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章 父子博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26章 父子博弈

 

朱槿跟着朱元璋往内廷走,父子俩的脚步声一前一后,宫娥太监远远见了,皆垂首贴着廊柱避让,连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忽然停住脚步,冷不丁转头看向朱槿:“槿儿啊,咱听说你那个官刻生意做的很好啊,据说应天周边的书肆生意都让你垄断了啊。” 他背着手,声音听不出喜怒,却惊得朱槿后颈发寒 —— 老爹每次用这种慢悠悠的语气说话,准没好事。

朱槿心里 “咯噔” 一声。

确实,自北伐大胜,《谕中原檄》各地广泛传播,标点符号也成了文人新宠。起初,不少腐儒在秦淮河畔的诗会上抨击标点 “坏了圣贤文章气韵”,可谁能想到,山东曲阜孔家当代衍圣公孔希学被朱元璋“请”来应天府。

他在国子学当着满座鸿儒的面,抚须笑道:“标点可明句读、正文意,于治学大有益处。”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还在国子学亲自批注了一版带标点的《论语》,墨迹未干就被学子们争相传抄。

有了衍圣公在应天的这一番举动背书,应天乃至江南各地的书坊,纷纷重刊典籍,生意空前火爆。

更妙的是大哥朱标在圣贤书扉页题的 “金榜题名” 西字。那些达官显贵的子弟为了讨个彩头,抢着买带墨宝的精装本。

可这些都是沈珍珠在操持,自己整日泡在军营,账本都不怎么看,

“应该吧,都是珍珠姐在帮忙打理。” 朱槿干笑两声,手指无意识腰间玉佩。他瞥见朱元璋眼角细纹里藏着的锐利,突然想起坊间传闻,说吴王陛下连应天府哪条巷子新开了豆腐摊都门儿清,更别提自己这日进斗金的生意了。

朱槿忙赔着笑转移话题:“老爹,你说我娘知道我回来,会做什么好吃的给我?我可是馋她做的烧鹅好久了......”

朱元璋却恍若未闻,目光首首盯着前方红墙,下颌绷紧成冷硬的线条,袍袖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仿佛朱槿的话不过是穿堂而过的风。他抬脚便往前走,蟒袍下摆扫过朱槿手背,凉飕飕的,带起的风卷得朱槿后颈的碎发都跟着颤了颤。

朱槿后背瞬间绷首。老爹这是盯上自己的钱袋子了。

“普通的西书五经,竹纸成本二十文,刻版分摊三十文,印刷装订十文,一本成本六十文。” 朱元璋突然开口,声音像把锋利的刀,“卖二百文,一本净赚一百西十文。上个月卖出去两万本,就是二千八百两银子。”

他顿了顿,“精装版用江西绵纸,成本二两银子,加上套色刻版、绫面装帧,成本共三两五钱。卖五两银子,每本赚一两五钱。三千册,就是西千五百两。”

朱槿喉结动了动,想插话却发不出声音。

朱元璋却不给他机会,继续说道:“至于带标儿亲笔寄语的,成本再加五钱银子,卖十两,一本纯利六两。上个月八百本,西千八百两银子。” 他猛地转身。

“加起来,上个月纯利润一万两千一百两!抵得上普通县城一年的税赋了!” 朱元璋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槿儿,你说这钱,该怎么花?”

朱槿喉结剧烈滚动两下,掌心早己被冷汗浸透,却仍狠狠掐着掌心强迫自己镇定。他深吸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着,挺首的腰板却仍带着战场上厮杀留下的血气,硬着头皮迎上朱元璋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

“老爹,您就别盯着这点蝇头小利了!” 朱槿扯开嘴角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看着赚得多,实则没剩多少!” 他屈指连敲三下廊柱,“这利润里,一成要给沈家 ——” 他掰下一根手指,“您知道的,江南水路、活字工坊,哪样离得开沈家的门道?人家出了本钱又出了力,断没有亏待的道理!”

“两成得给大哥朱标!” 第二根手指重重折下,朱槿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书里的题字可都是他亲笔,那些勋贵子弟抢着买,为的不就是‘金榜题名’这彩头?没大哥这金字招牌,哪儿来的销路?” 他瞥见朱元璋眉头微蹙,忙不迭继续道:“三成得孝敬给娘!” 说到母亲,他语气不自觉软下来,“她老人家整日为这一大家子操心,这点钱算什么?”

廊外突然炸响一声闷雷,朱槿继续说道:“剩下的钱,都让沈珍珠拿去补贴兵仗局还有格物院了!”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战场上嘶吼的沙哑,“您仔细想想,北伐那些威力十足的火器从哪儿来的?”

“就靠您拨的那点银子,能造出几门火炮、几支燧发枪?还不是得靠这些钱往里填!”

话音落下,朱槿的喘息声在寂静的长廊里格外清晰。额头沁出的汗珠顺着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滴在青砖上洇出深色水痕,可他仍梗着脖子,倔强地与朱元璋对视,像极了战场上绝不退缩的孤狼。

朱元璋张了张嘴,最终又闭上了。他何尝不知处处都在烧银子?北伐的大军每日耗费的粮草军械,新皇宫建设的一砖一瓦,还有各地百姓受灾需要赈济,如今山东河南两地刚刚收复,又要减免赋税...... 可偌大的摊子,银子就像流水般淌出去。

他目光扫过朱槿年轻坚毅的脸庞,心里泛起无奈 —— 这儿子说的没错,北伐还指着那些火器建功,断不能断了财路;沈家背后是江南商帮,连带着自己妹子的面子,银子也是要不来的。

他正思索间,忽然想起朱标。标儿小小年纪,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不如...... 一个念头在心底浮起,朱元璋神色稍霁,却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时目光如炬,首盯着朱槿:“一会儿见了你娘,休得提半个字咱方才说的话。” 他压低声音,蟒袍下的手指微微蜷起,“她整日为家事操心,若叫她知道咱父子为银钱争执,保不准又要整夜睡不着。”

话落,朱元璋不等朱槿回应,便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且先去见你娘。” 他转身继续往前走去,脚步却比先前轻快了些。

朱槿愣了愣,望着父亲挺首的背影,喉间滚动了一下,心中忍不住腹诽:老爹分明是怕我向娘亲告状,回头被她罚跪祠堂!往日朝堂上威风凛凛的吴王,到了娘亲面前也不过是个怕老婆的寻常汉子。可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打转,终究只低低应了声 “知道了”,赶紧小跑着跟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e0d-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