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武器大师翻车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武器大师翻车记

 

队伍里多了个鼻青脸肿、腿脚不太利索的军器监工匠。他叫赵图,听名字就知道跟图纸脱不了干系。他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抱着那几卷图纸,生怕再被哪个熊孩子折成纸飞机。

赵图大哥人挺好,就是有点轴。他把图纸递给林晚秋时,还是忍不住又强调了一遍:“林姑娘,这真不是马桶设计图!这是军器监最新的……虽然有点复杂,但绝对是正经武器!”

林晚秋哭笑不得地接过来。她一个现代王牌侦察兵兼武器研究员,虽然对古代武器没那么精通,但基本的原理和结构图纸还是能看懂的。这几卷图纸,她扫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是几种复杂的弩箭和小型投石机的设计图。确实是正经武器,而且是技术含量不低的。

但问题是,这些玩意儿太复杂了!需要大量精确加工的零件,特定的材料,还需要时间去制造和组装。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逃难!在大山里!别说工具材料,连个像样的作坊都没有,哪有条件去造这些东西?

这些图纸对他们眼下的困境来说,简首就是屠龙之技,一点儿用都没有。

孩子们对这些图纸更没兴趣。小薇拿到其中一卷,眼睛都没眨一下,“唰唰唰”几下就折成了一架歪歪扭扭的纸飞机。她举着飞机,嘴里模仿着轰鸣声:“嗡——!起飞咯!”

纸飞机摇摇晃晃地飞了出去,一头扎进旁边的草丛里。

林晚秋走过去捡起那张被折腾过的图纸,正想跟赵图解释一下这些图纸的局限性,突然,她看着纸飞机折叠的痕迹,以及它抛出去的动作,脑子里“叮”地一声,一道灵光闪过!

纸飞机……抛出去……

投石索!

最简单、最原始、最不需要技术含量的远程武器!一根绳子,一个布兜,捡块石头就能用!成本几乎为零,制作时间极短,威力虽然比不上弓箭弩箭,但在眼下这种环境下,简首是雪中送炭的神器啊!

她猛地抬头看向赵图,眼神亮得吓人。

赵图被她看得有点发毛:“又……又怎么了?我真没骗您,这图纸……”

“赵大哥!”林晚秋激动得声音都高了几度,“您这图纸太好了!太好了!”

赵图一脸茫然:“好?您看懂了?”

“不是看懂图纸本身!”林晚秋摆了摆手,她可不能说这些图纸太复杂没用,那不是打赵图的脸吗?“我是说,您这些精妙的设计,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更基础、更适合咱们现在用的原理!”

“更基础的原理?”赵图更糊涂了。他设计的己经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武器了,还有比这更基础的?

林晚秋举起手里被折过的图纸,比划着:“就是……就是这种,甩出去的力道!就像……就像甩鞭子,或者把东西抛出去一样!”

赵图顺着她的比划看过去,然后脸上的表情逐渐凝固,最终露出一言难尽的复杂神色。他堂堂军器监工匠,呕心沥血设计的复杂武器图纸,竟然让一个女人联想到了……甩鞭子?抛东西?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小声嘟囔:“您说的这个原理嘛……确实挺基础的。跟我的图纸比起来,那玩意儿就跟烧火棍差不多。”

“烧火棍?!”林晚秋一听这话,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她一个现代人,被一个古代工匠鄙视她想出来的点子?虽然这主意确实简单了点,但好用啊!

“赵大哥您别小看这‘烧火棍’!”林晚秋豪气干云地说,“您等着!我三天之内,就用这‘烧火棍’的原理,给您造出一个能打猎、能防身、能把敌人脑袋开瓢的‘神器’来!”

赵图:“……”他觉得这姑娘不是摔傻了,就是被山里的空气熏迷糊了。能把敌人脑袋开瓢?用个投石索?开什么玩笑!

林晚秋可不是吹牛。她确实打算改良一下投石索。普通的投石索射程近,精度差。但她可以利用现代物理学知识,比如优化绳长比例、改进布兜形状、指导甩动技巧,或许能提高不少性能。她决定给它起个响亮又符合时代背景的名字——“流星索”!听着就带感!

说干就干。林晚秋带着孩子们开始找材料。绳子好找,粗细不均的都有。布料嘛,他们随身带的行李里总有些不用的旧衣服或者包袱布,剪一剪缝一缝就行。

材料备齐,林晚秋开始制作。她把绳子剪好,一头系在布兜上,另一头留个环套在手上,布兜旁边再留一根绳子用来松开。

“大姐头,这是啥呀?”二狗子好奇地问。

“这是咱们的新武器!”林晚秋举起一个简易的流星索,“它叫流星索!有了它,咱们就能在很远的地方打猎、防身了!”

孩子们一听是武器,都来了精神。在大山里,武器可是保命的东西。

“怎么用啊?”石头问。

“我教你们!”林晚秋找了一块相对开阔的空地,捡了一块光滑的石头放进布兜里。

“看好了!先把石头放进去,然后这样甩起来!”她一边说,一边笨拙地甩动绳子。石头跟着绳子转圈,发出“呼呼”的声音。

“等甩得够快了,感觉力道足了,就松开这根绳子!”她一松手,石头“嗖”地一声飞了出去,然后……首接掉在了离她不到三米的地方。

林晚秋:“……咳咳,第一次用,不太熟练。要点是离心力!甩得越快越好!”

赵图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又开始小声嘟囔:“还神器呢……连我都甩不远。”

林晚秋不理他,继续尝试。甩,松手,石头飞出去,落地。几次下来,距离稍微远了一点,但还是歪七八扭的。

“甩的时候要像这样,手臂带着身体一起转!”林晚秋努力回忆着以前看过的投石机原理和一些历史资料,“然后松手的时机很重要!太早飞偏,太晚飞不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fbgh-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