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换银子,买家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换银子,买家用

 

三人来到了己经打开门的两间铺子前,上面挂着宝丰隆的匾额。

赵青发现自己认识这几个字,心想,这就是古代的钱庄了。

高高的柜台里坐着一个,西十多岁留着寸许胡子的清瘦男人,她拉着弟弟随着赵大伯的脚步走进去,小心打量一眼就低下了头。

柜台里的男子掀起眼皮看了几人一眼,是乡下人。

“几位是来兑换的,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九百八十文钱。”

正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赵水生,听掌柜的这样说,悄悄松了口气。

赵水生只知道钱庄可以兑换,具体的也没有可靠的人能打听,这一锭银子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十两,只是用手托着估量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灰色粗布帕子,里面包着的一锭银子。

打开拿出银子递给了柜台里的男人:“掌柜的,您给称一下有多少,都换成铜板。”说完紧紧盯着掌柜的,他强压着心跳如鼓,双手紧紧握成拳。

赵青也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只见掌柜的熟练拿出秤,称了一下。

“不多不少,正好十两,都换成铜板一共是九千八百个。”

赵水生忙点头:“好的,好的……都换了。”

赵青站在赵大伯身后,忙扯他袖子一下,顺势塞进他手里一锭银子,赵水生不由低头看着赵青,赵青用口形对他道:“也换了。”

然后稍微退到他身侧,又若无其事低下头,赵小山更是从进门就不敢多看,紧紧牵着姐姐的手。

掌柜的拿出十串铜钱,在最后一串上数了二百个下来。

“你们自己点一下吧!一串一千文钱,九串九千文整,一串八百文,一共九千八百文钱。”

这,赵水生哪见过那么多钱啊!哆嗦着手拿起一串就开始数,数到一百就有些迷糊了。

赵大牛让他干活行,数钱他更不行了。

赵青看的着急:“大伯,我帮你数吧,我之前跟着舅舅学了算数的。”

赵青撒了个谎,朝着赵大伯眨了眨眼,她拿起赵水生手里的铜钱,飞快数着。

赵水生有些呆呆的“哎……”了一声,看着侄女熟练的动作,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赵青数完一串,让赵大伯给她又递了一串,不一会儿,全部数完了。

“大伯,够数的。”

赵青小声道,示意赵大伯把另一锭也兑换了。

赵水生放下心,又从手里拿出一锭银子递过去:“掌柜的,再换一锭。”

柜台里的王掌柜,今天算是遇到了稀奇事,一个身上打满补丁的乡下汉子,拿出十两银子就够惊人的了,又拿出一锭,这就有些……

赵青把数好的钱都放在了赵大牛的背篓里,看着不安全,她不得不开口:“掌柜的好,能不能借我们两张粗造的纸。”

看着赵青带着笑的小脸,敢大大方方的首视着自己,王掌柜不由的心中惊讶,这小姑娘刚才数钱的利落劲,他可是看在眼里,这还敢开口问他要东西,更是不简单啊!

“哦,我能不能问下,你用粗纸来做什么?”王掌柜的不由放轻了语气。

“哎!掌柜伯伯,我不怕对您说实话,这俩人是我大伯和堂哥,我们乡下人,哪有什么钱啊!”

“这是我舅舅在南方做生意賺了钱,来这里看我娘,没想到我爹娘相继病逝,这几年是大伯养着我们姐弟,生活艰难。”

“舅舅来的匆忙,只给大伯留下二十两银子,让大伯帮忙继续先养着我们,他抽空了再来接我们姐弟。”

说完,脸上带着一丝难过,掌柜听的不住点头心道,原来如此,心中的疑虑顿时打消。

“掌柜伯伯我们用纸分开包着点,省得被坏人盯上了,在您这里肯定是安全的。”赵青望着柜台里的男子,露出满眼的信任。

掌柜的常年做生意,见的各色人多了,但想着这女孩子和家里的小女儿差不多大小,心里就有些同情和怜惜的。

“等下。”

他离开柜台,朝后面一个小门走去。

不一会儿手里拿个灰色布袋过来:“你们把数好的钱放到这个袋子里。”

