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悄然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在暗娼馆附近一处偏僻的角落,一个早起赶路的路人不经意间发现了异常。只见一个人躺在那里,衣衫凌乱不堪,状若乞丐。走近一看,竟是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庆王齐璟珩。此刻的他,狼狈至极,宛如一只被斗败的公鸡。
庆王奄奄一息地躺在冰冷的地上,身体虚弱得仿佛一片飘零的秋叶,一阵微风拂过,都可能将他吹倒。他的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淤伤,青紫相间的痕迹纵横交错,犹如一幅诡异而又恐怖的画卷,让人触目惊心。更为刺眼的是,他的脸上和身上还残留着斑斑点点的胭脂水粉痕迹,在这破败狼狈的景象中显得格外突兀诡异,仿佛是对他平日里荒淫无度生活的一种无情嘲讽。
其实,这衣衫不整的“杰作”乃是承泽渊特意“帮忙”的结果。承泽渊担心庆王醒来后气坏自己,便“好心”地帮他宽衣散热,好让他能“冷静”些。此时己然入冬,京城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庆王身上的伤痛早己分不清哪些是被众人殴打所致,哪些是被寒冷冻伤的了。
很快,“贤王齐璟珩被伏击在暗娼馆附近”这一消息,如同长了一双无形的翅膀,瞬间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迅速传开。人们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纷纷议论着此事,言语之间满是疑惑与猜测。这个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人不禁对庆王平日里那些鲜为人知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更多的遐想。
庆王府对外宣称,庆王是昨夜在查案途中路过此地,不幸遭遇了盗贼的袭击。
将近年关,京城内突然出现了一伙行径怪异的盗贼。他们作案毫无规律可言,所盗窃的物品也五花八门,并非只盯着贵重财物。被他们光顾的大多是官员和商贾之家,甚至有些官员还因此受伤,据说两位老臣子甚至因此丧命。
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普通百姓家中并无多少值得下手的东西,因此百姓们倒也权当看一场热闹,毕竟这些盗贼对他们的三瓜两枣没兴趣,所以生活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百姓们也并非全然无知无觉。不少人心中暗自纳闷,庆王身边向来高手如云,个个身怀绝技,可这次居然敢丢下主子不管,这实在是不合常理。不过,也有一些对“贤王”名号深信不疑的百姓,他们认为庆王这是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去追查案件,实在是尽职尽责,值得称赞。
皇帝听闻庆王在追查盗窃案时不幸受伤,心中颇为关切,不仅亲自前往庆王府看望他,还赐予了丰厚的赏赐。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赏赐,莫过于给了他一枚皇宫的令牌。
凭这枚令牌,庆王可以随时进宫,无需提前请旨。这可是以往只有太子才拥有的特权啊!
此消息一经传出,朝堂之上顿时暗流涌动,犹如平静的湖面下暗藏着汹涌的波涛。尤其是那些在朝堂上站队尚不明确的官员,此刻似乎也觉得无需再过多犹豫,纷纷开始向庆王靠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惊人的消息接踵而至。姚贵妃接替王贵妃暂管凤印,这一变动无疑又在宫廷中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如今的朝堂上,成年的皇子只剩下安王齐璟修和庆王齐璟珩。六王子年纪尚小,刚过九岁,皇帝只希望他能专心读书,并未让他参与朝政。在许多人眼中,这局势似乎一目了然,庆王明显占据着优势,宛如朝堂上的一枝独秀。
反观安王齐璟修,支持他的除了母族王家和一些以前的旧臣,便是安定侯一派的武将了。
若是太后还在世,安王或许尚可凭借太后的支持与庆王争上一争,可如今太后薨逝,安王的处境愈发艰难。
林筱宁的药堂——民安堂己经悄悄开张,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是因为,她的营销策略改变了。
之前的定位是服务贵族,主要是来银子快,可当她看到那些百姓因为她的膏药,痛处得到缓解以后,她的定位慢慢就变了,来者是客,不挑,价格公道,各段位都有,不差钱有不差钱的选择,百姓有百姓的选择,渐渐地,她发现,香膏店里可以听到很多官眷八卦,民安堂却听到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部分老百姓,有的会去给大户人家打工,或给皇亲贵胄,文武百官府上送个货什么的,因为天生的优越感,大概率对这些人不设防备,所以,他们反倒能听上一耳朵,听来的消息,又刚好可以作为他们圈子里吹牛的资本,林筱宁就很体贴的在民安堂旁边,开了个小吃茶寮,主打物美价廉,三教九流常常聚一起吃喝吹水,虽说物美价廉,可装修一点都不马虎,既不扎眼,也不随便,就是那种看起来就很舒适,但是又消费得起。
一日,林筱宁偶然间从一位常来茶寮店的老人口中得知,因为那伙神秘盗贼的而受伤,之后不治身亡的两位官员,竟是那日太后秘密召见的人,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事不简单。
这位老人是附近质人公所的管账先生,也是这民安堂的常客。旁边茶寮的房子当初还是他帮忙牵线打理的。老人年逾六旬,身体还算硬朗,只是每到冬天,老寒腿就会发作,疼得他动弹都不利索。多亏了林筱宁的膏药,让他的老寒腿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自那以后,老人对林筱宁满怀感激,同时也极为信赖。他常常看到林筱宁对普通百姓都认真上心,心中更是对她赞赏有加。
有那么一段时间,老人甚至动了心思,想把林筱宁说给自己儿子,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可转念一想,自家不过是做牙人买卖的,而林筱宁连安定侯都看不上,想必眼界极高。这么一想,老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免得自讨没趣,到时候连日后见面都尴尬。
此时,老人正和同桌的人闲聊,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林筱宁听到几句。“可怜那两位御史,要是他们家人能早些找到这里,兴许能保一命。”老人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林筱宁原本只当是听个八卦,手上还如往日一般,细心地给老人烤热膏贴,准备给他敷上。可听到“御史”二字时,她心里猛地一阵颤抖。不知为何,一种莫名的预感涌上心头。她不动声色,继续手上的动作,耳朵却竖了起来,仔细聆听。
随着老人的讲述,林筱宁渐渐明白,这两位御史正是因为那伙神秘盗贼而受伤,最终不治身亡。再细细一琢磨,这两位御史不就是那日和太后秘密见面的人吗?林筱宁心中大惊,手中的膏贴差点掉落。
只是巧合?
林筱宁觉着,这事应该告知齐璟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hihh-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