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已死,皇后危机解除。
但由他挑起的,那席卷大明边境的滔天战火,却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失去了建文帝的暗中资助与情报支持,更失去了【天道意志】那无形的“气运”加持。
原本还勉强能气势汹汹的瓦剌与西域联军,在大明铁骑,与那堪称“降维打击”的“仙凡配合”战术之下,瞬间,兵败如山倒。
……
北境战场。
汉王朱高煦,在得知母后无恙,并且那该死的建文,已经化为飞灰之后,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所有包袱。
他们兄弟二人,虽然远离京城,但都在京中,留下了最亲信的人手。
毕竟,他们在外面为国拼杀,可不放心,留守京城的大哥,会不会趁机,偷偷讨好老四,或者被老四,私下里安排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新任务。
只是有点可惜,没有亲手将见闻的人头献给老四,不过也好,起码也没让另外两人得逞。
此刻的他们,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狂暴战意,都投入到了这场,关乎他荣辱的战争之中。
他率领的北路军,士气如虹!
瓦剌太师马哈木的二十万大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朱高煦一路追亡逐北,深入草原数千里,最终,在狼居胥山下,将马哈木的主力,彻底歼灭!
战后,他效仿冠军侯霍去病,于狼居胥山顶,设坛祭天,勒石记功!
威震漠北!
……
西路战场。
赵王朱高燧,则将他的“诡道”,发挥到了极致。
在得知建文死讯后,他非但没有立刻总攻,反而派出手下死士,伪装成建文的信使,在那些本就心怀鬼胎的西域诸国联军中,散播“建文已死,大明将要对所有参与国,进行血腥报复”的谣言。
本就因为暗杀而军心不稳的西域联军,瞬间分崩离析!
为了向大明“献上忠心”,洗脱自己的罪名,他们竟开始互相攻伐,自相残杀!
赵王,兵不血刃,便坐收渔翁之利,以极小的代价,彻底平定了西域之乱。
甚至,那些小国的国主,还主动派来使者,表示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永世修好。
……
与此同时,大明腹地。
那些原本在建文资助,与【天道意志】暗中帮助下,行动还算顺利的白莲教余孽和江湖游侠,日子,却突然不好过了。
天道放弃了建文,自然,也就放弃了他们。
当他们再次来到一个新的村庄,想像以前一样,蛊惑那些愚昧的村民,跟着他们一起“替天行道”,造反起事时。
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敬畏与顺从。
而是,村民们那愤怒的眼神,和手中高高举起的,锄头与粪叉!
“反贼!你们这群反贼!还想骗我们去造反?!”
“诛九族的事你们干,到时候享福又没有我们!真当我们是傻子啊,给你们卖命!”
“就是!现在的朱家皇帝,可是受神仙保佑的!你们这些妖人,不知道吗?”
“没错!前些日子,那位神仙,还福泽我们整个村庄,让我们的身体,都变得更好了!你们竟敢造神仙家的反?打死他们!”
那些白莲教的妖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一脸懵逼。
他们想不通,这些以前最好煽动的愚民,怎么突然,就转了性?
……
京城,皇宫。
雪片般的捷报,从北部两大战线,飞入京师。
汉王大破瓦剌!赵王平定西域!
一份份辉煌的捷报,让整个大明,都陷入了胜利的狂欢之中。
朱棣看着战报,龙颜大悦,在朝堂之上,当庭大笑,直言自己的儿子们,皆有太祖之风!
太子朱高炽,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他坐镇京师,调度钱粮,确保了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没有出现半分差池。
这份“安天下”的功劳,同样不可磨灭,得到了满朝文武,尤其是文官集团的一致赞誉。
战争胜利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王争功,再起波澜。
汉王党认为自家王爷正面击溃敌军主力,勒石记功,当居首功。
赵王党则认为自家王爷兵不血刃,平定西域,还令诸国来朝,乃是上上之策,功劳最大。
而太子一党,则认为太子稳固后方,才是大胜的根基。
三方的支持者,在朝堂之上,为了“首功”归属,再次争得不可开交。
他们这些文臣内心都是这样想的,自家王爷在前面,流血流泪,或者在后面劳累心神,如果自己不帮忙抢点功劳,那不是废物吗?!
并且自家跟的殿下不向上爬,那他们怎么好进步啊?!
面对再次陷入争吵甚至愈演愈烈,打算来次格斗的文臣们,朱棣这一次,没有丝毫犹豫。
他直接,带着三份请功的奏折,再次来到了燕王府。
他知道,功劳如何评定,赏赐如何分配,只有老四,才有最终的决定权。
之前点将上行使了一次皇帝的权利,现在赏赐功劳再行使一次皇帝的权力上,反正多多益善嘛,迟早会让他使用熟练的。
……
燕王府,庭院。
朱高煌看了三份战报,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他看着一脸期待的父皇与大哥,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
“二哥勇猛,三哥诡谲,大哥稳重,皆有大功。”
“但,此战,何为首功?”
他伸出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
一道灵光,注入了朱棣的脑海。
那灵光中,呈现的并非是战场的厮杀。
而是,战后,大明那再次扩张的疆域图。
以及,因为战争胜利,而变得更加凝实、更加璀璨的大明国运金龙!
“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国运随之增长,此为功。”
“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万民归心,国运亦会增长,此亦为功。”
朱高煌的声音,平淡,却仿佛蕴含着大道至理。
“功劳的大小,不在于杀了多少敌人,不在于用了何等计谋。”
“而在于,谁,能让这大明的国运,增长得更多,更稳固!”
他,重新定义了“功劳”!
将所有人的竞争,从短期的“战功”,引向了长期的,“治理国家,增强国运”的良性循环之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ebeh-1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