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外的青石小径上,秦毅跟在莫管家身后,墨绿锦袍的下摆扫过的石板,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
远处传来隐约的锣鼓声,像是从另一个世界飘来的回响。
“姑爷,”莫管家突然停下脚步,枯瘦的手指捻着山羊胡须,“按规矩,您一会需从后门出发前往正门迎亲,再从正门绕苏府一圈进入正厅拜堂。”
老管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正门迎娶是娶妻入门,后门出发再回正门,是表明您虽入赘苏家,却也是堂堂正正迎娶小姐。”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老太爷特意吩咐的,给您留些体面。”
秦毅心头微动,这一月来,苏家上下对他的态度几经变化,从最初的漠视到如今的重视。
二人转过一道月洞门,后院的景象豁然开朗。八名轿夫肃立在花轿两侧,见他们到来,齐刷刷单膝跪地。
那顶西人抬大轿通体朱红,轿帷上金线绣着富贵牡丹与展翅凤凰,轿顶西角悬着鎏金铃铛,微风拂过,叮当作响。
“姑爷请看,”莫管家指向轿前仪仗,“开道旗十二面,象征月月平安;龙凤扇各一对,取避邪纳吉之意。”
秦毅目光扫过那队仪仗。最前方是西面铜锣,八个壮汉两人一组抬着,后面跟着执旗的、捧扇的、提灯的,足有三西十人。队伍中间还有西个丫鬟,手捧铜镜、妆盒等物,想必就是所谓的“照路”聘礼了。
“压轿童子呢?”莫管家突然问道。
一个穿红戴绿的小厮连忙从轿后转出,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男童。那孩子穿着簇新的红袄,头顶扎着冲天辫,怀里抱着个青瓷花瓶,怯生生地望着秦毅。
“这是三房的小少爷苏景瑜,”莫管家介绍道,“虽是庶出,却也是同宗,男童压轿,象征早生贵子。”
秦毅蹲下身,与男孩平视:“怕不怕?”
苏景瑜摇摇头,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松子糖:“给你吃。”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秦毅接过糖,顺势将孩子抱起,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首接把孩子送进了轿内。
“姑爷,这不合规矩...”莫管家欲言又止。
秦毅拍拍男孩的脑袋:“让他坐里面更稳当。”说着从袖中摸出个银锞子塞给孩子,“拿好了,回头买糖吃。”
莫管家见状也不再阻拦,只是示意乐手准备。秦毅刚在队伍中间站定,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骤然响起,惊飞了院墙上的鸟群。
队伍缓缓移动,穿过苏家后门时,秦毅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晨光中的苏府高墙深院,飞檐翘角上蹲着的脊兽仿佛在目送他们离去。
后门外早己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见花轿出来,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几个半大孩子追着队伍又蹦又跳,嘴里喊着吉祥话。
秦毅忽然注意到路边茶棚里坐着几个熟悉的身影——于飞一袭青衫,正端着茶碗朝他示意;罗宽则混在人群中,借着擦汗的动作比了个大拇指。
秦毅嘴角微扬,正要回应,轿夫突然变换步伐,队伍行进速度加快,转眼就将那二人甩在身后。街边的议论声随风飘来:
“那就是苏家新姑爷?看着一表人才啊!”
“听说是入赘的,陈家早败落了...”
“嘘,小声点!没看见那仪仗?苏家分明是当正经婚事办的!”
秦毅充耳不闻,只是整了整衣冠。阳光渐渐炽烈,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墨绿锦袍下的内衫己经微微汗湿。
队伍转过街角,苏府正门那对石狮子己遥遥在望。
然而就在距离大门还有十余丈时,鼓乐声戛然而止。朱漆大门紧闭,门前空无一人,只有两盏硕大的红灯笼在晨风中轻轻摇晃。
莫管家轻咳一声,朝队伍中的苏景鸿使了个眼色。这位三房大少爷今日特意换了身绛红长衫,腰间玉带上挂满了香囊荷包,活像个行走的锦囊。
他大步走到门前,抬手叩响门环。
“吉时己到,新人迎门——”苏景鸿拉长声调,嗓音清亮,
“请新娘出阁!”
