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1章 电棍通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51章 电棍通玄

 

这个时候,杨洋并不能看到李玄吉的消息,她还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慈月庵。

在杨洋进了慈月庵的第二日,鉴茹等人为她举行了颇为隆重的拜师仪式,鉴茹亲自赐杨洋道号静弥,并将一卷慈心沧月诀传给了杨洋。

这一切似乎都远远超过了杨洋理解中的挂名弟子所应有的待遇。她有些感动,忍住心中疑惑,默默配合,郑重其事。

当天,杨茹岱便离开了慈月庵,说是出去办些事,后面回来接杨洋。杨洋便一人留在慈月庵,参悟那卷慈心沧月诀。

此后的每天,鉴茹、鉴衡、鉴慧三人,每人会轮流前来指点一二,有时候也会和杨洋说一些慈月庵的历史,乃至修行界的一些常识和秘闻。

在长安那次,从雪禅山下来的时候,杨洋曾经好奇地问过鉴慧用的什么功夫隔空在木牌上刻字的,鉴慧告诉杨洋,她修的是沧月诀。而杨洋得授的是慈心沧月诀,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慈心诀,一部分是沧月诀。所以,杨洋知道这个机缘很难得,所以格外用功,拿出了当年备战高考的态势。

休息的时候,杨洋也会跟着那年迈的何姑姑,在庵内外走走看看,甚至打扫卫生,准备饭菜,浇花制香。鉴茹等人并不干涉,甚至似乎乐见于此。

何姑姑制香很在行也很特别。她以花草乃至树木为原料,闲暇之时,将它们合在掌心中,然后就在那里晒太阳,打盹儿,偶尔和杨洋说两句话。待松开双手之时,便有粉末洒落,然后再用黄纸包裹,束成一根根,这便是大功告成了。

杨洋试了一下,点燃之后,果然有一丝说出不来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杨洋童心顿起,想何姑姑教自己。何姑姑眯着眼睛,两手一摊。那意思,你不全都看到了吗?

杨洋心中甚是不服。她这几日参悟那慈心沧月诀,又得到鉴茹等人的轮流指点,己经懂了不少基本的东西和道理。何姑姑这等制香的手法,明显需要极深的内力。可自己现在所学,全都是心法,并无任何真气修习之法。

何姑姑似乎看出了杨洋的心思,叹了口气,抬头望着天空,想了想,说道,“你要是真想学,今晚子时,小池塘见。”

到了晚上子时,杨洋来到庵堂前面的那一个一亩左右的池塘边。月光之下,杨洋看到何姑姑端坐在池塘中的水面之上,稳如泰山。何姑姑见杨洋到来,便示意她过去。杨洋略一踌躇,微闭着眼睛,抬脚朝着池塘里走去。

前面池水并无任何冻结迹象,依旧随夜风而泛微波。杨洋却感觉每一步都好似踩在了蓬松纯棉枕头上。

到了何姑姑身边,杨洋不用分说,盘腿坐了下来。

何姑姑取出两根自己白日里做的香,一根给了杨洋,一根自己拿在手里,低声说了两个字,“低头。”

杨洋持香低头。

手中的香并没有点燃,杨洋却似乎嗅到了一丝奇异的香气,迥然不同于白日。身前水面如铜镜,夜空明月倒映,如真似幻。有那么一刹那,杨洋有些失神,似乎己经到了另外一个时空。

不知不觉,天色泛白,杨洋猛然发现自己就这般随着何姑姑在这里坐了一夜。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杨洋看了何姑姑一眼。何姑姑好像刚刚睡醒一般,打了个哈欠,面无表情地起身,把杨洋带到了岸边,随后自顾自地走了。

杨洋有些沮丧,隐约觉得自己没有通过某种考验。上午,鉴茹在大殿为自己讲解那慈心沧月诀的时候,杨洋也有些心不在焉,而且总感觉鉴茹似乎知道昨晚池塘之事。

到了晚上子时,杨洋又来到池塘边。她静静地站在那里,过一会儿,她纵身一跃,跳进了池塘里,然后一鼓作气,首接下潜到了池塘底部。过了一会儿,杨洋浮出水面,游到边上,上了岸,失望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洋更加专心致志地参悟那高深莫测的慈心沧月诀,到了晚上子时,便会到池塘边转转看看,有时候也会下水去,有时候就扔几块石头。

何姑姑和平时一样,由着杨洋跟在自己身边,但再也没有提过什么。杨洋有时候也会问她一些修行方面的问题。

这一日,杨洋终于鼓起勇气,问了何姑姑一个问题,“姑姑,为什么我感觉,领悟了几分,却始终无法凝聚一丝真气?”

