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抢夺帅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章 抢夺帅印!

 

那眼神,仿佛在无声地嘲讽:

你张辅,一门双国公,何等的荣耀。如今,给仙人当狗,却还是最差的那条,连骨头都分不到一根。

这种无声的、鄙夷的目光,比直接的羞辱,更让他感到难受。

不行!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想起了,明王殿下曾经金口玉言,要灭掉的那个,胆敢用西域奇毒,谋害皇后娘娘的乌孙国。

此事,至今悬而未决。

这,就是他唯一的机会!

他要靠这份泼天的军功,重新回到那位殿下的视野之中!

他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向殿下证明,他张辅,才是大明朝,最锋利,也最听话的那把刀!

整理好衣冠,张辅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迈步而出,直奔皇宫。

……

皇宫,御书房外。

当怒火攻心的汉王朱高煦,信心满满地,准备向父皇请命西征统帅之位时。

却没想到,在通往御书房的汉白玉台阶下,恰好撞见了一个,他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

英国公,张辅。

两人几乎是同时,看到了对方。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都凝固了。

“英国公,早啊。”朱高煦率先开口,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笑容。

“汉王殿下,安好。”张辅微微躬身,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

简单的寒暄之后,两人便陷入了沉默。

他们并肩走在通往御书房的路上,一言不发,但气氛,却压抑得让周围的太监宫女,都大气不敢出。

他们都从对方的身上,嗅到了一股同样的味道。

那是,对功劳的渴望,对战争的期盼。

两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太监通报之后,二人一前一后,被引入了御书房。

面对高坐龙椅之上的永乐大帝朱棣。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自己此行的请求。

“儿臣,请命西征,踏平乌孙!”

“臣,请命西征,踏平乌孙!”

两道同样坚定、同样充满渴望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同时响起。

话一出口,两人都猛地一愣。

随即,同时转头,看向对方!

四目相对!

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在激烈地碰撞!

朱高煦的眼神,充满了霸道与不容置疑。

在他看来,他是皇子,是亲王,更得了四弟的仙法,是未来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这份功劳,舍我其谁!

张辅的眼神,则平静如渊,却带着一丝不容动摇的执着。

他乃大明军神,百战百胜,论领兵打仗,他自认不输于任何人。

汉王虽然领兵打仗也很强,但跟他相比,终究还是差了点。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用一场大胜,来洗刷自己“失宠”的耻辱。

朱棣看着眼前的儿子与爱将,一个头两个大。

没想到今天刚打算休息会儿,再去老四府上找他聊聊天增进一下父子感情,就被这两个家伙给拦下了。

在听到他们的要求后。

他内心,自然是偏向自己的儿子朱高煦的。

毕竟,老二刚刚在老四那里,受了天大的委屈,正需要一个机会来弥补。

不然他可不希望他们兄弟几人,后面又闹出什么矛盾。

但他又不能寒了张辅的心。

一门双国公,为大明流尽了血汗。

张辅本人,更是大明军方的定海神针,声望无两。

更别提,他为了讨好老四,连亲弟弟的命都搭进去了。

这份“忠心”,连他这个做皇帝的,都感到心惊。

他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见父皇犹豫不决,朱高煦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

“父皇!儿臣乃皇子之身,此次西征,代表的是我皇室的威严!更能彰显我朱家,对胆敢冒犯大明天朝之宵小的,零容忍的态度!”

他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张辅:

“况且,儿臣如今得四弟仙法,早已脱胎换骨,实力非比寻常!对付区区西域蛮夷,如探囊取物!无需动用国朝太多兵马,儿臣愿亲率本部‘亲卫’,为父皇荡平西域!增强我大明之国运!”

他这番话,既是表明决心,又是在暗中炫耀自己的“仙缘”与实力,企图用“身份”和“仙法”来压倒对方。

面对汉王的咄咄逼人,张辅依旧面不改色。

他只是平静地出列,对着朱棣,沉声说道:

“陛下,汉王殿下神勇,天下皆知,但西域之地,并非只有乌孙一国,其地势复杂,诸国林立,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地图,在御案上缓缓展开。

“此乃臣根据多年征战经验,绘制的西域全图,西域诸国势力,看似联合,实则各怀鬼胎。”

“如何分化,如何合击,如何长途奔袭,如何保障后勤,皆需周密部署。”

“此,非一人之勇,可竟全功。”

“我大明,要以最小的损失,拿到最大的利益!”

他没有反驳汉王的实力,而是从最专业的“军事战略”角度,阐述了此战的复杂性,悄悄地暗示汉王有勇无谋,不足以担此大任。

御书房内的气氛,随着两人的交锋,变得愈发凝重。

汉王朱高煦与英国公张辅,这两位大明朝武力值最顶尖的存在,如同两头对峙的猛虎,互不相让。

一个,是身份尊贵的皇子亲王,手握四弟所赐的仙法,自认天命所归。

一个,是百战百胜的大明军神,门生故吏遍布军中,自信谋略无双。

他们为了那西征统帅之位,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朱高煦的理由,是身份,是血脉,是仙缘。

张辅的理由,是经验,是谋略,是战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高坐龙椅之上的永乐大帝朱棣,听得是头越来越难受。

他看着自己这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儿子,又看了看那个为国为家,几乎付出了一切的心腹爱将。

手心手背,都是肉。

他感觉,无论将帅印交给谁,都会得罪另一方。

实在是有点难以抉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ebeh-1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