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章 泰州新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8章 泰州新城

 

大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7月。泰州新城外,徐达营垒旌旗如林。常遇春率部刚与大军会合,徐达的中军大帐内便炸开一阵凄厉哀嚎,惊得辕门外值守的亲兵们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徐叔叔!疼死我了!别打了徐叔叔!“朱槿痛苦的呼喊声唤来的徐达更加用力的鞭打。

“常叔叔救命啊!快帮我拦下徐叔叔啊,我怎么说也是你手下的百户,标翊卫没了我可不行啊!“

常遇春在一旁笑得合不上嘴,终于有人替自己打这个小兔崽了。

“我可拦不下你的徐叔叔。”

“少拿标翊卫说事!又不是我的!“徐达挥着鞭子重重的落下,虎目圆瞪,

“你给我求饶没有用,我打你可是奉大嫂的命令。“

“徐天德!“朱槿涨红着脸吼道,“你再打!等我回到应天府,我就去找徐妙云!非让你乖乖叫我女婿不可!“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徐达心头。他手上力道不减反增,手中皮鞭破空声愈发响亮:“反了你!还敢惦记我家妙云?!我家妙云才三岁啊!看我不把你这混小子打醒!“

而徐达越打越走神,朱元璋在应天府对朱槿的夸赞在耳边盘旋——什么“少年英杰“,什么“标翊卫神勇“,什么“火器奇才”。想着想着,他竟觉得这小子若是真成了自家女婿,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徐天德!二十下早过了!“

徐达还在思考着怎么撮合朱槿和自己的闺女,朱槿的怒吼声打断了他的遐想。

因为想的太过入神,多打了几下。

徐达猛然回过神,尴尬地挠挠头,把手中皮鞭一扔,换上满脸堆笑:“好侄子,莫怪莫怪!你娘临行前特意烤了只油亮喷香的烧鹅,千叮万嘱要我好生管教你...叔叔也是没办法啊!“

朱槿听闻“烧鹅”二字,嘴角不受控地抽了抽,心中翻涌起滔天无奈。

暗忖道“我晕,按照记载老娘一共给徐达亲手做过西次烧鹅。

第一次是当时陈友谅进犯应天府,老朱命令徐达与常遇春在九华山设伏的时候。

第二次是不久之后总攻张士诚的时候。

第三次是老朱让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元大都的时候。

第西次是徐达功劳太大封无可封,但是北方战事又需要徐达亲自领兵,于是老朱想让朱棣,也就是现在的老五迎娶徐妙云的时候。。

如今倒好,就因为我这一遭,平白多了次‘烧鹅之刑’。看来这次,娘是真动了肝火,非得借徐达的手好好教训我不可。”

(烧鹅之刑-传说晚年徐达生了背疽,然而背疽患者最忌鹅肉和烈酒,朱元璋知道后,专门派人给徐达送了一只烧鹅和两瓶烧酒,徐达看见后瞬间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流涕食之,当天就病发身亡,不过不可当真。)

徐达见朱槿没有继续回话,于是放下了手中皮鞭:“来人!速传傅友德、冯胜、郭英进帐议事!”

不多时,三人阔步踏入中军大帐,却见朱槿像只蔫了的秋茄子,脸朝下趴在长椅上,锦袍下摆还沾着草屑。

傅友德挑眉戏谑:“哟,这不是咱们标翊卫那位威风八面的朱百户?怎的摆出这副模样?”

“咱们应天府威风凌凌的吴王二公子,如今可是应天府的顶流人物。”冯胜则是捋着胡须,似笑非笑,“你父亲在应天府天天夸你,我这耳朵都快磨出老茧了。”

郭英则轻轻拍了拍朱槿肩膀,温声道:“你郭姨娘记挂着你,害怕你在军营吃的不好。特意备了些吃食。等议完事,叔给你送来。”

朱槿龇牙咧嘴地撑起身子,目光扫过三人。

傅友德的骁勇不必多说;冯胜日后将成为六弟朱橚的岳父,晚年却因与藩王过从甚密,遭到老朱猜忌,落得赐死的下场;而郭英,这位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老将,算是为数不多能过安详晚年的淮西勋贵了,这郭英长相十分憨厚,多次救了老朱的性命。不愧是让老朱评价为“廷臣若某之忠诚朴实,诸人不及也!”意思是,朝堂上的诸臣,论忠臣,没有一个比得上郭英的。

想到这儿,郭英妹妹郭宁莲,也就是未来的宁妃。至正十三年就被他们得父亲许配给老朱,未来还给老朱生下了那个沉迷长生之道,且沉迷酒色,19岁就去世得鲁王朱檀。因此死后还被朱元璋钦定恶谥“荒”,史称“鲁荒王”。

朱槿暗自思忖:“冯胜和郭英,若想扭转他们既定的命运轨迹,看来还需从长计议。只是不知届时,这世事变迁,是否还会如史书所记那般发展?”

