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镐凿击的脆响像一颗微型炸弹在沉寂的冰窟中引爆。
“锵!”声音并非消逝,而是撞上陡峭的冰壁,碎裂、反弹、增殖。
第一声回响尚是清晰的凿击,第二声己裹挟了冰屑的簌簌,第三声则混入了更深处冰体受压的呻吟。
当第十二重回音裹挟着所有前奏,扭曲变形为某种非人的呜咽,最终撞回沐兰冥的耳膜时,她感到鼓膜微微发麻。
战术头盔射出的光柱刺破亘古的幽暗,光束在万年玄冰中穿行,蓝光深邃如凝固的深海。
突然,光柱在一处冰芯前发生了诡异的弯折——仿佛被无形之手拧了一把。
光束扭曲的核心,冰层深处,封存着令人窒息的景象。那不是寻常的岩屑或气泡,而是由无数微小青铜齿轮精密咬合、组装成的奇异“蕨类植物”。
青铜叶片并非静态,虽被冰封,却隐隐透着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叶脉并非自然的纹理,而是由凝固的、凸起的甲骨文“信”字密密麻麻排列而成,构成了一套冰冷而古老的密码系统。
更令人心惊的是它的根系,虬结盘绕,深深扎进一具猛犸象的巨型颅骨化石之中,那弯曲的象牙表面,竟刻满了细微到极致的斐波那契螺旋数列,仿佛某种来自远古的、关于生命与宇宙规律的冰冷宣言。
“第西纪的文明墓碑,”癸卯的声音在密闭的通讯频道里响起,毫无波澜,她的左眼——那颗精密复杂的机械义眼——内部虹膜结构无声地缩放调整,发出细微的晶片摩擦声。
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红色激光网格从她眼中射出,快速扫描着那片冰壁。瞬间,一个由无数蓝色光线构成的三维全息模型悬浮在冰壁前,将青铜蕨类的每一个齿轮、每一个文字脉络、每一道根系缠绕都巨细靡遗地解构、标注。
“冰川,远非简单的冰水堆积物。它的层理,是天然形成的五维存储器。冰层间的压力、气泡的形态、沉积物的同位素衰变轨迹……都在编码信息。”
她伸出包裹着哑光金属的食指,极其精准地戳向冰壁上一个小如针尖的冰泡。
“啵——”
一声轻微到几乎被忽略的破裂声。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声流从中泄出。
先是几个清越、古老如金石相击的音符,那是先秦祭祀雅乐《大章》的片段,带着泥土与青铜的厚重。
但这神圣之音仅仅持续了半秒,便被一阵极其尖锐、令人牙酸的电子警报声粗暴撕裂——那是系统入侵和致命威胁的警告!
两种截然不同、跨越时空的“频率”在狭窄的冰窟里碰撞、撕扯,形成短暂却令人精神刺痛的噪音风暴,旋即消逝。
青蛙的动作永远比思维更快。他如同一道贴地游移的阴影,匕首在战术灯光的边缘反射出一点寒星,毫无征兆地停在一条深不见底的冰裂缝隙前。
他缓缓俯身,从防寒手套中捻起一片边缘锐利的古铜钱碎片——那是他从不离身的“眼睛”。
他将碎片倾斜,调整角度。微弱的反射光投入幽暗的冰缝深处。冰层之下,距离冰面足有七八米的地方,一个被厚重蓝冰紧紧包裹的物体轮廓显现出来。
熟悉的墨绿色登山包,是林晚的!
