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暗夜中的曙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暗夜中的曙光

 

江初棠把小晨塞进林知夏怀里时,女儿攥着她衣角的手指还在发颤。

她低头亲了亲小晨汗湿的发顶,闻到女儿发间熟悉的奶香味,心跳才勉强从喉咙口落回胸腔。

"妈妈很快来接你。"她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在林知夏接过孩子的瞬间,被小晨突然揪住耳垂的力道扯得生疼。

三岁孩子的指甲戳进她耳后,疼得她眼眶发酸——这是小晨害怕时的本能反应,像只受了惊的小兽,要确认妈妈还在。

林知夏把小晨的书包往肩上一甩,棒球帽压得低低的:"我打车去我妈那儿,小区后门有辆蓝白相间的网约车,车牌我拍给你。"她转身时,江初棠看见她后颈冒起的细汗,知道这姑娘表面飒爽,其实手心里全是冷汗——方才用小龙虾钳子戳人时,塑料壳都裂了条缝。

陈秘书关上门,警报器的余音还在楼道里嗡嗡作响。

他从西装内袋摸出消毒棉片,递到江初棠面前:"您手腕蹭红了。"

江初棠这才发现,方才躲拖把时,袖口被门沿刮破了道口子,腕骨处有道血痕。

她接过棉片按了按,血腥味突然涌进鼻腔,让她想起三年前在谢津北公寓里,也是这样的腥甜——那时她捧着检测单站在落地窗前,玻璃映出她发白的脸,和谢津北助理送来的解约书。

"叮——"手机震动把她拽回现实。

是刘警官的来电,备注栏的"老刘"两个字被她用星标标得醒目。

"江女士。"刘警官的声音带着深夜特有的沙哑,"刚才陈秘书己经把情况同步了。

您现在安全吗?"

"暂时安全。"江初棠摸了摸玄关处的铜制门栓,三年前搬来这里时,她特意让人换了三道锁,"刚才两个袭击者没戴口罩吗?"

"楼道监控拍到了侧脸。"刘警官停顿两秒,"初步判断是苏砚秋雇的私家侦探赵刚手下。

您上次提供的苏砚秋海外账户流水,我们比对过,三天前有笔五万的转账到赵刚老婆的账户。"

江初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三个月前在文物局仓库整理旧档案时,她偶然发现苏砚秋的学术报告里,青铜器修复步骤和她三年前写的笔记分毫不差——连错把"夔纹"写成"鬼纹"的笔误都一模一样。

那天她躲在茶水间给陈秘书发消息,听见张薇在门外打电话:"苏教授说,江初棠要是识相,就把当年修复佛头的原始记录交出来......"

"江女士?"刘警官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我需要调阅小区近一周的监控。"她按住突突首跳的太阳穴,"另外,小晨在林知夏那儿,麻烦您派个便衣跟着。"

"己经安排了。"刘警官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明天我让人给您家安装可视门铃,24小时联网到警局监控中心。"

挂了电话,江初棠倚着冰箱滑坐在地。

陈秘书蹲下来,把方才被撞翻的鞋柜扶起来,檀木雕刻的莲花纹路擦着他手背,蹭掉块皮。

"谢总今天在ICU待了六个小时。"他突然说,"医生说他能醒过来是奇迹,但记忆时好时坏。

昨天他翻出您三年前落在别墅的修复箱,里面半块没吃完的奶糖,他攥了一整天。"

江初棠盯着地砖缝里的灰尘。

那是小晨一岁时,她抱着女儿在别墅花园玩,糖纸被风吹进了工具箱。

谢津北总说她像只松鼠,总在各个地方藏小物件——书房抽屉的银杏叶,衣帽间的珍珠发夹,连他常坐的真皮沙发缝里,都塞着她补文物时用的细毛刷。

"陈秘书。"她捡起地上的照片,谢津北低头听苏砚秋说话的侧影刺得她眼睛疼,"明天帮我查张薇的通话记录。

她上周说要请假照顾发烧的母亲,但我在医院碰到张阿姨,她说自己好得很。"

陈秘书的手指在手机上快速敲打:"明白。

需要我现在去您公司蹲点吗?"

"不用。"江初棠把照片收进铁盒,锁进衣柜最上层,"我明天自己去。"

晨光透过纱窗爬进客厅时,江初棠正在给小晨织围巾。

竹针在指间翻飞,藏青毛线里掺着几缕银线——小晨总说想要星星,她便把线团里的银丝当星星缝进去。

"叮铃——"手机提示音响起,是林知夏发来的视频。

小晨正趴在她妈妈的贵妃榻上,举着草莓酸奶冲镜头笑,嘴角沾着白色奶渍:"妈妈,奶奶做了糖饼!"

江初棠对着屏幕亲了亲,指尖在"发送"键上悬了两秒,最终只回了个笑脸。

她知道,越是表现出对小晨的牵挂,越容易被苏砚秋抓住把柄——就像三年前,谢津北说"把孩子打掉,我送你去巴黎学修复"时,她攥着B超单的手,连笔都握不住。

"江姐早!"张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刻意拔高的甜腻。

江初棠转身,看见她抱着一摞古籍走进来,发梢沾着晨露。

张薇平时总喷橙花香水,今天却有股淡淡的烟草味——和昨天袭击者身上的味道像极了。

"早。"她接过张薇递来的《宋元瓷器修复笔记》,指尖触到书页边缘的折痕,"你昨天整理仓库了?

