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倒了一杯白开水,放了一些红糖在里面,放到赵青面前:“小青妹妹,喝点水。”
“哎!谢谢嫂子。”
朱氏顺手把儿子接到自己怀里,小家伙正津津有味的啃着点心,两边肉嘟嘟的小脸一鼓一鼓的,象只小松鼠在啃果子,可爱极了。
“嫂子,大伯和大牛哥都去地里了?”赵青喝了一口糖水问道。
“是啊!地里还有一些活,你有事找他们,要不我去地里叫他们?”朱氏就要站起来。
“嫂子,等下。”赵青从竹篓里拿出几块布出来,还拿来一坛子好酒放到桌上。
“嫂子,这三块布是给你们一家三口做身衣服的,酒是给大伯喝的。”
“小青妹妹,这……”朱氏为难了,赵青每次都是给宝儿带点吃的,这次送那么多东西,还是单独给自家三口的布料,她也不敢收啊!
婆婆知道了还得了,她虽然对自己还不错,但是她一个做人媳妇的,在婆婆还健在的情况下,收点心她孙子吃了就算了,别的她真不敢。
赵青好像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嫂子你就收起来,我是找你和大牛哥帮忙的,大伯母也不能说什么的。”
“回头我和大伯说,你别担心。”赵青又给她吃了颗定心丸。
“先收起来,要不然我可不敢让大牛哥帮我了。”赵青催促道。
朱氏知道自家男人也很喜欢这个堂妹,有什么事都会去帮忙,她因为婆婆的不喜,很少单独去赵青家。
“那好吧!谢谢小青妹妹。”朱氏温柔的说道。
看样子,小青妹妹是真的有事了,她还是去地里跑一趟吧!
她把布料和一包点心放在自己房间,就和赵青打个招呼出门去了,留下宝儿和赵青在堂屋。
赵青打量着堂屋里,家里打扫的很干净,院子里收拾的也利落。
赵二牛成亲,家里再添人住着就有些挤了,不过村里人都是一大家子住一起,父母在,不分家。
人多,住一起也显的热闹,人丁兴旺,当然事事非非也多,就看当家做主的人是不是压的住。
赵青逗弄着小团子,不一会赵水生和赵大牛在前,朱氏和王氏跟在身后都回来了。
赵青抱住宝儿站起来:“大伯,大牛哥还在忙着呢?”
“小青来了,哎哟!宝儿又吃上了青姑姑带的点心了。”赵水生看着胖孙子,脸上笑开了花。
他接过孙子,看到了桌子上放着十斤的酒坛子,对着赵青脸上更是和蔼。
这两个孩子三年里没有给他找过麻烦事,每年秋收送去三百斤杂粮,他们也会帮忙干几天活。
自家的日子过好了,二牛订了亲,明年就娶媳妇,家里又要添人进口,然后再生个大胖小子,赵水生心里美极了。
“小青,有事你只管说,还买什么东西,乱花钱。”赵大牛在回来的路上听媳妇偷偷说了单独给他们家买了布料。
“大牛哥,大伯母,也没买什么,主要不是大牛哥老帮我们忙吗?”
王氏听了也没说什么,她坐在赵水生旁边逗着自家孙子,看见孙子她就喜笑颜开的。
现在日子好过了,赵青姐弟又很少找他们家麻烦,只是大儿子去干点活的事。
她也不会去姐弟俩住的地方,而赵青还会给孙子带些零食,点心什么的,王氏也就收起了尖酸刻薄的一面。
“小青,让你大牛哥帮什么忙,你说一声就行,你们俩个还小不要乱花钱。”赵水生语重心长的说道。
王氏听了在旁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是谁,脸上的褶皱都笑成了烂菜花。
“大伯,我在山上挖了一棵几十年份的人参,卖了些银子,在镇上租了个院子让小山念两年书,以后家里就很少回来了,这不想让大牛哥经常去我们院子收拾一下。”
众人吃了一惊,赵水生想问卖了多少银子,怎么就要去租房子和念书了,那要花多少钱?
看着一屋子人,他也不好意思问出口。
“你们以后不回来了?”赵水生不由问道。
“哪能呢!只是回来的少了。”赵青自然不会把话说死。
“读书可要花不少钱的?你们卖的钱能用几年的?”赵水生还是问了出来。
“大伯,读两年认些字就行,总好过以后做睁眼瞎。”赵青敷衍道。
好吗!她不知道一句话,把一屋子睁眼瞎都包含了进去,她也是一时忘了。
忙找补:“大伯,我是想着,小山认些字以后长大了找活干,他那小身板也能找个轻省的事。”
赵水生点着头,也是。
只是,这次的挖人参怎么就不叫上他们,也不再分钱了……赵水生心里有些不舒服了。
赵大牛倒不会想这些,他心里替小堂妹高兴,又觉得她有远见。
能读书认字好啊!怪不得三年前,姐弟俩个有钱了就先跑去书肆买了几本书。
屋里的气氛就沉默的有些奇怪了,赵青也不在意,如果不是想着小山长大了说不定会去科考,她才懒得理这一家子人。
当然赵大牛一家三口不错,特别小团子可爱也没什么错,赵青正打算走人。
“小青啊!你看这样行不,就让你大牛哥搬过去住给你们看家守院。”
赵水生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开口问赵青人参卖了多少钱?
他想了半天只能如此,赵青很喜欢宝儿,大儿子又老实,以后说不定……
赵青简首无语死了,一处破房子,赵水生也算计。
的亏他一副老实相,还不认字,要不然不得了,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尤其是古人。
她在心里想了想,这算计自己竟是不能够拒绝,她当初只是修补房屋没想着重盖新房。
一是不想引人注意,二想着不可能住一辈子小山村,当时还要在山洞修炼。
现在她在山上随便找个地方都可以修炼,主要是为赵小山多考虑一下。
这特么的不管现代还是古代,亲戚关系就牵扯着利益,谁吃亏了也不爽,古代更是难断。
难怪现代的年轻人就出现了断亲潮,一是买房在不在一处,工作不在一处。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没那个时间去维护,也不想去做没意义的事情。
哎!赵大牛,自己心里觉的还行吧!
“好啊!大伯,就让大牛哥一家三口搬去住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0ahf-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