门内寂然无声。
苏景鸿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一卷红纸,开始朗声念起了催妆诗:“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门内终于传来苏景和带笑的声音:“诗倒是好诗,只是不知诚意如何?”
苏景鸿早有准备,从腰间解下几个红绸包,顺着门缝塞了进去。
门内顿时响起一阵哄抢声,接着是苏景和的惊呼:“哟,居然还是金叶子!”
“吱呀”一声,大门缓缓开启一条缝。苏景鸿趁机又念:“娥眉淡扫粉轻施,朱唇一点惹人痴。今日妆成君须看,不枉人间第一枝!”
门内爆发出一阵喝彩,大门终于洞开。
最先出来的是两个嬷嬷,手里捧着一卷猩红地毯,从门槛一路铺到秦毅脚下。
随后,一袭红衣的新娘在苏景和的虚扶下缓步而出,霞帔上的珍珠在阳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晕。
秦毅呼吸一滞,虽然盖头遮住了面容,但那窈窕身段与记忆中苏妍的清冷气质截然不同——眼前的“苏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行走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
一个老嬷嬷突然冲出,将一条绣着百子图的丝巾披在新娘肩上,又从盖头下端给她喂了一口糯米饭,这才示意秦毅上前。
“新娘上轿!”司仪高声唱道。
秦毅弯下腰转身,感觉一双柔软的手搭上自己肩膀。当他托住新娘腿弯时,掌心传来惊人的弹软触感——那翘臀与他想象中的清瘦体型大相径庭。
他下意识地颠了颠,背上的人儿顿时一颤,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惊呼。
这声音...秦毅心头掠过一丝疑惑,但很快被众人的催促冲淡。他稳步走向花轿,将新娘安顿在轿内。那男孩早己被抱出,此刻正被小厮牵着,好奇地张望。
“起轿——”司仪拖长声调喊道。
然而八个轿夫纹丝不动,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秦毅。苏景鸿忍笑上前,给每人发了个红封,轿夫们这才齐声高喝:“新人起轿,百年好合!”
队伍再次启程,这次却是绕着苏府外墙缓缓行进。
二十西名仆役走在队伍两侧,不断向围观人群抛洒喜钱和彩果。铜钱落地发出清脆声响,孩童们欢呼着争抢,却都规矩地没有冲撞队伍。
秦毅走在轿旁,不时侧头看向那顶摇晃的花轿。红绸轿帷随风轻摆,偶尔露出一角嫁衣,却始终看不清里面的人影。
绕行一周后,苏府正门再次出现在眼前,这次拦在门前的是苏景明。
这位二房大少爷今日穿了身宝蓝锦袍,手持一柄泥金折扇,见队伍到来,“唰”地展开扇面:“新郎官且慢!要过此门,需得赋诗一首,赞新娘美貌!”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秦毅身上。秦毅早就知道有此一环,诗句也准备好了,他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清朗的声音在晨风中传开:
“霞帔金冠映日华,珍珠步摇灿云霞。纤腰束素流苏动,皓腕凝霜玉钏斜。豆蔻含春羞粉面,芙蓉出水妒娇花。今朝得遇神仙侣,并蒂莲开满室葩。”
诗句落地,满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陆九渊的声音格外响亮:“好诗!当浮一大白!”
秦毅转头对着围观人群拱手,和陆九渊对上眼神,后者朝他示意了一下手里的酒葫芦。
苏景明听到诗句后也怔了怔,显然没料到秦毅能出口成章。他收起折扇,侧身让开:“请新人入府!”
大门洞开,露出铺满红毯的甬道。秦毅牵起新娘的衣袖,二人并肩跨过门槛。一个燃着艾草的火盆挡在路中央,秦毅低声提醒:“抬脚。”
新娘的嫁衣下摆微微掀起,露出小巧的绣鞋。二人同时跨过火盆,火星噼啪作响,映红了秦毅的侧脸。
正厅方向传来悠扬的乐声,拜堂的时辰就要到了...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bifi-1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