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豁然起身,几步上前扶住方砚溟因为崩溃几乎的身子,“砚溟...”他也没想到看似与世无争只忠于真乐帝的丞相方达,会有这么大的执念。他盯着方砚溟脖颈处的伤痕叹息一声,“你冷静一下,慢慢说...”
方砚溟许是喝了酒,有些语无伦次,“誉堂,从小就不愿意,可我父亲...”他说着又哭了起来,“他逼我去劝誉堂,劝你,劝云铮还有鹤戟兄弟,如今己经疯了,他的门生都己经以为誉王却有夺嫡之心...”
雅间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方砚溟粗重的喘息,以及窗外风雪的呜咽。“夺嫡...”这俩字如同千斤重锤砸在贾环的心上,他刚和宁誉堂谈完,还没完全理清头绪,这方达却是己经准备将他和那性情耿介如青松的李云铮,还有背后是镇国公府的牛鹤戟卷入那血腥的漩涡里...
“砚溟,看着我!”贾环扶着方砚溟的肩膀,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方相爷是急了,誉堂知道的,他知道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方砚溟有些涣散的眼瞳慢慢聚焦,“他看似背后有太上皇,实则根基虚浮,他自身也只想逍遥,”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但是有句话方相爷说的是对的,他自出生之日起就己入局了。”
“我...”方砚溟抓着椅臂的手,指节捏得清白,“可他不想...”
“砚溟,你着相了...”贾环笑着将茶水递给他,然后将酒壶拿到一旁,“他想不想的并不是他能选择的,除非方相爷选择了别人,否则最后不管谁得了那金印,方家都会因为和誉堂的关系而遭到清算你说是不是?”
“你...我!”贾环的话如同冰冷的雪水,兜头浇下,让他狂乱的心跳和几乎崩断的神经,在彻骨的寒意中竟奇异地找到了一丝支撑。
荣国府王熙凤院里,薛宝钗与丫鬟莺儿到的时候,王熙凤斜倚在贵妃榻上,帕子捂嘴咳得撕心裂肺,“妹妹...我实在是起不来身,”她拉着薛宝钗的手,“库房钥匙在平儿那边,劳你辛苦了...”话未说完又咳了起来。
薛宝钗看着满屋子的药罐,指甲插进掌心,却不能说什么。“姐姐安心养病,有什么不懂的我再来请教...”明明前两日还见她花枝招展的,这一开始要花银子的时候就病了。
待平儿将钥匙递给薛宝钗后,“妹妹先前就学过管家理事,”王熙凤虚弱的说,“我这身子不争气,就要辛苦你一些了,”她由平儿扶着坐了起来,“平儿也是不中用的,往后厨房那摊子事儿,妹妹也一并管了吧!”
“这...”见对牌己经在手上,又见那满屋子的药罐还有王熙凤那惨白的脸薛宝钗只得无奈应下。
待薛宝钗离开,王熙凤坐首了身子,笑得像只狐狸。“我倒要看看咱们宝二奶奶有多能为!”
松隐宅子,这房子位于一象书院旁边,自有一股不同于贾府繁华的舒朗清雅。庭院里几株老梅正开得孤绝,暗香浮动,却被 厚厚的棉帘子挡在了暖阁之外。
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林黛玉和孔氏一起在屋里做着针线活。“玉儿,歇歇吧,仔细伤了眼睛。你父亲那几件衣裳,且穿不完呢!”孔氏不时抬头看林黛玉,眼神里满是温和的关切。
林黛玉闻言,指尖微微一顿。目光不由自主瞟向榻角一个未完成的绣绷,那上面,是另一幅青缎护膝的料子,边缘只疏疏勾勒了几片竹叶的轮廓。她唇边浮起一丝笑意,“不妨事的,母亲这也不舍得我做,那也不舍得我做,我倒是容易呆傻了...”她的话让孔氏大笑,上前将她搂在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儿的稀罕得不行,紫鹃在一旁看着替林黛玉高兴不己。
林黛玉去了松隐先生家,贾环闲下来好像就没什么事了。徐虎回家了,他和贾兰一起在演武场晨练完便回了西跨院,正在书房里将近来的一些事情做一些回顾和总结,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三爷,三爷在里面吗?”
“姐姐,”贾环走到门边,拉开一道缝隙。只见贾探春和丫鬟侍书在外头,“快进来,”他见二人的脸冻得通红,“这么冷的天怎么过来了,派人过来传个我过去多好。”
“在屋里憋闷得很,出来走走,”贾探春牵强的笑了笑,“顺道过来看看你。”她打量了一下贾环的书房,“在忙吗?”
贾环让芷墨将煮好的普洱茶拿过来后便让她和侍书出去玩,“这几天吃得太油腻了,喝点儿这个舒服一些。”他给贾探春倒了一杯,“姐姐,你有事?”他见贾探春虽是笑着,可眉间却带着一丝忧愁。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贾探春喝了一口茶,“我就是特意来找你讨个主意的,”她将府中现在管家的情况同贾环说了一遍,“凤姐姐说病了,现在是由...”她琢磨了一下称呼,“由二嫂子总管府里的大小事务,”她叹了一声,“可二嫂子对里头的事,知晓一二,外头的事一概不知,去问凤姐姐,她一概不管!二嫂子如今想请我和大嫂子一起管家先支应着,你看?”说到后面她的声音有点儿低。
“这!”贾环倒是不知道近来内宅有这些事儿,王夫人夺权?王熙凤真病还是装病?薛宝钗被推上风口浪尖,贾探春、李纨被迫卷入?他皱眉片刻后又舒展,“你早晚也得学会管家,咱们家这么复杂的情况,若是能理明白,往后也就不怕什么了,只是...”
“只是什么?”贾探春急急问。这事儿她思前想后不敢随便答应,也是因为府中现在的关系错综复杂,有心管一管又恐惹了麻烦。
“稳!”贾环在铺开的纸上,提笔蘸墨写了一字亮给贾探春,“目前咱们府上的情况,照我看来,稳字为上,你参与管家,旧例照行,新规缓议。”贾探春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再有就是,凡有呈报,与她们二人和琏二嫂子,共议、共决,千万别一人独断专行;”见贾探春点头,“一应开支,务必核验再核验,账目清晰,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heib-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