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上大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6章 上大专

 

交钱时马赛克可没那么痛快,被居委会的谢主任拖着到了街道办。

摊派这东西从古到今都有,这明显是谢主任被摊上的任务,卖得都是些烂房子。

有钱马赛克也不打算全给,他弄出来一千二,毛票,分票数得街道办的人头都大。“我就这么多了,这里还借别人不少钱呢,如果能不买,我就不买了。”

谢主任马上就急了,好不容易动员了一个,怎么能在最后一哆嗦打退堂鼓。“小马啊,不是我说你,京师是个什么地方,房子可重要了。买了不亏。”

“可那房子都己经”

“别提那些有的没的,我住主了,你先欠着,分三年还清如何?”好不容易抓住个好欺负的,不能让他跑了。

“我一个磨剪子的,难啊。你们还是找我们院的几个大爷吧,他们有钱。”马赛克开始哭穷。

“妈的,好说不听啊,你是不支持我工作啊,啊,啊。”每个啊就会升个调子,旁边的工作人员就当没听见。

谢主任把张欠条写好,塞进马赛克手时,不到一分钟后又给了他房产证明,“看看,那么大的院子都给你了,偷着乐吧。还有啊,欠街道三百块,别想不还啊。”

马赛克就没想还这钱,欠着呗,正好说明自己穷啊。

如果自己没有实力那财富越多越危险,等你实力够了才能显示出相应的钱财,切记。最好的实力当然的权。

。。。

今年的夏天是饥饿的夏天,也是马赛克考试的夏天,热浪把人身上的水分榨干,也带走了热情。幸好是夏天,热能让人少损失能量,如果是冬天考试,考场上能晕倒一半人。

先参加了中专考试,还得压分考,免得给李怀德的侄子找麻烦,多贴心。巴结人都巴结到这份上。有些人肯定觉得这不可能,那你绝对是个学渣。有没有觉得自己上学时有神人,平时不学习考试次次第一,艺术,体育都好。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之间的区别都大。

学习天才不用教,学习蠢材教不会,老师和学校负责的实际上是中等那批,管得严点,多练习一下,说不定能成个材,普通的废材,千万别觉得自己己经与众不同,要清醒认识到你那点能量对世界的进步贡献几乎为零。

给自己的考试是三天后,这次马赛克没怎么控分,他又不怕什么复检复试,就是有实力,气死你。

京师教育资源丰富到吓人,马赛克选择了邮电学院电子与电路专业,以后凭手艺也能吃饱。

师范大专是学制最短的,只要两年。马赛克第一个就把它排除了,当老师有多那个,不能给自己找不痛快,高帽子可不好戴。

现在从小学到中学是都需要学费的,光是学费就劝退了很多家庭的孩子。再加上层层筛选每次都淘汰一大半人,能上高中的都是家境不错学习努力的人家。当然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贫苦出身,还要家里出钱搞什么毕业礼物,那是特例。

当马赛克挂靠的学校领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了,上一世他的学历是中专,八十年代的中专那都是人尖子。现在他终于比上一世学历高了一点,呵呵,人的虚荣,是个复杂的东西。

自我认知的异化,虚荣者活在他人眼球的囚笼中,“我们把自己囚禁在他人的意见里,如同把生命献给了一面哈哈镜。”---叔本华。真实自我被扭曲,行为沦为取悦观众的表演。

生命意志的焦虑,人类受“生存意志”驱使,在无尽欲望中挣扎,虚荣是意志缓解存在焦虑的麻醉剂。例:追求头衔、奢侈品,实为对生命虚无感的逃避。

理性的悖论,理性本应主导意志,却常沦为虚荣的帮凶。知识分子用“清高”掩饰求名之心,构成双重虚伪。

马赛克没有在西合院宣扬自己考学的事情,这时代又没什么通知书到家的服务,他们不可能知道。报纸上会刊登整版面的录取名单,马赛克还是收藏了一份。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值得纪念。最后一次就不行了,进棺,那个是别人纪念。

。。。

录取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磨剪子手艺,马赛克给卫生学校的定点服务还是得进行。等以后不锈钢产量上来他就吃不到卫生学校的生意了。

他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人家拍摄毕业照片,一个个都想保持严肃,可青春年息还是扑面而来,偶尔的几个扭捏都显得青涩而美丽。

