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放榜之日。
贡院门口榜单处,人山人海。将榜单处围得严严实实。
裴妗身着一袭淡白色长衫,待在酒楼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楼下人群熙熙攘攘,让身旁跟出来的侍书去帮他看榜。
侍书听见少爷吩咐,赶忙下楼去。想看榜人群中挤进去,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最前面。看着前面的榜单。
侍书目光急切地在榜上搜寻着主子的名字。终于,他看到了,“裴妗”二字赫然在列,且位居榜首。
刹那间,喜悦与激动涌上心头,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为少爷高兴,赶忙向外冲去。嘴里同时也叫喊着:
“让一让,让一让。少爷,你中榜了……”侍书边挤边喊。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周围的人听见声音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有人在一旁低声议论:“不愧是裴公子,果真才华出众。”
裴妗年纪轻轻考上举人,且还是头名,名扬他国。
裴家人得知他考中,且是头名,都很高兴。只有裴母当着众人倒是笑的挺高兴。回到她自己院子,脸马上拉了下来。
只因她最疼爱的小儿子这么多年童生试都未考中。她很不高兴。
以前裴宣见了裴妗每次都没个好脸色。现在居然也凑在他身边,对他嘘寒问暖。
裴妗还是不适应。妹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与往日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裴妗看着裴宣那张堆满笑容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裴宣的转变并非因为兄妹情谊,她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算计。这让他对妹妹的拜高踩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
裴宣以前对她不冷不热。甚至首接无视。
皆因裴母在裴家有掌家大权。讨好她能让自己在家中日子过得更好。现在裴妗年纪轻轻考上举人。还是头名?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讨好他这个哥哥。以后她嫁人,她就能在婆家就能 在婆家站稳脚。
想到这些。裴妗不禁心中嗤笑。他这个好妹妹呀,可真真的是长了一双势力眼。
接下来的时间。他将自己关在院子里。每次裴宣来找他。他就让待墨将人拦在门外。对外声称自己要准备院试。
但裴宣每日都来。这件事被裴父知道了。裴父将裴宣叫过去说了一顿。裴宣这才不敢过来。
时间一晃而过。
再过几日是皇帝寿宴。到时候满朝文武都要参加。裴妗身为裴家嫡长子,当然也要去。
宴会当日
裴妗款步踏入宫宴现场,一身月白衣服轻盈而雅致。衣服上绣着的暗纹,在烛火的映照下若隐若现,那细腻的针脚,勾勒出繁复而精美的图案。
所过之处,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周围人的目光中,有惊艳,有赞叹,更有隐隐的嫉妒。
而裴妗神色自若,嘴角挂着淡淡的浅笑,仿佛这一切目光的聚焦不过是寻常之事。
他走到自家位置落座,微微抬眸,扫视着这奢华热闹的宫宴。宫殿内灯火辉煌,乐声悠扬,身着华服的贵人们谈笑风生。
裴妗端起桌上的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美酒,酒液在舌尖流转,带着丝丝甜意。
看了看桌上的吃食,挑了一些糕点。在吃了一些凉菜便不再动筷。
邻国使臣来参加皇帝寿宴。给皇帝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却又故作刁难。称想要拿到这份礼物,必须要答出他国才子出的题。
朝中大臣无人能解。裴妗本不想管,看着就要陷入尴尬境地。
裴妗只能主动请缨。他一袭白衫俊逸非凡,眉眼清隽,相貌表示出色,且气质十分清雅。
裴妗刚站起来一瞬,便让人眼前一亮。更多闺秀看见他都红了脸。
面对邻国使臣出的难题。他一思索,便道出答案。邻国使臣震惊,朝堂上众人皆赞。
裴妗面带微笑,目光落在对面使臣那张因震惊的脸上。
他不紧不慢地向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用清脆的声音说道:“陛下,正所谓礼尚往来,学生也有几个问题想要向使臣请教一番。”
由于他目前仅仅是个举人,尚未获得任何官职,按照礼仪规范,在见到皇帝时只能自称为学生。
皇帝闻听此言,微微颔首,表示应允。
裴妗见状,心中稍安,旋即转向对面的使臣,再次行了一个拱手礼,态度谦恭地对他们说道:“我这里有三道题目,还望诸位不吝赐。
使臣见皇帝都己经点头应允,心中纵然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应承下来。他们的目光紧盯着裴妗,等待着对方出题。
然而,此时此刻,使臣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却无人能够知晓。
或许他们对裴妗的出题能力心存疑虑,他们对这场比试充满了自信。人家都己经表示要向他们请教,他们自然也不会惧怕对方出题。
就在众人的注视下,裴妗见使臣同意了,便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两步,站定在使臣面前。他的动作优雅而自信。
“首先是第一道,算数题。”
她稍作停顿,接着朗声道:“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西足。问鸡兔各几何?”
裴妗言罢,悠然落座,气定神闲地等待着使臣们算出答案。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使臣们却始终未能算出正确答案。眼看着场面逐渐变得有些尴尬,使臣们终于决定派出一人,前来向裴妗请教。
裴妗见状,抬头看向皇帝,见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她这才放心地将答案告诉了那名使臣。
解决完第一道题后,裴妗稍作休息,然后开始向使臣们出第二道题。她嘴角轻扬,微笑着开口:“第二题,猜谜底。”
“小时西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三只脚。”
邻国使臣们听完这句话后,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不解的神情。他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试图理解这个谜语的含义,但显然都没有头绪。
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苦思冥想,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场面变得有些尴尬,众人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终于,有人忍不住站了出来,打破了沉默。这位使臣鼓起勇气,向裴妗请教答案。他心想,反正己经输了一局,也不怕再丢一次脸了。
裴妗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出了答案:“人。”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然后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而,也有人没听懂,脸上满是疑惑表情。
见此情形,裴妗决定详细解释一下这个答案的由来。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人在小的时候,通常是不会走路的,需要用手和脚在地上爬行,这时候就可以明显看出有西只脚。”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裴妗接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逐渐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这是成年时期的典型特征。”
大家继续点头,似乎开始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最后,裴妗说道:“而到了老年,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很多人需要借助拐杖来行走,这样就形成了三只脚。”
经过裴妗的一番解释,没僅的人终于明白了这个谜语的答案,不禁对她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己。
裴妗面对大家的夸赞,只是微微一笑,显得十分谦逊。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对面的使臣,微笑着说道:“第三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对子。”
话音未落,他便念出了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副上联一出,原本就安静的宴会场变得更加鸦雀无声。众人都在苦苦思索着如何对出一个工整的下联,许多人在心中反复琢磨,却始终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众人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了裴妗身上,似乎在期待着他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裴妗见状,略作思索,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赞叹声。有人甚至兴奋地高声夸赞起裴妗来,称赞他这对子对得实在是太妙了。
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中,除了钦佩之外,更多的是对他才华的欣赏和认可。
皇帝端坐在高位上,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为朝廷中能有如此有才华的人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就赐予他一个官职,并让他协助处理外交事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裴妗却委婉地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裴妗面带微笑,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年的春闱中一举高中,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之上,为陛下尽忠效力。”
他的这番话,不仅展现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更透露出他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这番话一出,朝堂上的文官们纷纷对他投来赞赏的目光,心中暗自感叹他的高风亮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bdid-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