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公里负重长跑训练中,背着沉重的背包,没跑多远我就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紊乱。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超越我,我的心里别提多沮丧了。可我不甘心落后,咬着牙坚持,汗水湿透了衣衫,模糊了双眼,但我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器械训练同样艰难,单杠引体向上,我一开始连一个都做不起来。双手死死抓住单杠,手臂拼命用力,可身体就是纹丝不动。班长走过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动作要领,还亲自示范。在班长的鼓励下,我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终于,我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引体向上。那一刻,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从那以后,每天训练结束,我都会偷偷加练引体向上,从一个到五个,再到十个,我的进步越来越明显。
战术演练更是充满挑战,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中迅速做出判断和行动。有一次演练,我们要穿越一片布满障碍的丛林,寻找并消灭“敌方”目标。我因为对地形不熟悉,再加上紧张,不小心扭伤了脚。看着战友们都在向前冲,我心急如焚。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拖后腿,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便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进。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任务,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体能和军事技能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我不再是那个训练时落在最后的新兵,而是能够跟上队伍,甚至在某些项目中表现出色。就在我逐渐适应新兵生活,并在其中找到自信时,一次人员调整,让我在新兵连遇到了江城廖氏集团的公子廖峰。
第一次见到廖峰,是在新兵连的宿舍。他身材挺拔,五官深邃,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但在军营里,他并没有那种富家子弟的骄纵。后来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廖峰跟周临简首是天壤之别。
听廖峰说廖氏集团注重培养子女的责任感和坚韧精神。廖峰从小就被要求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的不易。他在进入军营之前,就己经对军事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自学掌握了不少军事理论。而周临,只知道花天酒地,靠着家族的庇护肆意妄为。
廖峰在训练中刻苦努力,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搞特殊。他对待战友真诚友善,经常在训练之余给大家分享一些军事小知识和自己的见解。跟他相处的时间越长,我越发觉得他虽然出身豪门,却有着谦逊和进取的品质,这与周临的浮夸和堕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与廖峰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军事知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军营中努力奋斗的决心,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凭借自己在军营中练就的本事,回去改变九日集团的命运,让陆晚晴不再受委屈。
自从认识廖峰后,我们在新兵连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军营,我们就会提前起床,来到操场进行额外的体能训练。廖峰擅长长跑,他总是能以稳定的节奏和出色的耐力保持领先。而我则在器械训练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引体向上、双杠等项目我完成得轻松自如。我们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一次战术演练中,我们被分在同一小组。这次演练的任务是在模拟的山地环境中,突破“敌方”防线,摧毁其指挥中心。
我们小组一行六人,在进入山地后,小心翼翼地前进。廖峰凭借着他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时刻分析着地形和可能存在的“敌方”部署。他轻声说道:“大家注意,前方山谷两侧地势较高,很可能有‘敌人’埋伏,我们要分散前进,保持警惕。”
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呈扇形散开,缓慢推进。果然,当我们接近山谷时,“敌方”的枪声骤然响起,子弹从我们头顶呼啸而过。我迅速找了一块巨石作为掩体,观察着“敌人”的火力分布。
“左边火力较猛,右边相对薄弱,我们从右边突破!”我向小组队员喊道。廖峰点了点头,他从背包里拿出烟雾弹,朝着左边扔了过去。顿时,烟雾弥漫,“敌方”的视线受到干扰,射击也变得盲目起来。
我们趁机从右边发起冲锋,廖峰一马当先,手中的模拟枪不断射击,压制着“敌人”的火力。我紧跟其后,与其他队员相互配合,很快突破了“敌方”在山谷的防线。
然而,在接近“敌方”指挥中心时,我们又遇到了难题。“敌方”在指挥中心周围设置了重重障碍,还有暗哨不断巡逻。廖峰趴在草丛中,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思考着对策。
过了一会儿,他低声说:“我们不能硬闯,这样伤亡太大。我观察到他们巡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间隙,悄悄摸过去。”
于是,我们耐心等待着巡逻兵走过的间隙。当机会出现时,我们像猎豹一样迅速而敏捷地穿过障碍区。就在快要接近指挥中心时,一名“敌方”暗哨发现了我们,大声呼喊起来。
情况危急,我来不及多想,飞身扑向那名暗哨,在地上与他扭打起来。廖峰和其他队员则趁机冲向指挥中心,成功完成了摧毁任务。
这次演练结束后,我们小组受到了连长的表扬。廖峰和我之间的默契也更加深厚,我们不仅在军事技能上共同进步,在生活中也互相扶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兵连的训练即将结束,面临着下连队的分配。我们都希望能够继续在同一连队,继续并肩作战。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
在分配名单公布的那天,我被分到了侦察连,而廖峰则被选入了特种作战预备连。当看到名单的那一刻,我们都愣住了。
廖峰拍了拍我的肩膀,强颜欢笑道:“虽然不能在一个连队了,但我们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侦察连可是部队的眼睛,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在那里干出一番成绩。”
我心中满是不舍,但也明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在特种作战预备连也要加油,那可是精英中的精英,等我们都有所成就,再好好聚聚。”我说道。
就这样,我们带着对彼此的祝福,各自奔赴新的连队,开始了新的军旅征程,而我也深知,无论在哪个连队,我都要为了心中的目标,为了有朝一日能改变九日集团的困境而努力奋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ggfh-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