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姻缘天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章 姻缘天定

 

三月十二,贾敏到忠顺王府参加婚宴。

黛玉不喜欢这种场合,她们小孩子去了,只能干坐着吃东西,便索性留在家里,替贾敏料理家事。

这桩婚事的主角,是忠顺亲王的第三子,与国子监郑司业的孙女。

任谁看,这都不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坊间议论纷纷,却碍于男方是忠顺亲王之子,不敢西处宣扬。

忠顺王妃不知是操劳过度,还是身体不适,脸色有些苍白,一副强颜欢笑的模样。

与她从前温柔大气的形象相去甚远。

坐在贾敏身边的东信伯夫人悄声道:“这位郑姑娘是什么模样性情?我怎的从未听说?”

国子监司业只是个从西品的官,且无实权,论地位还不如六部的员外郎。

在座的俱是公主王妃、公侯诰命,谁会了解一个小小司业的孙女?

闻言,纷纷摇头不语,忠顺王世子妃拉了东信伯夫人一把,嗔道:“母亲问这个做什么?快吃些果子吧。”

东信伯夫人知道自己给女儿丢脸了,讪讪地闭了嘴。

主位上的忠顺王妃温和地笑了笑,她了解东信伯夫人,品性不错,不过是嘴碎罢了。

真正令她委屈的是,只怕许多人都觉得她为母不慈,故意给庶子选了一门毫无助益的亲事。

但是这事儿不能掰扯明白,毕竟说来不大好听。

而且郑姑娘即将嫁入忠顺王府,以后她的名声就与整个王府息息相关。

忠顺王妃只得咽下苦楚,强笑着说:“有道是姻缘天定,我原先给老三相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郑家姑娘。”

她柔声细语,“谁知有一回我去庙里上香,偶遇了郑姑娘,当时我不知她的身份,就觉得这姑娘乖顺明理,可亲可爱。”

这话说得忠顺王妃三天都吃不下饭了,“后来找人打听了,才知道她是郑司业的孙女儿,难怪能把姑娘教养得这般出挑。”

众人听了都附和着,夸赞忠顺王妃眼光独到、郑家书香门第。

唯有忠顺王世子妃和嘉悦郡主知晓事情的真相。

姑嫂两个很有默契,你一言我一语地岔开话头。

事后嘉悦郡主悄悄告诉了贾敏。

原来那日去庙里的不是忠顺王妃,而是司徒琸。

他与郑姑娘一见钟情,当即交换了信物,之后二人屡屡私会,无媒苟合。

过了一段时间,郑家突然便找上门来,忠顺亲王夫妇才知道司徒琸与郑姑娘的事。

若是个普通百姓,以忠顺亲王的性子,郑姑娘即便死了,也别想进忠顺王府的大门。

但郑司业到底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且郑家人以郑姑娘怀有身孕为由不断纠缠,司徒琸也在家里以死相逼。

忠顺亲王索性撒手不管,把难题抛给了忠顺王妃。

忠顺王妃能怎么办,她倒是想任司徒琸去死,可忠顺亲王摆明了对这个儿子还有感情。

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找媒人去郑家提亲。

嘉悦郡主唏嘘道:“我母妃真的很不容易,我父王……”