朱槿暗叹,勉强扯出个笑容对着三人:“三位叔叔就别打趣侄儿了......”

徐达则是立马出声制止几人继续的打趣。

“好了,叫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一下如何拿下泰州新城。要叙旧等议事完之后也不迟!”

说完众人落座,唯独朱槿还是趴在长椅之上。

徐达的目光扫过围坐的将领,沉声道:“现在我们大军兵临泰州新城城下,吴王催促进兵,诸位可有破城良策?”

常遇春粗粝的嗓音震得帐中虎符轻晃:“老办法,困!断其粮道,封其城门,不出旬月,城里的耗子都得饿得啃墙皮。”

“此计虽稳,却耗不起时日。”徐达重重拍在案上,“吴王严令速战,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围困敌军。”

此时傅友德猛然起身,腰间佩刀划出冷光:“何须废话!我十万大军压境,五倍于敌,架云梯、撞城门,铁蹄之下,何愁城池不破!”他的提议让帐内气氛骤然紧绷,仿佛己经嗅到了血腥气息。

徐达却面色凝重。泰州新城作为作为泰州城的前哨和军事据点,地势险要,城墙三丈有余,护城河宽达十丈,强攻之下,只怕要付出惨痛代价。思忖间,他的目光落在角落蜷缩的身影上——朱槿正撅着屁股,有一下没一下戳着地上的草屑。

“朱百户。”徐达刻意放软语调,“你训练的标翊卫号称精锐,可敢献一奇策?”

“没什么可说的。”朱槿闷声闷气地别过脸,“反正挨打的时候,也没人念着标翊卫的功劳。”

徐达与常遇春对视一眼,突然抚掌大笑:“若计策可用,本帅当即奏请吴王,升你为千户!”

这话如同一剂猛药,朱槿瞬间弹坐起来,眼中精光乍现:“大帅,标下认为,现在我们十万大军兵临泰州新城城下,张士诚必从外调遣援军支援泰州新城,所以万万不可全军压境,不然到时候会腹背受敌。

以标下看来,援军必然从淮北调兵驰援。我军可在险要处设伏,截断援军!”说着朱槿手指指向沙盘上的淮北方向。

此时众人皆看向沙盘。

“朱百户何以见得援兵一定会从淮北调遣?”冯胜不解的问道。

朱槿心中无语:“我总不能说史书上这么记载的吧?”

“泰州新城的位置太过重要,可谓是张士诚的咽喉地带,张士诚一定会拼命守住,周围只有淮北的兵力充足,且位置较近,交通便利。我要是张士诚就会选择这里。主要是,其他别的城池要么是兵力不足,这种级别的战斗,来个千百人没有任何用处,要么距离太远,赶到的时候我们早就破城南下了。”朱槿只能解释道。

“依标下标翊卫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来看,淮北城能够赶来的援军大约有1w人马,到时候大帅只需要布置2w人马在援军必经之路上阻截,在出奇不意的前提下,肯定能够最少损伤全歼敌军。”

“等到援军被有效拦截之后。大帅就可以派人散布消息,对泰州新城的守军说道,淮北方向的援军己全军覆没。先动摇其军心,劝其归降。”

“若不降呢?”常遇春凑上前,粗粝的手指几乎戳到沙盘。

朱槿嘴角勾起一抹狠厉:“如果他们还誓死不投,那么标下认为,我的标翊卫就可以出场了。现在我的标翊卫众人己训练有小成,到时候可以发动夜袭,首接杀光泰州新城守城将领,到时候他们群龙无首,自然不会恋战,自会投降。”

帐内死寂片刻,随后徐达重重的拍了朱槿肩膀,朗声道:“好!此计若成,你当首功,这千户之位,你当得!”

徐达早就听闻了朱槿曾经夜袭赣州,单枪匹马取回熊天瑞首级的事情,今日他也想看看朱槿训练出的标翊卫是不是也如朱槿一般神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e0d-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