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苏战区司令部里,煤油灯在作战地图上投下摇晃的光影。于学忠的指尖划过蒙山南麓的等高线,停在名为"鹰嘴崖"的锯齿状标记处。情报参谋赵明递过译电员刚解密的电文:"明日辰时,日军战地观摩团经官道往临沂,含将佐六人,护卫中队。"
"坂田这个老狐狸,"于学忠冷笑一声,将电文凑近灯焰,"拿我们根据地当教学案例了。"燃烧的纸片照亮他眉骨上的旧伤疤,那是三个月前鬼子掷弹筒留下的纪念。
卫士长王勇忽然推门而入:"总座!三团抓到个活口。"他身后两名士兵押着个穿绸衫的胖子,裤管还沾着夜露。军需官老周低声解释:"在咱们秘密粮库附近转悠,说是贩药材的。"
"太君...不!长官饶命!"胖子扑通跪下,怀中药包散开,露出半截军用望远镜。赵明眼疾手快抽出夹层里的纸条,上面用日语标注着根据地兵力分布。
黎明前的山雾像乳白色河流,吞没了埋伏在灌木丛中的士兵。于学忠放下望远镜,转向身旁的特等射手:"看见崖口那棵歪脖子松没?等会儿骑白马的鬼子军官进入树荫,就是你的头彩。"
山道两侧的岩石后,战士们正往歪把子机枪枪管上缠湿布。新兵小李紧张地着腰间最后一颗手榴弹,被老兵张铁山拍了下钢盔:"省着点用,够你领三回鬼子罐头。"
山脚下传来引擎轰鸣。五辆三轮摩托开路,后面跟着三辆蒙着帆布的卡车。骑白马的军官在队伍中央,金色肩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于学忠眯起眼睛——望远镜里,那军官正用马鞭指点两侧山崖,显然在讲解战术要点。
歪脖子松的树影刚罩住白马头颅,山崖上突然爆出橘红色火球。领头的摩托在爆炸中腾空而起,油箱碎片溅在崖壁上燃起蓝火。特等射手的子弹穿过白马军官的咽喉时,他腰间的军刀才抽出一半。
"打!"于学忠的驳壳枪朝天鸣响。三十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弹道在峡谷中织成死亡之网。卡车帆布被打成筛子,有个戴眼镜的日军刚跳下车厢,就被飞来的手榴弹掀翻在排水沟里。
日军护卫中队疯狂还击。机枪手龟田架起九二式重机枪,子弹打得崖壁碎石迸溅。张铁山吐掉嘴里的土渣,示意小李注意左侧:"瞧见那个弹药箱没?"新兵会意,手榴弹划出弧线,引爆的弹药将鬼子机枪阵地变成了燃烧的火炬。
硝烟中传来日语惊呼。幸存的七八个日军躲进道旁涵洞,借着水泥管掩护负隅顽抗。王勇抄起大刀就要冲锋,被于学忠一把拽住:"等等。"他转向身后的猎户老赵头:"带火油了吗?"
涵洞口很快堆满淋了火油的枯枝。浓烟灌进管道,咳嗽声和惨叫声越来越弱。有个满脸血污的日军突然冲出火墙,挺着刺刀扑向于学忠。卫士长的砍刀在空中划出银弧,鬼子头颅滚落时,狰狞的表情还凝固在脸上。
暮色笼罩战场时,战士们正在收集战利品。赵明从白马军官身上搜出个皮面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各根据地薄弱环节。于学忠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于学忠部"西个字,画了三个惊叹号。
"总座!"小李兴奋地跑来,钢盔里盛满罐头,"这鬼子将官兜里还有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炮弹破空声。于学忠脸色骤变:"是105榴弹炮!全体撤进二号坑道!"
当夜,军医陈思齐在烛光下给伤员取弹片。于学忠裹着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在作战日志上写下:"今日歼敌一百西十七人,含少将一名。我部亡二十三人,伤五十六人。"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明日转移至备用营地,需提防日军报复性扫荡。"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idb0-2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