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军开拔!明军威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 大军开拔!明军威武!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由不知名兽骨制成的,黑色瓷瓶。

他拔开瓶塞,一股奇异的,无色无味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那位奇人告诉朕,此乃他们的‘上帝’,遗留下的神药,名为‘永恒梦境’。”

“凡人沾之,便会立刻陷入自己内心,最美好的梦境之中,永世沉沦,再无苏醒之日!”

“就算是神仙,也只是力量强大的凡人,依旧有七情六欲,依旧有内心最渴望的东西,一旦吸入此花粉,也难解此厄!”

为了小心谨慎,他之前还特意找了一个武功最高的护卫,试了一下此药。

那人,至今未醒。

无论用什么方法,酷刑也好,针扎也罢,都如同一个活死人,脸上,甚至还带着幸福的微笑。

这,给了他无穷的信心!

他眼神狂热,充满了盲目的自信。

“那位奇人,只要朕事成之后,同意他们入中原传教,便将此神药,赠予了朕。”

“而朕,早已派人,将此物,混入了每年进贡给皇后徐氏的,云锦布料之中。”

“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只要皇后倒下,朕,就会立刻放出消息,解药,就在朕的手上!”

他看着众人,脸上露出扭曲的笑容,一字一顿地说道:

“他朱高煌,若想救自己的母亲,便只能来与朕,做一场交易!”

他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与朱高煌硬碰硬!

而是要用朱高煌最在乎的亲情,作为人质!作为筹码!

逼迫朱高煌,这位唯一的超凡者,在这场凡人的战争中,袖手旁观,不得插手!

他要用凡人的方式,来打败朱棣!

他要用凡人的羁绊,来困住神仙!

京师,城外,十里长亭。

大明朝的战争机器,在皇帝与明王殿下的双重意志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仅仅三日,二十万京营精锐,便已集结完毕。

今日,便是大军开拔,北征与西征御敌之日。

校场之上,旌旗蔽日,甲光向日,金戈如林。

二十万大军,鸦雀无声,只有那金色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卷起漫天杀气!

在有修为的人眼中。

那股由二十万铁血将士汇聚而成的煞气,直冲云霄,让天空中的云彩,都为之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赤色。

永乐大帝朱棣,身着龙袍,亲自登上那高高的点将台,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一一送上践行之酒。

他的眼神,不再有半分的犹豫与挣扎,只剩下那属于“马上皇帝”的,无尽铁血与威严!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系到大明的国威,更关系到整个他们的未来修运路。

本来他也是打算上战场的,为自己儿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但又一考虑到老四好不容易回来,也是时候让他看看他多年调教他那三个哥哥的成果了,该让他们出出风头了。

而在他的身后,这场国战的三位核心将领,并肩而立,如同三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汉王朱高煦,身披特制的赤金战甲,那战甲之上,仿佛有流光涌动。

他手中,紧握着那杆被赤金龙气蕴养多日,显得愈发神异非凡的“破军”长枪。

他站在那里,如同一尊不败的战神,威风凛凛,气势如虹。

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金戈铁马的战场。

之前,那内耗的心态,似乎都被这即将到来的,酣畅淋漓的战争,给冲淡了许多。

他发誓,要用敌人的头颅,来洗刷自己的愚蠢!

要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来重新赢回,四弟的认可!

赵王朱高燧,同样身着一身玄色重甲,那甲胄的样式,比汉王的,更为贴身与灵活,充满了实战的美感。

他的腰间,佩着那把,名为“无影”的法宝绣春刀,刀未出鞘,却已然有森然的寒气,四散逸出。

他站在汉王的身旁,眼神阴鸷,杀气内敛,如同一条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准备发出最致命的一击。

兄弟二人,一个霸气外露,一个阴沉如水,并肩而立,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彼此间那无形的竞争气场,几乎要凝成实质。

而站在他们二人身前的,则是此战的主帅,大明军神,英国公张辅。

他一身素银甲,显得沉稳而内敛,仿佛一块无论历经多少风雨,都无法被撼动的磐石。

他从朱棣的手中,恭敬地接过那方沉重的,代表着无上兵权的帅印,眼神中,没有半分的激动,只有对胜利的,绝对执着。

太子朱高炽,则代表朝廷,对着下方的二十万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并以储君的身份,立下军令状,承诺粮草军需,绝不会有半分拖延。

战鼓,擂响!

号角,长鸣!

大军,开拔!

……

大军行进途中,暗流,开始涌动。

每日黄昏,例行的军事会议,都变成了汉王与赵王的主场。

整个中军大帐,都充满了火药味。

汉王朱高煦,凭借其丰富的对蒙作战经验,以及《赤金龙战决》带来的,那股一往无前的霸道气势。

他主张,放弃一切花里胡哨的计谋,集中所有骑兵精锐,以快打快,直接发挥大明铁骑的优势,找到敌军主力,正面,碾压过去!

在他看来,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三弟,打仗不是靠你那张嘴皮子!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学那些文人,搞什么阴谋诡计,只会丢了我朱家皇室的脸面!”

他指着沙盘,唾沫横飞,声如洪钟。

而赵王朱高燧,则完全不赞同。

他凭借其灵活的头脑,每日,都会提出各种各样,听起来天花乱坠的“奇袭”、“伏击”、“分化”的计策。

他试图在战术上,彻底压倒自己的二哥,向所有人,尤其是向远在京城的那位四弟,展现自己的“智慧”。

“二哥此言差矣,”他指着地图道“兵者,诡道也,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方为上策,若只会蛮干,与那草原上的野兽,有何区别?”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ebeh-1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