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紫芒暗涌
(一)天象异变
三更时分,甘露殿内烛火摇曳。李世民凝视着案前密报,指尖轻叩檀木桌面。
“陛下,太史令李淳风、袁天罡求见。”内侍低声禀报。
“宣。”
二人入殿,伏跪于地。袁天罡双手奉上一卷绢书:“臣等夜观天象,荧惑入太微,紫微垣旁现赤芒。”
殿内骤然寂静,唯有铜漏滴水之声。李世民目光锐利:“说。”
“《秘记》有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淳风沉声道,“臣等推演六十西卦,此兆应在西南。”
李世民接过绢书,缓缓展开。首页赫然写着: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他瞳孔微缩,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颤。殿外忽起狂风,烛火骤灭,黑暗中传来袁天罡的声音:“此女命格与陛下相冲,若留之,必成大患。”
“够了!”李世民猛然拍案,“天象虽显,然人事可变。”他将绢书投入火盆,火焰骤涨,映得他面容阴晴不定,“即日起,西南各州严加盘查,可疑人等……格杀勿论。”
(二)儒法之争
太极殿上,群臣肃立。李世民扫视众臣:“长乐公主与长孙冲之婚事,诸卿可有异议?”
长孙无忌出列,朗声道:“臣侄冲品行端正,与公主青梅竹马,此乃天作之合。”
众臣附和,唯有李宽立于殿中,纹丝不动。
李世民抬眼:“李宽,你有何话说?”
李宽拱手,声音清冷:“臣,反对。”
殿内哗然。长孙无忌冷笑:“殿下何出此言?”
“近亲婚配,祸及子孙。”李宽首视长孙无忌,“秦律明令‘中表为婚者黥为城旦’,汉儒曲解周礼,以‘亲亲相隐’乱人伦。”
魏征皱眉:“殿下此言,可是非议圣贤之教?”
“董仲舒篡改经义,使世家坐大,终致汉亡。”李宽猛然拂袖,“尔等欲效仿汉儒,再乱大唐纲常?”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放肆!殿下欲颠覆礼法?”
“礼法?”李宽冷笑,“百年之后,黄巢刀下,不知尔等可还能高谈礼法!”
“够了!”李世民拍案而起,殿内霎时寂静。
良久,他缓缓道:“婚事,暂缓再议。”
(三)灵霄畿宫之谋
终南山巅,灵霄畿宫。
邹辰立于观星台,俯瞰长安城灯火。铜盘倒映着星象,他指尖轻点:“李淳风果然将《推背图》献于李世民。”
“需不需要……”邹雅婷做了个抹颈的手势。
邹辰摇头:“他们看到的,不过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他转身望向西南,“派人去利州,给武家施压。”
“李宽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倒是出乎意料。”
“他自幼博览群书,深谙法家、墨家之道。”邹辰冷笑,“世家与皇权之争,该添一把火了。”
夜风拂过,铜盘中的星象渐渐凝聚成紫微帝星之形,而旁侧,一缕赤芒如影随形。
长安朱雀大街的积雪尚未消融,灵霄畿宫的青铜檐角却己泛起暖意。邹辰负手立于观星台,俯瞰着棋盘般的长安城。三十六面青铜镜悬浮空中,映出各处关键场景:太极宫甘露殿内,李世民正与长孙无忌密谈;楚王府书房里,李宽在《贞观政要》批注本上疾书;利州应国公府,七岁的武明空正蹲在花园里用树枝划着奇怪的符号。
“贞观九年……”邹雅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武士彟会病逝,那丫头将随母亲迁居长安。”她将半块鱼符按在观星仪上,“我们需要提前布局。”
邹辰冷笑:“不急。她的命运齿轮,早在你我穿越时就己偏移。”他调出天机阁密报,“长孙无忌在西南的暗桩,该清理了。”
太极殿朝会上,李宽当众撕开《婚书》。碎纸如雪,落在长孙无忌脚边。
“近亲通婚之弊,《唐律疏议》早有明禁!”他的声音如金石坠地,“长孙大人身为国舅,竟要将亲外甥女推入火坑,这就是世家的礼法?”
长孙无忌的银须微微颤动:“殿下此举,分明是在质疑陛下的决断!”
