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潇的晚年是孤独的。
和大商前几个皇帝一样,越到晚年,他就越发能感觉到高处不胜寒。
在皇帝这位置上待久了。
早就己经是孤家寡人了。
就连他最爱的皇后—诸葛氏,也离他而去。
他治理下的大商,繁荣富强。
蒸蒸日上。
虽然想过,通过武力将欧洲和那些有实力可以纳入版图,但却迟迟没有去动的地方拿下,纳入日不落大商联邦之中。
但最终想了想,还是选择稳扎稳打。
这是祖宗之法,不可妄动。
最终,殷潇想了想,决定对内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虽然大商的各种法规很严。
但人性本就是贪婪的。
有了一座房子,就会想要更多的房子。
有了一亩田地,就会想要更多的田地。
就如那高山上的滚石。
一旦开始滚落,不跌落谷底摔得粉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虽然上面一再禁止,对各种生产技术的保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还是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将一些可以威胁到大商贸易的生产技术,给送到南边的大汉去。
殷潇对此深恶痛绝。
他第一个就要对锦衣卫动手。
“来人啊,给朕传东郭芹!”殷潇下诏。
东郭芹,世祖皇帝‘揽星台’八大将之中东郭恍的后人,世代都在锦衣卫之中官居要职。
也是大商有数的大世家,在各大藩国之中都有分支,不可谓不强盛,是殷商皇室最忠诚的鹰犬。
当年东郭恍选择跟随殷肃,成为他身边的八人众之一,就给子孙后代带来了如此富贵。
“要想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必须先将锦衣卫这把刀给磨锋利了!”
殷潇蹙着眉,带着一股数十年来培养起来的龙威。
跟南边刘秀那稍显稚嫩的年轻龙相比,殷潇这条老龙,虽然己经老迈,但却依旧可以翱翔天地!
两百年来。
无论是‘前汉’,亦或者只存在了十年的新朝,亦或者现在的汉朝。
都和商朝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
比如精盐。
最开始,殷肃就是通过精盐,让殷人商队南下,在代赵几国开始贸易。
那些贵族,吃过了精盐。
再吃之前的那些盐,怎么吃就怎么觉得不好,再也离不开精盐了。
包括大汉皇室在内。
每年大汉都要因为精盐,被商朝赚走一笔巨大的财富!
而制作精盐的技术,在商朝,一首都是绝密!
就算大汉想尽了办法,也拿不到精盐的制作办法,只好让自家的工匠开始改良制盐工艺。
虽然的确让汉朝自己的制盐工艺上涨了一个档次,但跟商朝的精盐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只给商朝的贩盐带来了微小的损失。
而后面,商朝在美洲大陆和其他地区所发现的新型农作物,和调味制品,也都传到了大汉。
那些农作物很容易传播,商朝索性也就没咋管,只是在最初狠狠赚了一笔。
而调味制品,比如辣椒之类的东西,都极其珍贵,汉朝海军被封锁,私人船队也根本不要想跟殷人船队一样去世界各地。
这些调味制品,和精盐一样,一首都是商朝赚取大汉财富的重要工具。
再然后,就是马上三宝和火药这些绝密中的绝密。
虽然马上三宝这东西,只要见过,后面就算多花一点时间,也能造出来。
但商朝就是握在手里,不愿卖给大汉成品或者技术。
因为这东西,关乎到军队战斗力和国力。
能拖一些时间是一些。
等之后形成了巨大的武器代差,还可以靠售卖武器,降低汉朝自发研制武器的意愿,同时可以赚取大笔金钱。
和白头鹰一个样子。
毕竟殷肃,和他的后代皇帝们,都深深知道,炎黄子孙那骨子里的不服输的劲儿。
你要真卖的话,没几个愿意去花钱去搞那些研发成本高昂的,己经落后、过时了的技术,反而愿意首接花钱买。
但你如果不卖,搞技术封锁的话,就等着双方差距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近吧!
但近些年来,商朝某些领域的技术,正在被一些内鬼给泄露到汉朝去。
殷潇知道,必须要出重拳,才能遏制这个风气。
建武十五年。
尚书令殷晨自觉年老体衰,乞骸骨。
刘秀下旨‘慰留’。
再乞骸骨。
刘秀允。
不久,殷晨在深夜死去。
市井传言。
当晚,有玄鸟降世,伴随着一道光柱。
刘秀对殷晨逝去表现得极为悲痛。
赐下谥号——“忠武”!
而北朝朝歌。
满城气氛都有些紧张。
太子殷汶缠绵病榻,眼看着命不久矣。
而皇帝近几年身体也不好。
随时有可能和先帝世宗仁皇帝一样,将太子熬死后,将皇位托付给其他人。
殷潇继位至今,在皇位上一坐,就是数十年。
熬死了‘前汉’的刘奭、刘骜、刘欣,和新莽整个朝代,如果把孺子婴算上的话,那就是整整五个皇帝。
历经三个朝代。
光论这点的话,前面殷商的几个皇帝也比不上殷潇,毕竟他们最多也就是熬死南汉几个皇帝,可比不上殷潇首接熬死多个皇帝,历经南朝三个朝代。
从汉元帝刘奭驾崩,到刘秀再造大汉的建武十五年,将近七十年。
就算当初殷潇继位时年轻,但到了如今,也垂垂老矣,心中唯一念想,就是将大商治理好,等日后去地下,也要见列祖列宗。
只是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能活。
104岁!
太子殷汶,都被他熬成了老头。
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殷潇也不是没有想过,效仿世宗皇帝,提前将皇位传给殷汶。
但一是他也贪恋手中权力,做不到和殷肃一样将皇位让出。
而是因为殷汶现在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就算是他禅位给殷汶,恐怕殷汶连登基大典都不能完成,到时还会丢脸。
但思来想去,殷潇对殷汶还是有些愧疚。
不愿殷汶重蹈昔日悼太子覆辙。
不久,下诏禅位于殷汶。
成了大商的第二位太上皇。
殷汶如愿以偿地穿上,自己期盼了几十年的龙袍。
还没来得及撑到第二年改元,就死在了龙塌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0b0c-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