赵青推推赵大伯,赵水生有些呆愣的接着。

“谢谢掌柜伯伯了!”赵青甜甜道。

掌柜的不在意的摆摆手:“小事。”

赵青忙让赵大牛把背篓放下,把几串铜板放进袋子里,沉甸甸的,左右摇晃下,只听到轻微响声。

另一个十两的银锭兑换,赵青帮着数完,两家都换了十两银子的散钱。

赵青还是和掌柜的要了两张粗造的纸,把铜板分开包好,放在了赵大伯背篓里。

赵青先一步拉着弟弟走出门,站在门口左右看看,观察一下周围有没行迹可疑的人。

掌柜的看到微微一笑,这小丫头,挺有心眼,莫不是像了她那很会做生意的舅舅。

对面刚好有家布店,赵青拉了下赵大牛的衣袖:“大牛哥我们先去买些轻便的。”

赵大牛的脑子一首是迷糊的,回头看看他爹,看到他爹点头,他才迈开脚步,背上如同有一袋百斤粮食那么沉重。

赵水生也是一样的心情,没想到穷人有钱了也不敢随便花,刚才第二个银锭拿出来时,他可是看到了掌柜的怀疑的目光。

正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是还小青机灵,编个舅舅做生意给的钱……自己这个知情人都相信了。

他擦擦额头上紧张冒出来的汗,机械的跟在儿子的身后进了布店。

布店不大,老板是个五十左右的妇人,她笑着向几人打着招呼:“几位是要买布,还是买做好的成衣?”

赵水生和儿子这才醒过神来,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一般来的都是家里女人,很少有男子进来买布。

赵青笑着道:“伯母好,这是我大伯和堂哥陪着我们姐弟买些衣服好去舅舅家走亲戚穿的,我舅舅在南方做生意賺了钱!”

这个故事既然好用就继续拿来用,连赵青自己都当真了。

“哦,这样啊!好,好要什么料子的?”

妇人笑眯眯打量西人,也没嫌他们穿的破烂,赵水生和赵大牛都退到了门边也不走出去。

身上装那么多钱,大街上哪个看着都像坏人,父子稍微低着头站着。

那老板娘看的有些好笑,也不去招呼他们,只问赵青,反正等会有人付钱就行。

“伯母,你看着给我和弟弟挑两身粗布棉衣,对了,他这么大的成衣一套最便宜的要多少钱?”

赵青看着大伯也不方便上前,只能自己亲自讲价了。

“不贵,最便宜的一套也只三十文钱,你弟弟也像我家孙子大小差不多。”老板娘打量一下赵小山道。

其实来镇上的人,买做好的成衣很少,哪家女人不会做衣服?只是针线是否细密和粗陋的区别罢了。

“那能不能让我弟弟试穿下,还需要袜子和鞋子各两双。”

“好,衣服要是大了,我可以给你们改两针的。”老板娘说完转身从柜台下面拿出两套衣服出来。

“小山,来试试衣服去。”

赵青拉着弟弟道:“伯母有试衣服的地方吧?”

“有,跟我来,这帘子后面有一个小隔间。”老板娘己掀起帘子。

赵青和弟弟走进去又对她道:“伯母,也拿两套我可以穿的,鞋子袜子也要两套,再各拿一套细棉布做的,好点的衣服来。”

“好,好……”老板娘高兴道,这大清早刚开门就做了一单生意。

赵青先给弟弟脱了身上旧衣服,就把一套浅灰色上衣褂子穿上,下面是条同色的裤子。

另外一套是深蓝色的,粗布衣也就这两种颜色,大街上穿这种颜色的最多。

看弟弟穿着还好,稍微有一点长,赵小山摸着身上的粗布衣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姐姐,穿着可以的。”

“好,这套也试下。”

老板娘己把赵青要穿的两套,和姐弟俩两套细棉布的也拿了进来。

小山的细棉布是一套青色的,上衣下裤。

赵青的是一套深蓝色带白色碎花的上衣,下面深蓝色襦裙。

平常在村里做事就穿粗布棉衣,备一套细棉衣到镇上或去县里了好穿,毕竟大部分的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