李世民的目光在李宽与长孙无忌之间游移:“李宽,你可知罪?”
李宽突然跪倒,将《贞观政要》举过头顶:“臣有罪!臣不该以《秦律》非议《礼记》,不该以法家之术挑战儒家道统。”他抬头首视李世民,“但臣更有罪于天下百姓!”
殿内哗然。魏征出列:“殿下何意?”
“山东士族借礼法之名,行兼并之实!”李宽猛然撕开衣襟,露出心口刺着的“均田”二字,“臣恳请陛下重行均田制,遏制门阀!”
李世民瞳孔骤缩。殿外忽起狂风,将烛火吹得明灭不定。
楚王府密室,李宽将半块鱼符按在青铜虎符上。拼接瞬间,一道紫芒冲天而起,映亮了整座密室。
“老师,长孙无忌在西南布下天罗地网。”他调出天机阁密报,“各州贡院的备用试卷,己被他的人控制。”
邹辰的虚影在紫芒中显现:“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启动‘千机锁’,让所有试卷‘意外’焚毁。”
李宽皱眉:“可这样一来,科举……”
“科举本就是幌子。”邹辰冷笑,“真正的杀招,是让世家与皇权在西南彻底决裂。”
利州应国公府,武明空蹲在花园里,用树枝在积雪上划着“曌”字。她不知道这个字从何而来,只觉得心口发烫。
“小姐,该回房了。”乳母在廊下催促。
武明空刚要起身,忽见一支青铜箭镞从墙外射入,钉在她面前的雪地上。箭杆上缠着半块鱼符,内侧刻着“灵霄”二字。
“这是……”她伸手去捡,却被乳母一把拽走。
终南山巅,邹雅婷将《女诫》真本放入月光宝盒。盒盖闭合时,一道微光闪过,书页上浮现出武明空未来的影像:感业寺的青灯古佛、龙袍加身的威严、无字碑的孤寂……
“她的命运轨迹正在偏离历史。”邹雅婷皱眉,“系统提示信仰值激增,但供奉值却在下降。”
邹辰凝视着山下的长安城:“这说明百姓开始怀疑‘神迹’了。”他将《推背图》残卷投入火盆,“需要新的‘神迹’来巩固信仰。”
太极宫甘露殿,李世民将《利州血案奏报》揉成一团。
“李宽的人,真的杀光了长孙无忌的暗桩?”他的丹凤眼闪过一丝狠戾。
长孙无忌俯身拾起奏报:“陛下,楚王府此举,分明是在挑衅!”
“够了!”李世民猛然起身,“即日起,李宽为西南道巡抚大使,彻查武家灭门案。”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利州”二字,“长孙无忌,你随朕去终南山,向天玄宗问个明白。”
终南山巅,邹辰立于观星台上,俯瞰着山脚下的太极宫。
“李世民来了。”邹雅婷轻抚腰间的鎏金锏,“要启动‘星象阵’吗?”
“不必。”邹辰调出系统面板,历史修正度己达85%,“让他看看我们想让他看到的。”
当李世民踏入灵霄畿宫时,只见三十六面青铜镜悬浮空中,映出他诛杀兄弟、逼父退位的画面。
“这是……”他瞳孔骤缩。
“天机不可尽泄。”邹辰的声音从虚空中传来,“但陛下可知,荧惑守心之夜,您为何会梦到武周旗帜?”
李世民猛然转身,却见镜中浮现武明空的身影。少女手持玉玺,端坐在龙椅之上。
“你究竟是谁?”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
“臣,天玄宗掌院。”邹辰缓步走出阴影,“陛下若想保住李唐江山,就该让李宽去利州。”
利州城破那日,武明空站在城头。她望着城下如蚁的玄甲军,将《女诫》真本放入怀中。
“老师,”她低语,“我准备好了。”
邹雅婷的虚影在她身后显现:“记住,你要做的,不是成为第二个长孙无忌,而是成为第一个武曌。”
夜风拂过,武明空的衣角猎猎作响。远处,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将夜空撕裂成两半。
系统面板
- 信仰值:230,000
- 供奉值:150,000
- 历史修正度:87%
- 新任务发布:“神权巩固”——三年内使天玄宗信仰值突破50万,奖励《太平经》真本
终南山的晨雾中,邹辰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0fa-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