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百万借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章 百万借贷

 

“您好,您是想办理什么业务,兑换纸币还是存钱?”柜员操着这些天训练出来的标准笑容问道。

“俺...俺想存五百钱...”小贩支支吾吾的说道。

“听报纸上说,存一年可得半成利息,可是真的?”

“是的,您存五百钱,一年后可以拿回五百二十五钱。”柜员点了点头,随后补充到:“中途您随时可以取走,不过若是未满一年,便没有这么多了。”

一听竟然真的有利息,小贩连忙拿出一串铜钱说道:“可以可以,那我要怎么存?”

“您把银钱给我点点。”柜员接过铜钱麻利的点了下数量,确认无误后,便拿出一本特制的本子,熟练的开始登记信息。

“您收好,这个是您的存折,千万要保管好。日后凭这个就可以随时取钱。”

小贩接过那精美的存折,看着上面的信息,又说道:“那个,俺还想兑十钱的那个纸币。”

“好的,要整的还是零散的?”

“整的吧。”小贩想了想说道,又递过去十枚铜钱。

柜员接过后,一一核验了一番后,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递给了他。

小贩粗糙的手指着存折上烫金的"大秦皇家银行"字样,眼睛瞪得溜圆。这薄薄的小本子竟能抵他半年卖炊饼的积蓄?他小心翼翼地将存折贴身藏好,又接过那纸币。

"这...这么精致的纸片真能当钱使?"他忍不住嘟囔,看着那精美的山河图样,和上面的“秦元·一元”字样。

“可以的,千工坊中的所有货物都可以用秦元买到。您可以去试试。”

这一幕不断的在另外十一个窗口前上演。

小贩王二狗攥着纸币,像捧着珍宝似的走出银行。他迟疑地站在千工坊的烧饼摊前,试探性地递出一张:"给...给俺来个烧饼。"

摊主麻利地接过纸币,对着阳光照了照水印,爽快地包好烧饼递过来:"好嘞!找您七钱!"

王二狗瞪大眼睛看着摊主找给他七枚崭新的铜钱,竟然真的可以用。他忽然想起什么,急忙问道:"老哥,这纸币...真能在别处使?"

"那可不!"摊主指着不远处贴着的告示,"看见没?'本坊一律通行秦元',连官府收税都开始收纸币了!"

就在王二狗啧啧称奇时,银行门口突然一阵骚动。只见巴清带着十几个伙计,抬着五个沉甸甸的红木箱鱼贯而入。

箱盖开启的瞬间,围观的百姓齐齐倒吸一口凉气。里面堆满了黄澄澄的铜钱,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

"清点一百万钱,全部兑换秦元。"巴清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柜台后的主管连忙迎出:"巴夫人请上二楼贵宾室!"

巴清却微微摇头:"就在此处办理即可。"她转身对围观的百姓解释道:"秦元轻便易携,我此番贩货去蜀地,带着这几箱子铜钱实在不便。"

"一百万钱?!"王二狗掰着手指头算,"那得是多少个烧饼啊..."

摊子后面的老板也咂舌道:"一百万,这要是存进去,一年能多得五万钱的利息呢!"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一个穿着绸缎的米商突然拍腿:"哎呀!我库房里还堆着三千多贯铜钱!"说完拔腿就往家跑。

几个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小商贩见状,也急忙重新排起队来。王二狗摸了摸怀里的存折,突然想起地窖里还埋着给儿子娶媳妇用的两贯钱...

窗口前,几个侍卫将五箱铜钱抬进了后面清点。因为早就通过气,只是走个过场,清点的速度极快。

不一会,巴清就拿到了十叠赞新的秦元。全是百元面值的。眼见着巴清那五大箱子铜钱换成了这一小堆纸币,人群中的百姓只觉得有些心痛。

然而那些商人确实看的双眼放光。五大箱子铜钱没有几个壮汉可抬不动,然而如今换成了这秦元,看着也不过一二十斤,巴清一介女流都能轻松提起。

巴清单手拎起装着百万秦元的锦袋,在众人面前轻轻晃了晃。铜钱碰撞的哗啦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纸币摩擦的沙沙声。

"这..."旁边一个商人瞪圆了眼睛,"百万钱就这么点分量?"

他身旁的布商突然掏出算盘噼啪作响:"从咸阳到蜀地,运百万铜钱需雇一辆牛车,还得请人护送..."算珠一定,"换成纸币,省下的费用......"

不等他算完,另外十几个会员也有了动作,一箱又一箱的铜钱被抬进来,又被换成了秦元。极大的刺激了在场人的心弦。

就在众人还理论之时,赵子庆空着手来到窗前喊道:“我想借贷一百万钱。”

赵子庆原本就想借钱,虽然拍立得卖了两百万,但还是不够,要建厂,要招工,还要进货,两百万有些捉襟见肘。

正好蒙毅找到了他商量今天银行的事,正合了他的心意,既能借到钱,又能帮侯爷尽点力。

听到赵子庆的话,人群中再次喧闹起来。

“什么?还能借钱?!”

“你没看昨日的报纸吗,上面说了不止存钱,也能借贷。”

“嘶~百万钱啊,能借这么多吗?”

柜员无视大厅中纷闹的话语,淡定的问道:“可以的,不过大额借贷需要抵押之物。”

赵子庆点了点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地契。

“这是我在咸阳的一处宅子地契。”

柜员接过地契仔细查验,主管也闻声赶来。两人对着阳光辨认地契上的水印,又翻看附带的图纸。

"赵先生,这宅院位于东市附近,按市价可抵一百八十万钱。"主管恭敬地说,"您要贷百万的话,年息一成,分三年还清如何?"

赵子庆点了点头,柜员便麻利的办好了手续。

而旁边的一个穿着麻布衣的老人却是震惊出声“一、一成?”

他掰着手指头算起账:“借一百万钱,一年光利息就..."他掰着沾满豆浆的手指头,"十万钱?!”

听着老人的话,旁边的一位商人有些激动的说道:“一成算什么!”

要知道现在民间的私人借贷可远不止一成利息。而且就算你想借,也未必有人能随时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借给你。

这对他们商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fach-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