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天听出刘进部话中有话。
没办法,家里一群拖后腿,他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笑容:“刘公子说笑了。希望此事过后,我们能化干戈为玉帛。”
刘进部心中明白,李傲天绝不会轻易罢休,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不过是场面话。他决定主动出击,挫一挫李傲天的锐气。
“李公子,既然说到化干戈为玉帛,刘某倒有个提议。听闻李公子才学出众,不如咱们找个时间,来一场文斗,也好让刘某见识见识李公子的风采,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
刘进部微笑着说道,眼中却透着一丝挑衅。
李傲天心中一紧,他知道刘进部聪慧过人,文斗自己未必能赢,但又不好拒绝,否则显得自己怯懦。
犹豫片刻后,他咬咬牙说道:“好!刘公子有此雅兴,李某自然奉陪。不知刘公子想何时进行这场文斗?”
刘进部心中暗喜,说道:“那就三日后吧,在这书院的演武场,咱们以文会友,如何?”
李傲天点头应道:“三日后便三日后,李某定不会让刘公子失望。”
两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心中却都在暗自较劲。
刘进部深知,这场文斗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若能在文斗中胜出,不仅能让李傲天有所忌惮,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书院的威望。
看着李傲天带着手下离去的背影,李峰不禁有些担心地说:“刘兄,这文斗你有把握吗?李傲天既然敢答应,想必也有些本事。”
刘进部自信地一笑:“李峰兄,放心吧。这几日我会好好准备,我有信心胜出。李傲天以为靠这点手段就能吓住我,未免太小看我了。”
然而,刘进部心中清楚,这场文斗只是与李家斗争的一个小插曲。
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但他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将从容应对。
距离与李傲天约定的文斗只剩三日,书院里己然传开了这个消息,学子们纷纷期待着这场精彩的较量。
刘进部深知此次文斗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荣辱,更关系到能否震慑李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乡试排除潜在干扰。
这三日里,刘进部将自己关在书房,日夜苦读,翻阅各种典籍,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构思独特的见解。
“小虎,帮我再去借几本关于治国理政的古籍,我觉得还有些思路需要完善。”刘进部头也不抬地说道。
小虎看着刘进部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地说:“少爷,您也别太累着自己了。您这么努力,肯定能赢那李傲天。”
刘进部抬起头,笑着说:“小虎,这场文斗不容有失。李家一首想暗中使坏,干扰我的乡试,我必须在文斗中让他们心服口服,让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李傲天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他召集了李家的几位门客,日夜商讨应对之策。
“诸位,此次文斗关乎我李家颜面,绝不能输。你们可有什么好的主意?”李傲天焦急地问道。
一位门客摸着胡须,说道:“公子勿忧,我们可以从偏门冷门的知识入手,让那刘进部措手不及。”
李傲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好,就依你所言。此次我定要让刘进部在众人面前出丑。”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书院的演武场上早己围满了学子,众人都翘首以盼这场精彩的文斗。刘进部和李傲天分别站在场地两侧,气氛紧张而压抑。
书院的山长亲自担任此次文斗的裁判,他走上前,清了清嗓子说道:
“今日,刘进部与李傲天两位公子以文会友,文斗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诗词对答、经义阐释和时政策论。希望两位公子能展现出真才实学,下面,文斗开始!”
第一环节诗词对答,李傲天率先出题:“我以春日之景为题,上联是‘桃花绽蕊,粉靥含羞迎暖日’,刘公子请对下联。”
刘进部略作思索,朗声答道:“柳叶抽丝,绿眉含黛舞清风。”
众人听后,纷纷叫好。李傲天心中一紧,没想到刘进部应对如此迅速且巧妙。
轮到刘进部出题,他笑着说道:“李公子,我以秋夜为景,上联是‘冷月悬空,霜华满径蛩声碎’,请李公子赐教。”
李傲天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才勉强对出:“寒星照野,露气侵衣雁影单。”虽对得也算工整,但比起刘进部的下联,稍显逊色。
第一环节结束,刘进部略胜一筹。进入第二环节经义阐释,李傲天决定使出杀手锏,挑选了一段极为生僻的经义让刘进部阐释。
“刘公子,这段经义晦涩难懂,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就请你为大家讲解一番吧。”李傲天得意地说道。
刘进部看了看那段经义,心中暗笑李傲天的小聪明。他从容不迫地说道:“这段经义虽偏门,但并非无解。其核心要义在于……”
轮到刘进部让李傲天阐释经义时,他故意选了一段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内容。李傲天本以为轻松应对,可讲着讲着,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额头上不禁冒出细密的汗珠。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傲天勉强讲完,却漏洞百出。山长微微摇头,显然对李傲天的阐释不太满意。
前两环节下来,刘进部优势明显。到了关键的时政策论环节,李傲天深知这是最后扳回局面的机会,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
山长出题:“当今大乾朝,地方走私乱象丛生,诸位有何良策整治?”
李傲天抢先发言,滔滔不绝地阐述了一番加强关卡巡查、严惩走私商贩的观点。虽然中规中矩,但并无新意。
轮到刘进部,他胸有成竹地说道:“走私乱象,根源在于利益驱使与监管漏洞。除了加强巡查和惩处,还应从疏通贸易渠道、合理调整税收入手。……”
刘进部的一番言论,不仅切中要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听得众人热血沸腾。山长不禁拍案叫好,学子们更是掌声雷动。
文斗结束,结果显而易见,刘进部大获全胜。李傲天脸色铁青,灰溜溜地带着手下离开了。书院学子们纷纷围上刘进部,对他的才学赞不绝口,刘进部的名声在书院里彻底打响。
然而,刘进部心中明白,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李家必定怀恨在心,日后或许会变本加厉地报复。但他并不畏惧,他己经通过这场文斗向李家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实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efia-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