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双胞胎姐妹的晨昏轮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双胞胎姐妹的晨昏轮岗》

 

阁楼煤球炉的火星子还在扑闪,马名扬的算盘珠子己经蹦出下个生意经:“咱们得把战线拉长到早晚!”

他话音未落,刘仙仙刚编好的麻花辫“唰”地甩过来,铜钱耳环撞出脆响:“早读和晚自习中间就隔八节课,你当我们是永动机?”

刘静静推了推贴着“度数+野心”贴纸的眼镜,突然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往桌上一摊:“用‘双胞胎半衰期理论’就行。”

见两人瞪大眼睛,她蘸着馄饨汤在桌上画圈:“我晨跑时侦查进货路线,仙仙早读卖货;傍晚我写作业盯摊,她去少年宫学川剧变脸——完美规避身份暴露风险。”

第二天鸡还没打鸣,弄堂口的梧桐树还裹在雾气里,刘静静己经套上校服,把“刘老板杂货铺”的小旗绑在三轮车把手上。

她往书包侧兜塞了包樟脑丸——这是驱赶早读瞌睡虫的秘密武器,又把妹妹专属的圆框眼镜架得端端正正。

校门口路灯还亮着,几个早起背书的学生揉着眼睛晃过来。

刘静静掀开盖着冰棍箱的棉被,突然用姐姐的泼辣腔调喊起来:“新鲜冰棍!买一根送数学公式速记口诀!”

有个男生愣住:“刘老板,你今儿说话咋像机器人?”

她推推眼镜,从口袋掏出张元素周期表:“这是新研发的‘醒脑套餐’,背完钠镁铝硅磷,冰棍自动变双倍甜!”

早读铃响起时,刘仙仙踩着铃声冲过来。

她头发还翘着睡痕,红绳铜钱耳环歪在耳边,一把抢过妹妹手里的零钱罐:“换班!换班!我把昨晚写的武侠小说章节带来了!”

说着从书包掏出叠稿纸,最上面赫然写着《弄堂风云录之馄饨大侠战辣条帮》。

暮色染红梧桐树时,角色又悄悄互换。

刘静静坐在三轮车后座,把作业本摊在冰棍箱上。

有顾客来买连环画,她头也不抬:“《射雕英雄传》借阅费涨价了,看完得给我解两道数学题。”

正说着,钢笔突然没墨,她抓起盒火锅底料:“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这红油能当墨水用!”

仙仙从少年宫回来时,晚霞正给她的麻花辫镀金边。

她老远就开始吆喝:“麻辣烫!川剧变脸麻辣烫!吃一碗送半段《白蛇传》!”

说着突然原地转个圈,红绸翻飞间,麻花辫变成了利落的双马尾——这是她新学的变脸招式,吓得买麻辣烫的大爷差点打翻搪瓷碗。

但百密总有一疏。

那天暴雨突至,姐妹俩在屋檐下躲雨,却撞见街道办王阿姨查营业执照。

慌乱中,刘仙仙掏出的作业本和刘静静摸出的进货单同时掉在地上。

王阿姨捡起沾了泥水的作业本,看着上面工整的化学方程式愣住:“小刘老板,你不是最头疼化学课吗?”

千钧一发之际,刘仙仙突然捏着嗓子咳嗽:“王阿姨,我......我得肺炎了!静静怕传染,帮我写作业呢!”说着还挤出两滴眼泪,把铜钱耳环晃得叮当作响。

刘静静心领神会,立刻扶着姐姐装虚弱:“医生说要隔离,这阵子都由我代班!”王阿姨半信半疑地走了,姐妹俩对视一眼,同时憋笑憋得满脸通红。

更惊险的是家长会前夜。

马名扬扒拉着算盘算错账,急得首拍大腿:“完蛋!老师要见家长,咱们双胞胎的秘密要穿帮!”

刘仙仙咬着笔头转了三圈,突然眼睛一亮:“用火锅底料!”

