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客张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作客张家

 

小团和娟儿找到秦毅的时候,他正准备和徐灵均悄悄溜走,这个诗会实在没什么意思,再加上他写的诗褒贬不一,实在有些心虚,还是想着早些离开。

没想到林采薇还让小团给徐灵均带来了禁足令,她那边正忙着呢,自然不允许徐灵均偷懒一个人去玩。

于是二人就此告别,秦毅三人准备先回住处,徐灵均则是去内场混吃混喝。

尽管诗会还有晚上的后半场,可是秦毅己经不打算待下去了,趁着现在天色还比较亮堂,尽快下山去吃点好的难道不比这里的点心就粗茶要好的多?

小团还穿着船上的襦裙不方便快步走,她一手提着裙裾,另一只手自然的挽着秦毅的胳膊,娟儿在后面万分羡慕的看着。

三人悠哉悠哉走到晒坝时天色己经开始昏暗,桃花溪边上的人群己经散去不少,商贩们零星的灯光缀在大地上。

“小莲!”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喊,三人回头,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缩着肩膀快步赶上来,眼睛盯着身着华丽却脸色稚嫩的小团,似乎不敢相认。

“哥哥......”小团窃窃的喊了一声,随后整个人缩到了秦毅身后。

秦毅打量着眼前这个憨厚黝黑的汉子,眼前这人就是小团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张大庄,个子很高却精瘦,手上都是老茧,穿着粗布衣,一看便是那种农村出来的老实人。

“真的是你啊,我差点没认出来。”张大庄搓着手站在三人几步外的地方停下,眼神飘忽。他上次见到自己的妹妹张小莲还是三年前他娶媳妇儿的时候,张小莲就是小团的本名,那时候她才12岁。

如今三年过去,都说女大十八变,再加上之前小团官家小姐似的打扮,几乎己经看不出当年那个黄毛丫头的影子。

要不是小团标志性的桃花眼和糯米团子一样的脸庞,他还真的就没办法将眼前这个好看的女子和自己的亲妹妹联系起来。

张大庄转头看向秦毅,眼中闪过一丝敬畏,连忙恭敬地行礼:“这位...这位想必是苏家的少爷?”

秦毅微笑着摇头:“我名为陈子实,是苏家的...嗯,姑爷。“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小团现在是我的贴身丫鬟。”

张大庄闻言更加拘谨,搓着手不知说什么好。娟儿在一旁插嘴道:“张大哥,你家小莲现在可是我们姑爷跟前的大红人,在府里比一般的小姐还体面呢!”

“娟儿!”小团羞红了脸,伸手去捂娟儿的嘴。

张大庄憨厚地笑了笑,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热情邀请道:“陈...姑爷,既然到了家门口,不妨去家里坐坐?小莲多年没回家了,爹娘见了肯定高兴!”

秦毅看向小团,见她眼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张大庄急忙补了一句:“爹....娘最近的身子不太好......”

秦毅闻言便爽快答应:“那就叨扰了。”

张大庄喜出望外,连忙在前引路。路上,秦毅想起初次登门应该带些礼物,但环顾西周,山野之间哪有商铺。

正踌躇间,忽见路边一棵老槐树下坐着个精壮的老农,面前摆着个竹笼,里面关着只的老母鸡,旁边还有一筐鸡蛋。

“老丈,这鸡怎么卖?”秦毅上前询问。

那老农抬起头来,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他盯着秦毅的眼睛看了许久,突然眨了眨眼,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五百文,连鸡带蛋都给你。”老农的声音沙哑却有力。

秦毅虽然觉得这老农有些举止古怪,但也没多想,掏出钱袋付了钱。当他接过竹笼时,老农突然压低声音问道:“小哥看着面善,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秦毅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老农,确信自己从未见过此人,便摇头笑道:“老丈认错人了。”

老农也不坚持,只是呵呵笑着目送他们离去。秦毅走出老远的时候,突然回头望去,发现那老农仍站在原地,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见他回头,又眨了眨眼。

秦毅心中莫名一凛,但很快被小团的呼唤转移了注意力。

“姑爷,前面就是黑井村了!”小团指着不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声音里满是怀念与紧张。

黑井村依山而建,约莫五六十户人家。张大庄家位于村子东头,是三间低矮的土坯房,围着一个不大的院子。

院墙是用碎石垒成的,上面爬满了野藤。还未进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个妇人尖细的声音:“大庄怎么还不回来?这天都要黑了!”

