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简体字与朝歌雅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7章 简体字与朝歌雅言

 

刘宏要搞废史立牧,消息传出后,朝野沸腾。

有的人举双手双脚支持,也有人举双手双脚反对。

支持的是少数,比如提出这个建议的刘焉,以及那些有可能被立为州牧,总揽一洲军政大权的宗室。

反对的,则是那些臣子。

他们看到了废史立牧的危害。

总揽一洲军政大权。

如果借着黄巾起义这个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当地扎根下来,后期很可能尾大不掉。

但刘宏也不是傻子。

他在即位之初,也是想过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让大汉再次伟大,匡扶汉室的。

只是理想毕竟只是理想。

现实中想要改革的话,困难重重。

士族集团的力量太过庞大,以至于他不得不提拔外戚和宦官来作为缓冲。

作为皇帝,他不可能亲自下场和臣子打擂台。

因为这样,就是一个皇帝和一整个群体对抗,要是对面搞政变,或者将他架空的话,就完犊子了,这是刘宏决不能忍受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朝廷里扶持自己的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以前的皇帝一样。

扶持外戚和宦官。

宦官有十常侍。

而外戚有以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何氏。

但何进绝对是烂泥扶不上墙。

最开始甚至还想加入袁氏这些士族集团,但问题是,你是皇帝的大舅子,是外戚势力的领头人,你想加,我们还不敢呢!

虽然宦官用着最为放心,但也成不了大师,总不能让他们来管理军国大事。

刘宏也不是没有想过,借鉴北朝的内阁制。

组建内阁。

但刘宏好好地思考了一下大汉和大商朝堂的不同之处,就首接放弃了这个想法。

士族集团完全捆成一团,他要是组建内阁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何进这个没脑子的屠夫,就要被人家给玩死了,还是现有的体系就很好。

原本刘宏还准备在改元之后,举办一场恩科,将天下学子吸收进入朝廷。

但突然席卷大汉天下的黄巾起义,却打断了他的这个计划,让他很是恼怒。

当初殷肃建国大商,开始推行简体字。

最开始,确实有些困难。

那些原有的贵族阶层,在阻挠简体字的推行。

这个时代的文字,跟后世的文字还有很大差别,还没衍化到繁体字的程度。

繁体字和简体字,光听就知道,差别不会太大,甚至于将两种字体的句子放在一起,只要看了一遍简体字,就能明白繁体字是什么意思,可以快速明白意思。

但殷肃可不管那么多。

那时候殷商虽然才建国没多久。

但最开始在国内的士族,都是殷肃从中原地区裹挟而去的,在当地一点根基都没有,全都要仰殷肃鼻息。

面对实打实的威胁,他们也只能选择遵从。

因为虽然简体字的推行,会让底层人有上升空间,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但刀都架在脖子上了,不答应也没办法。

更何况殷肃是一手萝卜,一手大棒。

跟着殷肃的政策走,他们也没少得好处,这才渐渐安稳下来。

再之后,随着纸张被开发出来,读书的成本被进一步压缩。

殷肃又找专人搞出了一些自主习字的小本本,先从军中推行,然后下放到地方,让底层人都能有一个读书习字的基础。

在军中推行习字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在古代,在战争年代还好说,但在和平年代,或者镇守边关、远处在外,士卒只认将领,不认皇帝。

要是来一个意外,士卒叛乱怎么办?

让士卒习字,懂得一些思想,让他们知道,给他们饭吃的是谁,将军只不过是一个头。

而大汉,随着交流越来越深。

简体字的便利也被大汉统治者所知晓。

为了和北边的大商竞争,大汉在开启科举制之前,也开始推行简体字,将简体字定为了官方两大字体之一。

而后面嘛。

随着那些学习简体字,通过科举制登上高位的越来越多,简体字越来越重要。

就算是后来王莽上台,首接就将简体字作为官方唯一指定字体了,后来刘秀再造大汉也是如此。

原本这个时代的文字,应该是隶书才对。

现在嘛,全成简体字了。

至于语言问题。

殷肃在附身操控老祖宗殷煜期间。

既然都说了是附身,那自然可以听和说这个世界的语言,不存在什么问题。

不过去了辽东和朝鲜之地,建国殷商之后,为了和这个世界以作区分。

殷肃是定了一套‘朝歌雅言’的。

也就是普通话。

不过也不是完全照搬后世,多少还是带了点老祖宗殷煜的楚地口音。

不过倒也算是字正腔圆,非常有气势。

随着大商的国力越发强盛,藩国和海外省遍及世界各地,‘朝歌雅言’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区。

藩国和海外省自然不用多说。

而大汉境内,那些和大商打交道的那些士族或者人,则都开始学习朝歌雅言和简体字这些。

天下大乱以来,大商的商队也正是因为这样,从黄巾军这里没有了生命危险之后,就都安全地回到了朝歌。

-----------------

在刘宏看来,废史立牧可以,但要立谁为州牧事关重大。

万一真地在地方上尾大不掉怎么办?

可以让宗室子去地方上当太守,不然,怎么考察?

就算最后天下大乱,大乱的未来也在刘氏州牧的肩上!

最终,刘焉被定为益州牧。

黄琬豫州牧,和当上了幽州牧的刘虞。

这三个最先为州牧,后面再继续考察,看看是否继续任免其为州牧,或者让其他盯着这个位置的人来当。

-----------------

大军行至大兴山下,终与漫山遍野的黄巾贼众狭路相逢。

但见那贼兵如潮似蚁,皆以黄巾抹额,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凶戾之气首冲霄汉。

当下两军对峙,鼓角争鸣,杀气弥漫于西野。

刘备勒马立于帅旗之下,左右拱卫如磐石。

左有关云长,赤面长髯,倒提青龙偃月刀,气度沉雄如山岳。

右有张翼德,豹头环眼,紧握丈八点钢蛇矛,须发戟张,声若滚雷。

而玄德身侧,更有一人,手持霸王戟气势不凡,面如冠玉。

其人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电,渊渟岳峙,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0b0c-1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