我记得这套书在三楼。"

"是啊。"张薇低头摆弄保温杯,杯身印着"谢氏集团周年庆"的烫金logo,"李经理说要把旧资料归档,我忙到十点多呢。"

江初棠的目光扫过她耳后——那里有块不自然的红印,像是被什么绳子勒的。

她想起昨天袭击者手腕上的尼龙绳,喉间突然泛起苦味。

"对了,"她翻动书页,在某一页停住,"你看这个修补方案,和苏砚秋教授上个月发的论文是不是很像?"

张薇的保温杯"当啷"掉在地上,滚到江初棠脚边。

她弯腰去捡时,江初棠看见她后颈的汗毛全竖起来了——这是典型的应激反应。

"可能......可能英雄所见略同?"张薇的指甲掐进掌心,"我、我去给您泡杯茶。"

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江初棠摸出手机拍了张书页照片。

她的"情绪映射"能力在这时精准运作:张薇的慌乱里带着恐惧,恐惧下藏着一丝侥幸——像是拿到了什么筹码,却害怕被人拆穿。

下班后的晚风裹着秋凉。

江初棠拐进巷口时,余光瞥见转角那辆黑色奥迪——车牌用泥糊了两位,和昨天跟踪她的车一模一样。

她加快脚步,穿过卖烤红薯的摊位,又绕进菜市场。

卖鱼的大叔认识她,大声喊:"小江,要条鲫鱼不?

给你挑最肥的!"她笑着摇头,趁大叔和顾客搭话的空当,钻进后面的消防通道。

楼梯间的声控灯次第亮起,她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跑到二楼时,她突然转身,把肩上的帆布袋甩向追来的人。

里面装着修复工具,铜镊子砸在对方手腕上,发出闷响。

"再跟我试试?"她喘着气,手按在消防栓的报警器上,"我报警了,警察五分钟就到。"

黑影顿了顿,转身跑下楼梯。

江初棠扶着墙慢慢蹲下,这才发现后背的衬衫全湿了。

她摸出手机给刘警官发消息,屏幕亮起的光映出她发白的脸——和三年前在谢津北公寓里的倒影,重叠在一起。

晚上八点,林知夏抱着小晨回来时,孩子己经睡着了。

江初棠接过女儿,闻到她身上熟悉的奶香味,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终于松了松。

"张薇的通话记录。"陈秘书把平板推过来,"最近半个月,她和赵刚通了七次电话,每次不超过三分钟。"

杨记者的键盘敲得噼啪响:"我查了谢氏集团的海外账户,苏砚秋名下有个基金会,三年前收过一尊佛头——就是您修复的那尊。

拍卖记录显示,买家是谢津北,但钱是从苏砚秋的账户走的。"

"所以谢津北以为是自己买的,其实是苏砚秋自导自演?"林知夏拍桌,"这女人够狠的!"

江初棠摸着小晨后颈的软发,突然说:"老李今天敲我家门了。"

"哪个老李?"林知夏愣住。

"新搬来的邻居,住201。"江初棠想起傍晚回家时,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蹲在楼道里教孙子认车牌,"他说他是退休警察,还说......"她顿了顿,"还说看见今天跟踪我的车,车牌号是京A·87X69。"

客厅突然安静下来。

陈秘书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刘警官发来的消息:"京A·87X69属于赵刚名下公司。"

"他怎么知道车牌号?"杨记者皱眉。

"小杰说,爷爷教他背车牌玩。"江初棠看着小晨睡梦中皱起的眉头,把女儿往怀里拢了拢,"老李还说,他抽屉里有套旧警服,肩章都没摘。"

窗外的月光漫过窗台,照在茶几上的监控摄像头包装盒上。

江初棠摸出安装说明书,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字迹苍劲有力:"需要帮忙,敲墙三声。"

她抬头看向对面的201,窗帘缝隙里漏出一点暖黄的光。

小晨在她怀里动了动,把脸埋进她颈窝,像只小兽找到了安全的巢穴。

楼道里传来脚步声,是老李带着小杰回家了。

小杰脆生生的声音飘进来:"爷爷,明天教我认更多车牌好不好?"

"好。"老李的笑声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和,"但今天得先把作业写完。"

江初棠摸着小晨后颈的软发,指尖碰到她新戴的银锁——是老李下午送来的,说是"给邻居家小囡的见面礼"。

锁上刻着"长命百岁",内侧有行小字:"有需要,找老周。"

她突然想起刘警官提过,二十年前有位周警官破过文物走私大案,后来提前退休了。

月光漫过窗棂,在地板上洒下一片银霜。

江初棠把小晨轻轻放到床上,转身时瞥见茶几上的纸条。

她走到窗边,对着201的方向,轻轻敲了敲玻璃。

对面的窗帘动了动,露出老李的脸。他朝她点了点头,转身回屋。

江初棠摸出手机,给陈秘书发消息:"联系老李,明天早上十点,咖啡馆见。"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些,像是撒了把细碎的星屑在人间。

她望着小晨熟睡的脸,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医院走廊,她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听护士说"是个小福星"。

那时她以为人生再无曙光,却没想到,星屑虽小,聚起来也能照亮黑夜。

而现在,她终于有了更多的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dafa-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