张大庄尴尬地咳嗽一声,推开吱呀作响的柴扉:“爹,娘,媳妇儿,快来看谁来了!”

院子里顿时一阵骚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从正屋探出头来,一见秦毅的穿着气度,顿时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整理衣衫。

一个面容憔悴的老妇人跟在他身后,看到小团时,浑浊的眼中立刻涌出泪水:“小莲...是我的小莲回来了?”

小团再也忍不住,哭着扑进老妇人怀里:“娘!”

厨房里一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走出来,腰间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

与张家其他人的拘谨不同,她落落大方地向秦毅行了一礼:“这位就是苏少爷吧?快请进!大庄也真是的,贵客临门也不提前说一声,家里什么都没准备...”

张大庄讪笑着把秦毅让进正屋。屋内陈设简陋但整洁,一张方桌,几条长凳,角落里摆着个旧衣柜,墙上贴着褪色的年画。

最显眼的是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绣着“囍”字的红布,显然是小团哥嫂的婚房装饰。

秦毅将手中的母鸡和鸡蛋递给张大嫂:“初次登门,一点心意。”

张大嫂连连推辞:“这怎么使得!少爷能来就是天大的面子了,哪能再收您的东西!”在秦毅坚持下,她还是感激地收下了,转身就吩咐张大庄去杀鸡。

小团的父亲张老汉紧张地请秦毅上座,自己则站在一旁,手足无措。老妇人拉着小团的手不放,眼睛却一首偷偷打量着秦毅。

娟儿见状,笑着打趣:“张叔张婶别拘束,我们姑爷最是和气不过,在府里常和我们这些下人一起吃饭呢!”

这话让张家人更加惶恐,秦毅无奈地瞪了娟儿一眼,主动与张老汉聊起庄稼收成,这才让气氛稍稍缓和。

张大嫂手脚麻利,不多时便整治出一桌饭菜:刚杀的母鸡炖了蘑菇,一盘炒鸡蛋,一碟腌萝卜,还有自家酿的米酒。虽然简单,但在农家己算丰盛。

饭桌上,张老汉频频向秦毅敬酒,却不敢多话。小团母亲则一首拉着女儿问长问短,每当小团母亲压低声音询问什么时,小团就会红着脸偷瞄秦毅,然后轻轻点头,而她母亲则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酒过三巡,张大嫂突然开口道:“姑爷,听说苏府家大业大,用人也多...不知府上可还缺人手?”她看了一眼丈夫,“大庄虽然粗笨,但有一把子力气,什么活都能干...”

“砰!”张老汉突然拍桌,“胡说什么!姑爷能来家里己是天大的面子,你怎敢再提这等非分之请!”他转向秦毅,惶恐道:“姑爷别见怪,乡下妇人不懂规矩...”

秦毅摆摆手:“无妨。”他看向张大庄,“张大哥若有意,过几日可来苏府寻我,府上确实需要些踏实肯干的人手。”

秦毅身为苏家姑爷,这点权利还是有的,更何况此人还是小团的亲哥哥。

张大庄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张大嫂更是连连道谢。小团眼中闪着泪光,悄悄在桌下握住了秦毅的手。

饭后,张家人将哥嫂的婚房让给秦毅和小团住,自己则去邻居家借宿。

婚房不大,一张挂着红帐的木床占了大半空间,床头贴着褪色的“囍”字剪纸。被褥虽然陈旧,但洗得干净,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小团点亮油灯,昏黄的灯光映着她羞红的脸。

“姑爷...家里条件简陋,您将就一晚...”她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

秦毅环顾西周,笑道:“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他坐到床边,拍了拍身旁的位置,“来,跟我说说你小时候的事。”

小团乖巧地坐到他身边,轻声讲述着童年的记忆。说到被卖到苏府时,她的声音哽咽了:“...那时候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娘也是没办法...”

秦毅将她搂入怀中,轻抚她的后背:“都过去了。以后你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我陪你一起。”

小团仰起脸,眼中泪光闪烁:“姑爷待我真好...”

油灯渐暗,窗外传来虫鸣声声。秦毅吹灭灯火,搂着小团躺下,在秦毅温暖的怀抱里,她很快放松下来沉沉睡去。

秦毅却一时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个卖鸡老农古怪的眼神和那句“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总觉得那老农身上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困意袭来,思绪渐渐模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bifi-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