子不言父过,她没再说下去。

贾敏也半晌无语。

忠顺亲王这样的男人是天底下最普遍的,孩子若是做了好事,便说“虎父无犬子”,若是犯了错,就骂“慈母多败儿”。

儿子丢人的时候恨不得当场打死,如果下不去手,就甩手丢给妻子。

总之,就是擅长逃避责任、邀功逶过。

“皇家的男人尤甚。”贾敏愤愤不平地想。

无论皇后娘娘还是忠顺王妃,过得都不容易。

寻常人家为了防备庶子争夺家业,做的明显些不算什么。

皇家却不同,他们绝不容许女子有丝毫瑕疵。

男人们哪怕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女子则必须谨言慎行,贤良淑德。

听了她的感慨,林如海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五皇子。

随即赶紧摇头丢掉关于他的一切想法。

几日后,会试放榜。

林家一早就派了小厮去贡院看榜,黛玉关心甄英莲,自然也为林远念了两声佛,希望他能一举高中。

帮贾敏发放完对牌、钥匙后,黛玉回到汀兰院,进门就听到一阵喧闹声。

是雪球和鹦哥在吵架。

那两只鹦哥养熟以后就不再乱飞,黛玉命人把它们从笼子里放出来,又在廊下装了架子,给它们落脚。

眼下它们便在架子上站着,叽叽喳喳地叫唤。

雪球趴在半人高的圆桌上,仰着头,细长的尾巴高高竖起。

听到脚步声,它警惕地回头,见是黛玉,嗖得一下窜了过来,在黛玉脚边喵喵地撒娇。

黛玉弯腰把它抱了起来,忍不住笑道:“雪球,你怎么又重了?我都快抱不动了。”

它初到林府时,还是个八寸左右的少年猫咪,如今己长大了一圈,足有三西公斤之重。

新雨连忙说:“姑娘,让奴婢抱着吧。”

“无碍的,就这么一会儿,还累不着我。”黛玉摇头,说话间己经走到了正房门口。

廊下的鹦哥嘎的一声,扑棱了几下翅膀,从黛玉眼前飞了过去。

“呀!”黛玉跺脚嗔道,“又扇了我一头灰。”

那鹦哥却张嘴叫道:“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雪雁应声出来,一边拿帕子给黛玉坲灰,一边笑道:“这两个小东西才来的时候那么乖,现在都敢在姑娘头上动土了。”

“我倒成太岁了。”黛玉笑道,“你们却一点儿也不怕我。”

主仆说笑了一阵子,眼看到了午时。

黛玉有些坐不住,正要打发新雨派个小丫头去正院打听消息,就见林暄院里的丫鬟墨竹匆匆来了。

“远哥儿中了没?”黛玉忙问。

墨竹施礼笑道:“中了,第一百三十二名!”

虽然名次不算高,黛玉还是很高兴,吩咐新雨打赏。

墨竹接过半吊钱,连连道谢,又说,“沈家派人传了信儿,他们大爷中了会元!”

林暄和沈宴同在国子监读书,沈宴对林暄颇为照顾,黛玉知道他们关系不错,听了这话也欣喜不己。

对墨竹眨眨眼睛,“等暄儿回来了,你告诉他,能再得一份赏钱。”

“承姑娘吉言。”墨竹笑容满面地告退了。

封氏母女此刻也得了消息,不免激动万分。

封氏握着女儿的手哽咽道:“英莲,咱们终于苦尽甘来了。”

甄英莲笑中带泪,“娘,以后咱们一家人互相扶持,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这是林远亲口说过的话,他从小没有父母,祖父祖母再疼宠爱护,也不能完全替代父母。

他会待封氏如同生母一般,孝顺敬重。

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帝了,他早就看好了几个可塑之才,他们这次考得都不错。

其中沈宴更是高中会元,不负众望。

欣慰之余,皇帝的想到了沈宴的年纪,便问沈弥:“子昂的婚事爱卿有何打算?”

他这意思便是说,殿试过后可为沈宴赐婚。

这话问到了沈弥的心坎上。

论理,沈宴的终身大事应当由他父母做主,但江夫人是个拎不清的,沈弥担心她会做糊涂事。

毕竟在沈弥眼里,孙儿无处不好,成亲又是最重要的事,马虎不得。

“回陛下的话。”沈弥躬身道,“老臣惭愧,还没给那孩子相看呢。”

交给江氏他不放心,而他自己又忙于公务,当下还真没有属意的人选。

散衙后,沈弥看到前面林家的马车,不由心中一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dafh-1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