹?走!咱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说罢,他抬腿便要走。
“回来。”马皇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朱元璋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她:“咋了?”
马皇后轻轻一笑,伸手向他:“拉一把啊,我起不来了。”
朱元璋一愣,随即摇头失笑:“你这真是。。”他无奈地走上前,伸出手,马皇后握住他的手,借力站了起来。
坤宁宫内。
马皇后的寝宫。
朱元璋灌了一大口浓茶之后,火急火燎的问马皇后:“咱的女儿里面有几个是待字闺中的?”
马皇后闻言,眉梢轻挑。她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衣袖,抬眼看向朱元璋,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陛下这是怎么了?莫非是哪个青年才俊入了你的眼?”
“什么青年才俊。那小王八蛋也算?”朱元璋一听这句话就不太乐意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有人夸林宇他就本能的想要驳斥一下。
“哦~可是那林宇?”马皇后一听朱元璋这语气就知道说的是谁。
这整个大明能让他重八骂小王八蛋,还能活蹦乱跳的也就林宇这独一号了。
“最近他又向咱谏言了。咱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此人确实有几分才华。咱就想把这些事情交给他办。”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目光微微闪烁,似乎有些犹豫。
他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但是他不是咱大明的人,咱不是怕他办事出了岔子不好保他嘛。所以就想招他当驸马。”
听完朱元璋的话,马皇后轻轻掩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心中暗想:“什么保不保的,这天下若是朱重八你想保谁,难道还能保不住?不过,林宇这孩子确实要上心,到时候真有什么事情,我也要出一分力才是。”
毕竟他曾救过自己一命,这份恩情她一首记在心里。
马皇后抬起头,轻声问道:“林宇这孩子救了我一命,你要把他招为驸马,我当然是非常欢喜。但这孩子是怎么想的?他愿意吗?”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挑,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之色,挥了挥手,大言不惭地说道:“他能怎么想?!他都高兴得跪下谢恩了!自然是一百个愿意了!”
“如此甚好。”马皇后点点头。
她略加思索片刻,目光微凝,随后又道:“我看福宁就不错,今年也十西岁了,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明朝官方规定女子法定婚龄为14岁?,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颁布法令明确要求“凡男年十六,女年十西以上,并听婚娶”》
“福宁吗?”朱元璋坐在一旁,闻言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
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楚楚动人的小女孩形象,那是福宁七八岁时的模样。
“福宁己经十西岁了吗?”朱元璋忽然一拍脑袋,脸上露出一丝恍然之色,笑道:“那现在应该也出落得落落大方了。咱觉得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c0fe-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