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槿下午没事干,就上小山转了转,没两步就看见了一大片儿金银花。
宋槿眼睛一亮,这金银花可是好东西啊。她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这片金银花长得十分茂盛,花朵鲜嫩。
宋槿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她可以把这些金银花采摘回去,晒干后拿到镇上药铺里去卖,说不定能换些银钱。
于是,她赶忙跑回家拿了个竹篮,正巧陈芸,陈豆明和陈老太奶在玩。
“小槿啊,干什么呢,急急忙忙的”
想到自己一个人干不完,宋槿叫上她们,“奶奶,儿子闺女,别玩了,快拿个篮子背个背篓,上山采药挣银子”
顾不上解释,宋槿拉起她们就往山上跑。
看到金银花,三人一脸迷茫,“小槿啊,这不就是金银花吗,山上都是,能值钱?”
宋槿跟她们解释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奶奶,这个东西主要是晾晒方式重要,晾干后才可以入药,很多人不知道才没人去采它们。”
“之前听一个郎中说的”宋槿眼睛转了转,补充道。
众人知道可以卖钱,赶紧开始挖。
宋槿又告诉她们挖的金银花不能沾水,也不能有泥,越干净越好,不然就不值钱了。
于是众人开始小心翼翼地采摘金银花,慢慢的动作娴熟起来,不一会儿竹篮背篓就装满了,宋槿又挖了一点其他的草药,像薄荷,蒲公英一类的
回到家,宋槿和陈老太奶把金银花均匀地铺在竹席上晾晒。
金银花晾晒方法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晾晒时少翻动避免破损,控制好干燥程度,还要防雨淋、避暴晒,防止灰尘、昆虫等污染金银花。也不能有杂质,杂花等
在等待晾晒的过程中,她还琢磨着,先去镇上药铺看看价格,和商场比较比较。
等干活的人回来后,宋槿说了一下这个事,看看能不能卖点钱。
几天后,金银花晒干了,挖了三西十斤,晾干了也就二十斤左右,宋槿带着它们去了药铺。
镇子还是比较大的,有七八个医馆,但只有两间间药铺。
宋槿来到悬壶药房,还没进门,就被伙计拦住了,“哪来的乡野丫头,这是你能进的地方?脏死了。”伙计满脸嫌弃,上下打量着宋槿,眼神里满是轻蔑。
宋槿看了看这件衣服,虽说有补丁,料子不好,但干净啊,哪脏了,看不起人。
宋槿不卑不亢,扬起下巴道:“我是来卖药的,让你们掌柜出来。”伙计冷笑一声:“就你能有什么好药,别在这浪费时间了。”
这时,掌柜慢悠悠地从里面走了出来,看了眼宋槿和她带来的金银花,不屑地说:“这金银花到处都是,能有什么好品质,我可收不起。”
宋槿心中恼怒,但还是强忍着说道:“掌柜的,我这金银花都是精心采摘晾晒的,品质绝对上乘。”掌柜却根本不听她解释,挥了挥手道:“走走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宋槿心里气的不行,呸,狗眼看人低。
看见对面也有一家药铺。
宋槿站在门口,看见上面西个大字,同济药铺。
进去之后,伙计并没有因为她的衣着而嫌弃,赶紧过来笑着询问,“这位娘子,请问要买什么药材吗?”
宋槿对这个药铺印象不错,也回了个笑脸,“我想卖点药材,请问掌柜的在吗”
伙计愣了一下,倒了杯茶水,“您在这等一会儿,我去请掌柜的”
没一会儿,一个老者从后面走过来,“是谁要卖药材啊?”
宋槿赶紧过去,从背篓里拿出来一把金银花,“是我,掌柜的,你看看这些金银花收不?”
看见这金银花,掌柜眼睛一亮,这东西难晾晒,稍一不注意就全毁了,这些金银花的品质不错,也没杂质。
“我姓叶,叫我叶掌柜吧,这是谁教你这样这样晾晒的方法的?”叶掌柜看着宋槿 怎么看怎么感觉就是个农家女子。
“之前我们村里来了一个郎中,他告诉我的”宋槿还是这个借口。
“这些金银花我要了,按照正常价,二十五文一斤,这些其他草药比较常见,就十文一斤,你看怎么样?”叶掌柜看了看说。
宋槿心里想着,商场里金银花才卖二十文,其他的草药基本卖不出去,除了蒲公英能卖一点。
“好嘞,掌柜,你们还收金银花不?”宋槿又问了一句。
“收,你这金银花成色好,就是太少了。你要是还有,就拿我这来,我给的价不会比其他药铺低”叶掌柜笑着说。
“叶掌柜你人真好,不像对面的人,狗眼看人低,活该店里没人”宋槿发现这家店铺生意要比对面好了一点,开始说一点好听话。
果然听见这话,叶掌柜满脸高兴,又让宋槿把其他的草药也卖给他,宋槿见差不多了,便告辞离开了,要买的东西还多着呢。
离开同济药铺,宋槿揣着480文钱往集市走。
集市人还挺多,宋槿这看看那看看,啥都想买,想到家里的那口破锅,宋槿就买了一口新的铁锅和一把菜刀,花了三百八十文。
得一下子钱袋子都空了。
看见有卖饴糖的,“老板,这饴糖怎么卖啊?”
小贩头也没抬,“大的五文钱三块,小的一文钱一块”
啧,糖好贵,“要小块的,十文钱”
小贩用叶子包了一下,递给宋槿,这里的人大部分是用苞米叶和梧桐叶等一些叶子来包东西。
主要是油纸有点贵,再上档次一点,就是食盒,这要去酒楼里才能见到。
宋槿逛了逛就打算回去了,路过粮铺,宋槿想着再买一点粮食,家里的粮食吃了大半个月了,还剩100多斤。
可看见那些粮价有点高,可能等麦子收了会降下来,宋槿决定还是在古代版拼夕夕上买吧。
找到个胡同,还是商场里的粮食便宜还好吃,她和这里的粮食对比过,商场的粮食品质要好一点。
宋槿买了几十斤苞米,正好过一段时间要租地了,收了麦子就要种苞米了。
如今应该是5月份,宋槿发现种子区域里土豆的图标亮,种植说明里可以在山地上种,但要提前翻土,宋槿就没打算种,明年再说。
这个东西种植时间短,三个月就可以收一次,不过这个地区有点冷,一年只能种一次。
那也挺好,人家产量高啊。
只不过这个朝代的人不怎么会打理它,种出的又小又不好吃。
但对宋槿来说就是小问题,她可是有专用水的人,她现在发现了,一滴专用水可以加两大桶水,效果一样的。
宋槿又买了一点谷子(去壳后是小米)这几天家人的身体都慢慢补回来了,那两只大母鸡功劳可不小,而且再过一个月,小母鸡也可以下蛋了。
宋槿租了一辆牛车,高高兴兴的回去了,这要是有陈老太跟着,牛车坐不了,宋槿可不会亏待自己。
要是自己家也有一辆就好了。嗯…有钱一定要搞一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hhe-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