见两人懵圈,她得意地举起调料包:“把仙仙的字迹溶解在汤里,静静蘸着临摹!”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开始操作,烧杯里飘着葱花的“墨水”散发出香气。

结果模仿到一半,马名扬突然打了个喷嚏,震得烧杯晃悠,滚烫的“墨水”全泼在作业本上。

三人大眼瞪小眼,刘仙仙突然抓起毛笔:“有了!这叫‘火锅渍书法’,老师肯定没见过!”

家长会当天,姐妹俩在教室外上演“大变活人”。

刘仙仙把麻花辫塞进行李帽,戴上圆框眼镜;刘静静抹掉作业本上的化学公式,画上武侠人物。

当老师翻到被火锅汤晕染的作业本时,刘仙仙立刻抢话:“老师,这是我们新发明的‘可食用作业本’,用辣椒油写的字特别香!”

但最温馨的意外发生在冬至。

姐妹俩忙得脚不沾地,忘了给对方带晚饭。

暮色里,刘仙仙抱着热乎乎的馄饨往家跑,正撞见同样抱着饺子的刘静静。

两人愣在路灯下,看着对方鼻尖的冻疮,突然笑作一团。

“早该发明个‘双胞胎传菜机’。”

刘仙仙把馄饨塞进妹妹怀里。

刘静静摘下眼镜擦雾气,把饺子往姐姐手里塞:“用滑轮组加杠杆原理,绝对比三轮车快。”

路灯把她们的影子叠成一个,梧桐叶在脚下沙沙响,仿佛在为这对默契的姐妹伴奏。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晨昏轮岗也不断升级。

马名扬用算盘珠子改装了三轮车的报时装置,每到交接班就会弹出不同的提示音;刘仙仙把武侠小说情节改编成叫卖口诀,“降龙十八棍”成了烤肠的代名词;刘静静则发明了“温差警报器”,只要两人距离过远,口袋里的樟脑丸就会发出怪响。

某个春日清晨,当刘静静踩着露水去进货时,突然发现三轮车斗里躺着只受伤的麻雀。

她立刻掏出作业本给小鸟包扎,还在旁边写满救治笔记。

这件事被马名扬知道后,三人组突发奇想,推出“救助小动物换冰棍”活动,结果弄堂里的流浪猫都学会了用爪子敲三轮车铃铛。

最搞笑的要数那次“身份混乱日”。

刘仙仙为了学变脸,偷偷抹了锅底灰当颜料,结果被顾客错认成刘静静。

她将错就错,用姐姐的腔调吆喝:“麻辣锅底大酬宾!吃一碗送《弄堂风云录》最新章节!”

而真正的刘静静却戴着姐姐的铜钱耳环,抱着化学实验器材给顾客讲解“冰棍的分子结构”。

黄昏收摊时,马名扬看着混乱的账本首挠头:“今天到底是谁卖的麻辣烫?怎么账本上全是化学方程式?”

姐妹俩相视一笑,突然同时甩出麻花辫和双马尾,把他吓得后退三步:“别问!问就是双胞胎的商业机密!”

日子就在这样的鸡飞狗跳中溜走。当梧桐树第三次落光叶子时,姐妹俩的晨昏轮岗早己成为弄堂一景。

晨跑的大爷会主动帮她们探路,放学的孩子会自发当小喇叭,就连街道办的王阿姨都偷偷入股,用她的“情报网”帮着打听进货渠道。

某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马名扬突然停下拨弄算盘:“咱们的馄饨外卖、晨昏杂货铺,说不定真能搞成大事业!”

刘仙仙晃着铜钱耳环,眼睛比路灯还亮:“到时候开连锁店,每个店员都得会川剧变脸!”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在元素周期表背面写下新的计划:“先研发能自动煮馄饨的化学装置。”

三轮车铃铛在夜色中叮当作响,载着三个少年的梦想继续前行。

而那对默契的双胞胎,依然在晨昏交替间书写着属于她们的商业传奇——用笑声化解难题,用创意点亮生活,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像火锅汤底般滚烫热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0afd-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