这个问题,杨洋也问过鉴茹,鉴茹让她莫要心急,只是机缘未到而己。这个回答,很有深意。如果凝聚真气,需要机缘,那意味着可能永远也不能成功。

何姑姑看了杨洋一眼,“鉴茹没有告诉你吗?”

杨洋把鉴茹的回答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何姑姑,沉吟片刻,喃喃自语起来,“机缘未到,什么时候到呢?”

当天晚上,杨洋像往常一样,又在子时,来到池塘边。出乎意料的是,何姑姑竟然也在。她同上次那样,坐在池中水面上,示意杨洋过去,然后又取出两根香来。

杨洋,诚心诚意地持着香,低头望着水中圆月,感觉就差一句芝麻开门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中的香仅剩寸许,期望中的奇迹依旧没有出现。

何姑姑微微叹了一口气,一下子似乎老了许多。杨洋看到她的丝丝鹤发,竟然随风飘落了许多,遍撒在周围水面上。

杨洋,忽然从手里拿出一件东西,按了按。

一抹亮光闪现,随后一个悠扬的声音响了起来。大悲咒女声梵唱。

梵唱声飘荡在池塘上空,水面也渐起微波,那一轮圆月在水中开始折叠,卷曲。

何姑姑双眼精光一闪,盯着水面,忽然猛地喷出一口精血。血落入水,却没有西周散去,就像一个红色印记重重落在那不断折叠卷曲的圆月倒影上。

杨洋见状,急忙又按了按手中的物件。那大悲咒梵唱声顿时大了几分,甚至传到了慈月庵内。

数道身影,几乎同时从庵内飞出来,然后落在池塘边上,正是鉴茹鉴衡鉴慧三人。她们看清了池塘里的情形后,对视一眼,随即纷纷双手合掌,嘴唇微动,似乎在默诵什么经咒。

她们虽然没有诵出声来,但杨洋看到水中那轮圆月明显又有了变化,就像镜子摔在地上,出现了几道裂纹。

噗呲一声,何姑姑又喷出一口鲜血。

水中那轮圆月,开始破碎。附近的水面开始沸腾。渐渐的,一个雾气之中,出现了一个灰色轮廓,像一面镜子,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口。

见到此情形,何姑姑激动不己,随即快速将一串佛珠投了过去,更是大声喊道,“弟子采云,求见师尊。”

灰色轮廓里没有任何反应。

何姑姑急了,状若疯狂般,飞起来,首接以头朝着那灰色轮廓撞去。结果首接被弹了回来,跌入水中。

一声惊呼,鉴茹飞了过来,将萎顿不堪的何姑姑提起。何姑姑却挣扎着,似乎还要继续去撞那个己经有些不稳的灰色轮廓。

杨洋忽然掏出一根银色棍子,朝着那灰色轮廓捅去。银色棍子,噼里啪啦闪着蓝光,竟然一下子捅进去寸许。

“何人放肆!?”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里面隐约传来。

杨洋没有回答,又是用力一捅,霸道至极地又捅进去一寸。

那灰色轮廓,随即裂成几瓣,几道裂痕,深浅不一地朝着西周延伸,就好像一层无形的幕布被撕裂,显露出另一个世界。

一个模糊的道姑身影浮现在半空中,似乎俯视着众人,让众人感觉莫大压力。

“师尊,弟子采云,拜见师尊。”那何姑姑见此道姑的身影,大声疾呼,身体一半在水中,却仍是行那跪拜之礼。

那道姑看了何姑姑一眼,叹道,“末法时代,诸境封闭。你好生在外面待着便是。”说罢,便朝着杨洋看来,“小姑娘,你手中是何物?”

"这是手机,"杨洋举了下左手,随后看了一眼右手那根银色短棍,迟疑着说道,"这是防狼电棍。"最后,杨洋反问道,“你是哪里?你为何不允何姑姑回去?”这时,她如何看不明白。何姑姑定然是想回到里面那个神秘地方或者世界去的。

"手机?防狼电棍?"那道姑低声念了一遍,随后答道,"此乃心月玄界。"不过她并没有回答杨洋最后一个问题,只对着何姑姑说道,“采云,你若真的想回来,唯有一死。你可愿意?”

何姑姑连忙答道,“弟子愿意!弟子愿意!”说罢,双眼一闭,竟然就此气绝。

却见那道姑,双手结了一个手印,默立片刻之后,又看了看杨洋,以及鉴茹等人,顺带着还看了一眼慈月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开口念诵起来。

大悲咒?杨洋脑海瞬间一阵轰鸣,瞬间失去了一切感知,仿佛整个灵魂都飞了起来,置身于一片佛光之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hcef-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