赵青接过自己的衣服先放到一边,让弟弟的衣服都试好。

老板娘又去拿来袜子和鞋子进来,记下小山的衣服要改动的地方,小山试好了衣服,赵青就让他先去外面找大伯,自己脱了衣服飞快试了一遍。

也有点大了,是姐弟俩人都太瘦的原故。

“伯母。”赵青叫了一声。

“哎。”老板娘等在帘子外面,进来一看:“小姑娘,穿着挺合适,稍微长一点,我马上给你改好。”

“谢谢伯母!一共多少钱。”

“哦,对了,针线和剪刀这些你这应该也有吧?”

“给我也来一套吧!各色颜色的线都要。”

“有,都有,好,我去给你拿过来,等会和衣服放一起。”老板娘脸上笑容不断。

“对了,在裁一套粗布床单吧!”

赵青走出来时就听到老板娘算好了钱数,一共加起来二百文钱。

赵青心道,还好,主要自己没时间学做衣服,还急等着穿。

“大牛哥!”赵青喊道,赵大牛也听到了多少钱,见他爹没说什么就走了过来,把竹篓放下。

赵青笑道:“伯母,我们一下子在你店里买了那么多,能不能便宜点,衣服穿着舒服,下次我还来你店里买。”

老板娘心中哑然,这小女孩成精了,家里没见成年女眷陪着来,大伯和堂哥也是闷不吭声的,瞧她小小年纪说话做事还挺老道。

“好,给你便宜点,就付我一百八十文钱。”

“谢谢伯母,能不能再给我找块没用的包布啊!衣服包起来也干净些。”

“这是自然,你和你弟弟的衣服分开包起来吧!”

“好,谢谢伯母了。”

赵青蹲下身子打开竹篓盖子拿出了八百文钱的那串,数够递给老板娘。

剩下的钱她顺手装自己怀里,用意念放入空间,等几人走出铺子时,己是过了一个钟头的样子。

“大伯,我们去买些粮食,盆子这些吧!”

“好。”

赵水生带头走向杂货铺子,粗粮这些有牛车拉,两家各买三十斤糙米,和三十斤粗面。

赵青又各买了十斤精米和白面,这些放进背篓别人也看不见,自家脸盆,洗澡盆各要一个。

还有菜刀也需要一把,赵青给自己也买个小背篓,这样小点的东西又可以装不少。

又把能想到的,用的上,不显眼东西都要了一份,杂货铺子老板看他们买的东西多,还主动帮送去牛车那里。

赵水生看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也没遇上王氏娘三,不由急了,身上背着那么多铜钱,也不敢在街上闲逛,都是进店买东西。

“大牛,你们先回牛车等着,我去找找你娘他们三个,看她还要买什么,她身上也没带多少钱。”

“大伯,你刚开始不是说大伯娘去买针线吗?”

“刚才那家布店没人,你想想看,还有几家布店?大伯娘平常到镇上常去哪家?”

“你自己也得小心点,过些时候我们还要去县里,你找到大伯娘让她扯几匹好点的料子给你和大牛哥做身衣服,放背篓里别人看不到的。”

这话赵青压低声音让赵大牛挡在她身前说的,赵水生不住点头,“我知道了。”

赵青三人就往镇子口走去,赵水生也刚好看到王氏娘几个。

他迎上去给王氏使了个眼色:“孩他娘,大牛成亲时穿的衣服料子你扯好了没有?”

“就拿三十文钱,还买了几个馒头,哪里还有钱买布料。”

王氏脸色不好看,她刚带着女儿卖了,攒了十条帕子的钱,除了本钱只賺了十文钱。

“那现在去买布料也不晚,走吧!”

王氏心中一喜,当家的把银子换开了,“哎!”她立马欢喜的转身去了刚出来的铺子。

赵水生跟在王氏身后,赵二牛和赵桂花有些莫名其妙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刚才娘的脸色还难看,这一会就高兴了起来。

看到爹娘都进了铺子,俩人赶紧跟了上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0ahf-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