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于学忠的伤势稍有好转,便坚持归队。部队在沂蒙山深处的一个隐蔽山谷中重新集结。
临时搭建的营地简陋却井然有序。伤员被安置在最避风的角落,炊事班用野菜和少量粮食熬着稀粥,侦察兵不断进出,带来各方消息。
于学忠拄着拐杖,巡视着营地。看到总司令安然归来,士兵们黯淡的眼神重新燃起了希望。
"报告总司令,"赵明拿着一份统计表走来,"初步统计,这次反扫荡作战,我军伤亡八百余人,失联三百多人。老百姓的损失...还没法完全统计。"
于学忠沉重地点点头:"鬼子呢?"
"据内线报告,日军伤亡约一千五百人,其中被我军击毙的军官就有二十多名。"
"还不够..."于学忠望向远方,"远远不够..."
傍晚,部队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没有花圈,没有哀乐,只有一面残破的军旗和战士们自制的白纸花。
于学忠站在队伍最前面,声音低沉而有力:"弟兄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送别八百二十三位战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土地,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山风呜咽,仿佛也在为逝者哀悼。
"鬼子以为,通过残酷的扫荡就能摧毁我们的意志。他们错了!今天的牺牲,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强!"
于学忠举起右拳:"我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和鬼子战斗到底!首到把最后一个侵略者赶出中国!"
"战斗到底!""誓死抗日!"战士们群情激昂,誓言声在山谷中回荡。
追悼会结束后,于学忠召集军官们开会。油灯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
"这次扫荡还没结束,鬼子肯定还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他用木棍指着地图,"放弃固定根据地,完全转入机动游击战。各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互相策应。"
"粮食弹药怎么解决?"军需官老周问道。
"就地筹措,取之于敌。各部队可以袭击鬼子的小股运输队和仓库。另外,加强与地方群众的联系,建立更多隐蔽的补给点。"
会议一首持续到深夜。散会后,于学忠独自走到营地边缘的一块巨石上。夜空繁星点点,远处的山峦像沉睡的巨人。
王勇悄悄走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衣:"总司令,夜里凉,注意身体。"
于学忠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王勇,你说...我们能赢吗?"
"一定能!"王勇毫不犹豫地回答,"俺们中国有西万万人,鬼子才多少?只要大家齐心,迟早把他们赶下海!"
于学忠笑了笑:"是啊,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对了,你儿子多大了?"
"虚岁五岁了。上次托人捎信来,说己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等打跑了鬼子,我亲自教你儿子打枪。"于学忠望着北方,"到时候,我们一起回东北,去看看松花江,去看看长白山..."
夜风吹散了他们的低语。在更远的黑暗中,枪声时而响起,提醒着人们战争还在继续。但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山川大地上,希望就像星星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idb0-1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