很少有丢毕业照的吧,人生再失意,再落魄也没有随便扔毕业照的。就是失恋了砸东西也鲜有烧毕业照片的。那是所有人的青春,在记忆里生根发芽。

前排就坐的几个老师看他还认识,都点头示意一下,让他等等。马赛克还发现一个熟悉的人,丁秋楠,也许她会去那个机修厂,和那个厨师界的另一个冤种来段短暂的爱情。再和那个上进的崔大可纠缠一生。

他们只是认识,丁秋楠这个人嘛,眼皮子浅。在剧里深夜去男人的宿舍,难道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她可是学医的,如果说她是傻白甜,那就是侮辱医学,说白了就是利益。她父母也枉为高知分子,认知那是差得一塌糊涂,一点点好吃的就俘虏了,就认可崔大可,这得多没见识,或者是己经被打击得卑微到极点。

崔大可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上进的,努力往上爬,不能因为他是农村的而鄙视。想出人头地有错吗?至于说里面的弄虚作假,呵呵,他算老几,没有氛围,他敢这么做吗?

他从农村搞来的物资,那是怎么来的?肯定不能偷啊,肯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时候你偷个粮食试试,比偷人的罪过还大。偷个人顶多被人笑话几天,或者和当事人打个架。普通人偷粮食会出人命的,当然队长没事,人家是拿不算偷。

。。。

陪酒员的工作也还在继续,都是为了工作嘛。茅子酒还在增产,不知道这年月粮食是怎么来的。

马赛克可没有什么囤茅子的想法,吃这个年代的酒,总有负罪感。再想一下,他不喝还有别人喝,这样一想就能安慰自己。

这次是给一个车厢厂子争取板材,呵呵,又是老熟人。在酒桌上再次遇到聂副书记和李主任,大家都不用介绍。

聂副书记笑着问马赛克,“哟,马师傅这是又换工作单位了?”

马赛克没一点不好意思,“生活所迫,不得己而为。还没一个厂子收留我。”

车厢厂的厂长和书记一看自己请的替酒员和对方认识,那不更好嘛,聊聊总是好的。

李怀德不干了,“我没给你介绍工作吗?你自己不去的。今天还要薅我们轧钢厂的羊毛,我可不认,老聂啊,我是不同意的。”

郭科长虽然官小,可他父亲面子大啊,他就经常做这些牵线的活。现在出来打圆场,“两们,二位,咱不带这样坑小马的,这老弟弟不容易。好不容易才能混上好饭,你们还想砸他饭碗?我可不答应。”

“你们先聊,我和小马讨论一下新的棋谱。”看看人家的爱好,多文艺。别人劝他酒也不推辞,首接干了。自己还给自己倒,活成这样也是幸福。

酒喝才一瓶,聂副书记就不肯动了,他对那车厢厂的面子一点也不给,什么档次给我敬酒,你不知道我哥是哪个?

“这酒呢得有说法,没硬条件我是不喝的。”这就是让车厢厂出东西和轧钢厂换。

车厢厂能有什么好东西?他们是铁路局下面的附属厂,也就是铁家伙多,可轧钢厂还缺少这个?至于车皮什么的卡轧钢厂?那还是洗洗睡吧,会出大事,轧钢厂可是他们的上游企业,不能惹。

车厢厂的书记首接塞给马赛克五十块,这人有魄力,还没办事就给钱。

马赛克站起来,“聂书记,咱都是老相识了,您是长者,又是领导,工业是成体系的,对吧,而这个体系里轧钢厂又在上游,是轧钢厂在带领整个行业,而您是轧钢厂的领导,就是行业的标杆,为整个行业尽心尽力,劳神劳身,功不可没。”

聂书记只是笑就是不表态,也不喝。“小马,你叫别人是老哥,到我这里就长辈分了,是不是排外,想和李主作搞小团体?”

“瞧您说的,我哪有那个胆子。”

“那你就给我一个喝酒的理由。”

“行。看看这个成不成。”马赛克掏出了录取通知书。

李怀德也凑过来一看,马上倒满酒,“恭喜恭喜,马老弟,恭喜啊,哥哥敬你。”

聂书记也开口了,“行,看来今天的酒必须喝了。马老弟厉害。"

花是茶博士,酒为色媒人。此时车厢厂的女工一再敬酒,宾主尽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dde-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