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隐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隐忍

 

将军府深处,祠堂的沉凝黑暗里,长明灯豆火幽跳,照得层层牌位如沉默的山峦,压着千年世家的规矩与纲常。

“砰!”

闷响撕裂寂静时,萧战庭站在倾覆的供桌前,玄色劲装染着血与泥,周身暴戾几乎要撑破皮肉——可那双眼赤红的眸子里,除了滔天恨意,还藏着一丝被无形枷锁勒出的隐忍。

中毒的灼痛还在骨髓里窜,女儿襁褓上的焦痕仿佛还烫着指尖,生母(原夫人)临终前含恨的眼神在眼前晃,父亲咳血的声音在耳畔响。这些血海深仇的源头,是那个此刻仍顶着“生母”名分的柳氏。

他的目光扫过供桌上方,原夫人的牌位蒙着薄尘,而旁边本该属于“生母”的位置,柳氏近年偷偷添置的紫檀木牌位正立在那里,鎏金的“萧门柳氏”西字,在他看来比刀割还刺眼。

“列祖列宗在上。”萧战庭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没有嘶吼,只有字字砸在青砖上的沉重,“萧家以孝传家,国法亦重孝道。可孝道若成了恶人的护符,成了残害宗亲的利器……”他攥紧的拳猛地松开,指节泛白,又缓缓握紧,“天理何在?”

长明灯火苗骤晃,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他是柳氏所生,这层血缘是天定的名分,是世人眼中的“孝道”枷锁。明面上,他得认这个母亲,得维持着世家的体面——哪怕这体面下早己烂成了泥。

脚边滚落的供果被军靴碾过,汁液溅在青砖上,像极了当年原夫人咳在帕上的血。他想起幼时柳氏抱着他,用蜜糖喂他喝“安神汤”,后来才知那汤里掺着损智的药;想起父亲日渐衰弱的身体,药渣里验出的慢性毒素;想起原夫人暴毙时,柳氏跪在灵前哭得比谁都“伤心”。

“我萧家的规矩,国法的纲纪,从不是纵恶的理由。”萧战庭弯腰,捡起一块供桌的碎木,指腹着木刺,“证据……总会找到的。”

他没有砸柳氏的牌位,甚至没有碰一下。那牌位立在那里,像一根刺,扎在他眼里,也扎在他心上——提醒着他,明面上动不得,只能等。等验出的药渣、找到的人证、藏起来的书信,一点点拼凑出真相,让这层“生母”的皮囊彻底剥落,让她在国法与家法面前,无可遁形。

“将军。”副将张蒙推门进来,见供桌翻倒却牌位无损,松了半口气,低声道,“老将军又醒了,指着要见您,还问……夫人今日怎么没去请安。”

萧战庭闭了闭眼,再睁开时,赤红褪去些许,只剩深潭般的冷。柳氏还在演慈母,父亲还被蒙在鼓里,而他,得先去应付这场“孝道”的戏。

“知道了。”他首起身,拂去衣襟上的香灰,动作缓慢却沉稳,“告诉柳氏,父亲醒了,让她去侍疾。”

张蒙愣了愣,应了声“是”。将军这话听着平常,可那语气里的寒意,让他觉得比祠堂的阴气还冷。

萧战庭最后看了眼柳氏的牌位,转身时脚步沉稳,没有半分踉跄。廊下寒风卷着雪沫,他想起南宫柔抱着女儿时说的话:“急不得,得让她自己把罪证摆出来,才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是啊,急不得。孝道是枷锁,也是武器。等证据确凿那日,他会捧着所有罪证跪在祠堂,告慰列祖列宗,告诉天下人:他不是不孝,是不容恶母玷污孝道,不容毒妇践踏国法。

冷月照在他挺首的脊梁上,祠堂里的狼藉还在,却透着一股隐忍的锋芒。这场仗,得用规矩作盾,用证据作矛,哪怕慢一点,也要让该受罚的人,无处可逃。

柴房暖阁里,柳氏正由丫鬟伺候着描眉,听到外面传“将军让去给老将军侍疾”,笔尖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她是萧战庭的生母,天大的事,孝道二字就能压下去。只要她咬死不认,谁能奈她何?

廊下阴影里,南宫柔拢了拢女儿的披风,看着柳氏扶着丫鬟往老将军院落去的背影,眸中一片清明。证据藏得再深,也有见光的那天。而她们,有的是耐心等。

南宫柔收回目光,重新低下头,专注地看着怀中的襁褓。她抱着它,转身回到那个避风的角落,在小马扎上坐下。风雪似乎更急了,刮在脸上如同刀割。她将襁褓再次摊开在膝头,露出内侧那片尚未被火完全吞噬的区域。

她再次拈起银针,抽出那束珍贵的雪蚕银线。冰冷的针尖刺入布料,银线随着她稳定得可怕的手指牵引,继续在那焦黑的背景下,勾勒着古老而锋锐的北斗星图。第三颗“禄存”星的位置,那滴暗红的母亲心头血,如同一点凝固的火焰,在银线的环绕下显得格外妖异。

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快,更稳。针起针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仪式。胸肺间的滞涩和喉头的腥甜被她强行压制。额角的冷汗渗出,被寒风瞬间吹冷。

她绣得极其专注,每一针都倾注了全部的意志。当最后一颗星辰的轮廓被银线完美闭合,整个北斗星图在焦黑的襁褓上完整显现时,她停下了手。

南宫柔垂眸,凝视着膝上这幅用银线和血泪织就的星图。月光下,银线流转着微弱的冷光,七颗星辰错落有致,指向明确,透着一股引而不发的肃杀之气,与襁褓的焦痕形成一种诡异的和谐。

她伸出食指,指腹轻轻抚过北斗第三星——“禄存”星的位置,那滴暗红的血珠。触感微凉,却仿佛蕴藏着滚烫的力量。然后,她的指尖移动,落在星图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用同样雪蚕银线,却以更细密的针脚,绣着两行极其微小、几乎难以辨认的字迹。那字迹并非寻常文字,而是带着一种古老而扭曲的韵味,如同北疆雪山深处某些古老岩壁上的图腾符号——这是南疆巫祝世代相传的秘文,非传承者不可识。

第一行,如同一个冰冷的契约:“若遇危险,撕毁北斗第三星。”

第二行,则带着一种神秘的指引:“见血则启,遇星则隐。”

绣完最后一针,南宫柔的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她长长的睫毛垂下,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浓重的阴影。她小心翼翼地将襁褓重新叠好,那幅蕴含着母亲最后守护的北斗星图被仔细地收拢在内侧,紧贴着那枚温润的平安玉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cccb-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