背包的尼龙面料上,一片刺目的暗红色冰晶如同狰狞的烙印,那是血液在极寒中瞬间凝固的证明。
更让沐兰冥心脏骤停的是,背包拉链头上,系着一个褪色得几乎发白的小小香囊——那是林晚最珍视的茉莉花香囊,里面装着家乡的泥土与干花,此刻却像遗物般孤悬在死亡的冰渊里。
冰窟深处,一处相对平坦的冰台被清理出来,成了临时基站。空气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
沐兰冥半跪在冰面上,操作着右臂外骨骼装甲上延伸出的精密装置。
几股银灰色的、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机械液”从探针尖端汩汩流出。
它们并非简单地融化冰层,而是像拥有智能的纳米虫群,精确地包裹、渗透林晚登山包周围的万年玄冰,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冰晶在分子层面被有序拆解。寒意刺骨,但沐兰冥的手稳如磐石。
当冰层被清除到足以触及背包,她小心翼翼地用机械臂的辅助爪取出一个边缘磨损严重的羊皮笔记本。
笔记本封面浸透了冰水,显得沉重而脆弱。
她将笔记本放置在便携加热板上。温暖的光线均匀烘烤着潮湿的页面。
奇迹般地,纸页上开始有字迹浮现,并非单一颜色,而是泾渭分明的两层:
林晚的蓝墨水字迹(清秀而略显急促):
“冰芯第3072层,封存良渚文化晚期祭祀核心玉琮受击声纹。
特定声波分析确认,基础频率148.32Hz(±0.05Hz),叠加第三、第七谐波,可激发玉琮内部晶体结构共振,形成指向性应力波束。
此波束与‘昆仑墟’青铜门表面‘龙纹’凹槽产生量子层级纠缠共振,是为开启之钥。声纹原始数据包索引:冰芯库 Alpha-7-Gamma。”
沐城的红批注(笔迹锋利如刀,力透纸背):
“声纹武器化工程‘镇魂曲’进度79%。
高频聚焦阵列己能稳定输出148.32Hz核心频率,能量转化效率达临界点。
当前瓶颈:武器级共振需极高强度宿主情感能量作为‘共鸣介质’及最终点火引信,目标载体(沐兰冥)生物适配性最优,情感阈值共鸣强度仍欠缺。
需强化特定记忆锚点刺激。‘钥匙’必须同时是‘火种’与‘薪柴’。”
“你父母……他们不仅仅是在这里考察,”莫不泽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金属碰撞般的质感。
他背对着众人,战术服背部裂开一道缝隙,一节闪烁着银白色冷光的脊椎接口在零下25℃的严寒空气中。
几缕比蛛丝更细的银色神经探针无声地延伸出来,如同活物般刺入冰层,与那巨大的青铜蕨类植物根系所在的区域建立连接。
“听……听这冰芯的‘心跳’。”
起初是微弱而规律的震动,通过莫不泽脊椎接口的传感增幅,在众人的骨传导耳机里响起。
是编钟!青铜编钟被依次敲响的庄严律动,带着青铜时代的悠远回响。但这神圣的节奏只维持了七响。
第八声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突兀插入——那是婴儿撕心裂肺的啼哭!纯净、脆弱,充满了初生的惶恐与无助。这啼哭并非干扰,而是精准地嵌入编钟律动的间隙,成为节奏的一部分。
癸卯的机械义眼瞬间锁定声源方向,复杂的内部镜片飞速旋转校准。
在她投射到冰壁上的实时声波谱分析图中,那婴儿啼哭的基频峰值,赫然与旁边冰层中青铜蕨叶上某个甲骨文“信”字的微观振动频率完全重合!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代表啼哭强度的振幅曲线,其波动模式、峰值间隔,竟与旁边另一块屏幕上显示的沐兰冥实时心电图波形——她的每一次心跳起伏——严丝合缝地同步!
“系统在采集你的生物信息!实时同步!”
癸卯的机械嗓音第一次出现了急促的变调,她猛地转头看向沐兰冥,义眼红光急剧闪烁,“冰层里有活的传感阵列!它在窃取你的……”话音未落,惊变陡生!
“咔嚓!嘣——!”
他们面前的巨大冰壁,毫无征兆地爆发出蛛网般密集的裂痕!
裂痕蔓延的速度远超冰体自然崩裂,仿佛冰层内部被瞬间注入了狂暴的能量。
紧接着,那些被冰封的青铜蕨叶动了!它们如同被惊醒的金属毒蛇,叶片以违反材料极限的姿态疯狂暴长、硬化,尖锐的叶尖如同淬毒的矛头,带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狠狠刺穿冰层,首射向冰窟中的众人!
更恐怖的是叶片边缘,那些构成“信”字脉络的青铜结构,在弹射过程中瞬间裂解、重组,化作无数细小的、高速旋转的纳米级青铜刀锋,形成一片笼罩所有人的死亡金属风暴!
想要知道后续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fidd-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