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书院革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书院革新

 

方海楼看着刘进部专注的样子,心中颇为欣慰。

“贤弟如此刻苦,何愁乡试不能高中。若在研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也可前来与我探讨。”

刘进部感激地说道:“多谢师兄,有师兄的指导,小弟信心倍增。”

随着研读的深入,刘进部发现自己在一些知识点和写作技巧上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查漏补缺,他决定建立一个错题本。

回归书院之后,刘进部细心寻觅,终得一册洁白无瑕的空页本。他轻轻翻开封面,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缓缓落下笔墨,郑重镌刻上“错题本”三字,仿佛是为自己的求知之路立下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此后,每当夜深人静,灯火阑珊之时,他便沉浸于研读那些文采斐然、意蕴深远的佳作之中。每有所得,刘进部便细致入微地将这些“知识的暗礁”一一捕捞,小心翼翼地记录在这错题本上。

“小虎,你看,我把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都记下来,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关注,这样就能避免在乡试中犯同样的错误。”刘进部对小虎说道。

小虎看着那本错题本,好奇地问道:“老爷,这真的有用吗?”

刘进部笑着说:“当然有用。把错误整理出来,时常翻看,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就像是给自己提个醒,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刘进部一边记录,一边在心中思考着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他深知,建立错题本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复习,将这些错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进部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优秀文章的学习和错题本的整理复习中。他每天早起晚睡,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老爷,您每天这么辛苦,要注意身体啊。”小虎看着刘进部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道。

刘进部笑着摆摆手:“小虎,我没事。乡试是我人生中的重要关卡,必须全力以赴。现在辛苦点,以后就会轻松些。”

然而,刘进部心中也明白,虽然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乡试的竞争异常激烈,充满了不确定性。

刘进部在清风书院埋头苦学的同时,心系鸿儒书院的学弟学妹们。他深知乡试对每个学子的重要性,也明白有效的备考方法能大大提升中举的几率。经过这段时间在省城的学习和思考,刘进部想到了一个帮助鸿儒书院学子备考乡试的办法——成立乡试突击班,采用题海战术。

于是,刘进部修书一封,详细地向苏鸿儒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信中写道:“恩师,乡试将至,为助学弟学妹们一臂之力,学生建议在书院成立乡试突击班。挑选有志于参加乡试且基础较好的学子,集中授课,并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练习,让学子们熟悉各种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书信发出后,刘进部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苏鸿儒是否会认可这个想法,毕竟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

没过多久,刘进部便收到了苏鸿儒的回信。信中,苏鸿儒对刘进部的想法大加赞赏,并表示己经着手筹备乡试突击班。

“青云,你的建议甚妙。为师己按照你的提议,挑选了一批优秀学子,准备成立乡试突击班。望你在省城继续努力,为师期待你在乡试中取得佳绩……”

刘进部看完信,心中大喜。他仿佛看到了鸿儒书院的学弟学妹们在突击班中刻苦学习,为乡试奋力拼搏的场景。

与此同时,鸿儒书院内,苏鸿儒正召集入选突击班的学子们开会。“同学们,此次成立乡试突击班,是刘进部同学的建议。他在省城求学,见识颇广,想必这方法定有其独到之处。希望大家能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争取在乡试中为书院争光。”

学子们听后,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刘进部师兄的方法肯定错不了,我们一定好好学!”“对,我们要让大家看看鸿儒书院的实力!”

乡试突击班正式开课,鸿儒书院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而热烈。课堂上,夫子们按照刘进部在信中提到的思路,准备了大量的模拟试题,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时政策论等各个方面。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套乡试模拟题,限时三个时辰。大家要认真作答,把它当成真正的乡试。”夫子严肃地说道。

学子们迅速拿起笔,开始埋头答题。书院内安静极了,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一个学子看着题目,心中有些紧张,但又充满了斗志:“这些题目虽然难,但我一定要答好。不能辜负刘进部师兄和夫子们的期望。”

而另一边,有些学子遇到难题,眉头紧皱,但依然努力思考,不肯轻易放弃。“刘进部师兄说通过大量练习就能掌握技巧,我相信自己可以的。”

做完题后,夫子们认真批改,详细讲解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要点。学子们围在夫子身边,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击班的学子们在题海战术的磨炼下,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答题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老师,我感觉现在做这些题比刚开始的时候顺手多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一位学子兴奋地对夫子说道。

夫子笑着点头:“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刘进部同学的方法确实有效,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在乡试中取得好成绩。”

刘进部在省城得知突击班的进展后,心中倍感欣慰。但他也清楚,虽然这个方法能帮助学子们提升能力,但乡试竞争激烈,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而且,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是否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毕竟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常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efia-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