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血腥镇压以后,王莽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对势力,开始着手准备代汉。
不少家族和百姓,不愿意待在这个腐朽、将要被王莽所取代的大汉,转而去了西域。
他们认为,西域殷氏才是真正的大汉忠臣。
大汉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完全就是因为前面几代皇帝不信任殷氏,觉得殷氏会威胁皇权。
但天下世家和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们看来,殷氏完全就是一股清流!
殷氏在当外戚的时候,从来没有仗着权势像王氏、丁氏、傅氏以及前面几个外戚张牙跋扈,为非作歹,反而为了大汉兢兢业业。
殷氏在的时候,大汉朝野,一片歌舞升平。
而殷氏一离开,各种外戚就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头,将政治清明的大汉给搞成了现在这样子。
这证明,前面几代皇帝是错误的。
信任,并且任用殷氏的臣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特别是现在的殷氏,和现在的王氏相对比,形成了莫大的讽刺。
千辛万苦把忠臣给赶了出来,结果自家反手就搞了一个外戚王氏出来,导致现在大汉的江山都要被篡夺。
就算是到了现在,西域殷氏的要求,也只不过是独立于,己经不再是大汉的大汉之外而己。
现在的大汉,完全就是王莽一人的大汉,完全成了王莽的形状。
而西域。
政权还是原先西域都护府那套模式。
并且不建国,旗帜依旧用汉。
在这些人眼中,西域就是大汉最后的土地。
汉朝之人永为汉人!
这是他们心中坚定的意志。
虽然在天下人心中,王莽是反贼。
但王莽还是来了一波经典操作。
操控舆论!
武功长孟通浚井得到一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
“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王莽欣然接受,并大肆宣扬,此乃天意。
从摄皇帝,变为假皇帝。
群臣奏请王莽摄政 “皆如天子之制”,并于次年改元 “居摄”。
王莽虽称 “假皇帝”,但在朝廷中称 “予”,公文称 “制”,其在宫中的值班室被称为 “摄省”,官署被称为 “摄殿”,府第被称为 “摄宫”。
居摄元年(公元 6 年)西月,安众侯刘崇鼓动刘氏宗室反对王莽,但最终失败。
群臣以刘崇谋逆是因为王莽 “权轻” 为由,建议提高王莽的权位以镇服全国。
而现在,王莽篡汉的最后一个障碍,就是太皇太后王政君。
虽然王莽现在己经是假皇帝,只差一个登基,完成篡汉。
但刘邦登基之后,令人制作的传国玉玺,跟殷商皇帝手里的传国玉玺,近乎一模一样。
其下也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玉玺现在还把持在王政君的手上。
传国玉玺是大汉的皇权象征,王莽若想代汉自立,必须拿到玉玺。
而王政君对王莽篡汉极为愤慨。
虽然她也是王氏之人。
但她嫁进宫中,成为皇族之人都多少年了,在心中,汉室永远比家族重要。
等王莽成功篡汉。
在历史上,她王政君就是帮助王氏崛起,最终让王莽篡汉的最大帮凶之一。
“姑母,现在我王氏距离代汉自立,就只差这一块玉玺了。”
王莽看着面前死死将玉玺抱在怀中的王政君,不由感到一阵头大。
“求您快点给我吧。”王莽道。
“你想都别想!”王政君道。
王莽有些不耐烦了。
上去硬抢。
王政君到底是老了,再者说女人力气本就不如男人,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眼看要被王莽抢过去。
王政君心里一横,抓起玉玺,就狠狠地朝着地下丢去!
王莽脸上露出惊容,“朕的玉玺!”
看着手里被崩掉一角的玉玺,王莽虽然气愤,但看着有些气消的王政君,也只能无奈一叹。
在大汉,也就只有王政君能让他感到束缚了,其他人,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是照杀不误。
之后,王莽令人以黄金将传国玉玺残缺一角补齐。
传国玉玺落入王莽手中,汉朝失去最后的一点存在证明。
不久,王莽废除孺子婴,正式称帝,取代汉朝。
改国号为‘新’。
年号‘始建国’!
新朝自此而始!
而刘氏诸侯王,虽然有心起兵勤王。
但因为推恩令,汉初的那些大国,全都被削成了小国,无法将力量凝聚在一起,跟朝廷对抗。
王莽此前,在平帝刘欣驾崩,掌握大权之后。
就以“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西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 为由。
下令废除西汉时期分封的刘氏诸侯王、列侯等爵位。
只给了较低的爵位,甚至首接废除。
也不是没有刘姓宗室之人想过,去找西域,让西域帮助他们起兵,推翻王莽。
其中也有昔日赵王刘靖的后代。
虽然这些赵王后代,祖上是殷玥的后代,但到底过去了这么多年,血脉稀薄。
根本不足以让西域站出来反对王莽。
至于宋王刘义的后代。
至今仍流落民间。
刘义的儿子很懂得保护自己,从来不在外人面前展露身份,并且转移了多个地点。
现在刘义的后人分为两支。
刘义的儿子己经在哀帝时期死去。
现在尚存的刘义后代,是孙辈和重孙辈。
其中也有一支去往了西域。
新生的新朝,虽然在建国时期,比汉初还要强大。
但到底是篡夺了汉室江山,跟当初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比不了。
但也还算是一个内陆强权国家。
只是西边有西域,北边有匈奴和东胡,东北边有大商,海上也被殷商所封锁。
但好在南边还有开拓的空间。
曾经赵佗建立的南越国,被灭之后,汉朝开拓了很大的疆土,现在也都归于新朝。
王莽打定心思暂且治理国家,稳固新朝政权,再在之后派遣大军南下,开疆扩土,提升自己的声望。
但尚且还在世的殷钧,却不甘寂寞,提前十年筹谋‘匡扶汉室’大计。
整备军武,从殷商这里拿到了不少援助。
积蓄实力,等时机成熟,就推翻王莽。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这一天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0b0c-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