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槿和他们招呼了一声,然后走到那几个笼子边,有两个大笼子,一个小笼子。
一个大笼子装着公鸡,另一个是母鸡,而小笼子里看样子应该都是小母鸡。
“小娘子,要买鸡吗?我这母鸡能下蛋,下的蛋又大又好吃,炖汤也好喝,味道鲜美。”
“这大公鸡,你瞧瞧这红冠,火红火红的,打鸣声老洪亮了,十里八村都听得见,要是炖汤比母鸡汤还好喝。”
“这些小母鸡,毛茸茸的,多可爱,吃的不多,养个一年,照样下蛋。”
听见这小贩说的话,宋槿感觉他要在现代,一定是销冠,这嘴真会说。
宋槿也没想买那么多,毕竟家里的那个鸡圈不大,就买了两只大母鸡和六只只小母鸡。
价钱也不贵,和正常市价差不多。
但没有笼子,也没给东西可以装,就用衣服抱着,这几只鸡倒也不闹腾。
回到牛车这,看见宋槿怀里的母鸡,陆奶奶让陆顺也去买了一只母鸡和几只小鸡。
李家到没买,逃荒时,他们带了几只母鸡,只不过路上吃不饱又颠簸,死了两只还有三西只呢,就是太瘦了,养养也可以下蛋。
没一会儿,众人就往村里赶了。
一路上,拉牛车的人一个劲儿的抱怨,说自己这趟亏了,东西多还累到牛了,宋槿头都快炸了。
其他人就跟没听见一样,无非就是想加价,他们可没多余的铜板,不就说两句嘛,想说说呗。
宋槿当然也清楚,她也不搭理,走到后面跟着,让自己耳朵清静清静。
太阳渐渐落下,他们也到村子了。
宋槿抱着母鸡率先进了门,院子己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她把母放进鸡圈里,就赶紧叫上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去帮忙搬粮食。
听见要去搬粮食,几个孩子嗖一下窜出来了。
没一会陈家堆在村口的粮食就搬完了。
看见陆顺和陆奶奶吃力的搬,麦花想去帮帮忙,就看向宋槿。
宋槿也注意到了,就让她和陈大明去帮忙搬一下。
陆奶奶不想麻烦我们,让他们赶紧回去。
“陆奶奶,就搭把手的事情,你老身体可不能累着了。”宋槿边说边把陆氏肩上的粮食扛到自己身上,尊老爱幼嘛。
有几个村民从地里干活看见他们在搬粮食,也都过来搭把手。
陆奶奶和李叔是感谢完这个再感谢那个。
宋槿没事的时候在村里转了转,也和林村长了解过。
村里人大多是林姓,为人宽厚朴实,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村里和睦,村长有权威,可比她之前村好多了,宋槿心里很满意。
众人边搬边聊,几百斤粮食没半个时辰就搬完了。
本来想着做顿饭感谢人家结果人家都不同意,拿起农具就回去了。
“这村里人真好,可比我们那村好多了”陆老太看着他们离开说道。
宋槿去拿了把小米撒在鸡圈里。
看见粮食,母鸡高兴的首扑腾翅膀,几只小母鸡也扭着小屁股,晃着小脑袋跑过来啄米。
看见这,宋槿心里也很开心,转身准备走时,碰到了用专用水泡的白菜种子。
因为专用水不好弄,就在一碗井水加了几滴,把种子泡里面,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水的利用率。
种子和水洒在小米上,把母鸡吓了一跳,宋槿心疼死了,想着捡回来。
但看见两只母鸡又回来啄米,把一些种子吃了,宋槿想了想还是算了。
又去打了一碗水滴了几专用水,泡了一些白菜种子。
菜地的土被翻了一大半,应该是下午奶奶和大嫂翻的,明天早起再把剩下的翻了就可以种菜了。
看见鸡圈里小米和种子都快被母鸡啄干净了,宋槿想不起来专用水是不能喝还是没有特殊用途来着。
宋槿又去商场扒了扒,发现专用水用于其他方面就相当于是普通水。
这下心才放下了。
院子里,饭己经端上桌了。
吃了饭,众人就赶紧去睡觉了,虽然月亮比较亮,但天黑了也干不了什么,况且今天大家都很累。
宋槿躺在用干草堆成的“床”,也顾不上嫌弃,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槿就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了。
原来是那两只母鸡一只下了一个蛋。
众人都被这动静吸引过来,纷纷围在鸡圈旁。“哟,这鸡就是不一样,刚买来就开始下蛋了。”陈老太奶笑着说道。
宋槿想了想,估计是因为种子泡了专用水,营养价值高了点,鸡昨天吃了,今天就能下蛋了?
于是接下来几天,宋槿每天喂鸡时,都先让小米或者苞米泡一会专用水。
结果一天下一个蛋。
陆顺天天来他们这看母鸡,他家那种母鸡也下蛋,但是不像宋槿家的天天下,而且鸡蛋好像也没有那么大。
但他也没多想,可能是喂的比较好吧!
不单单是老母鸡下蛋,那几个小鸡长得也快,没几天都开始换毛了。
一天一个蛋的母鸡可让陈老太稀罕极了,她可没见过。
甚至有一次吃饭时,陈老太问宋槿,这鸡是不是神鸡啊。
宋槿听了差点没噎着。
时间久了,人们也都不在意这件事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hhe-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